关羽深知,江琛建议刘备扬名。
空有其表之抛石机营
为兄长大业!
望刘备坚定眼神与恳求目光,关羽心中暗叹,应允安抚怒火张飞。
说服关羽后,刘备大步出门,寻鲍信亲卫,疾速前往斥候营。
与此同时,曹操军中,抛石机营。
乐进接明日参战之命,原计划拜访江琛之事落空,遂召李通。
曹操所建抛石机营,乐进为主将之名,实则事务皆由李通掌管。
李通急至,闻明日需助鲍信军攻并州大营,既兴奋又为难。
抛石机营初建便随曹操出征,训练多停留理论。
全营仅三架可用抛石机。
行进间,李通命人拆空宅,紧急采木建器。
即便环境恶劣,李通仍抽空组织演练。
张杨、鲍信、乔瑁、王匡四位诸侯对能投掷巨石弹的战阵器械大为震惊。
巨石自高空落下,迫使对手分心防御,难以集中精力于战事。
正当张杨等人对抛石机垂涎之时,李通却对演练成效深感不满,因炮手屡屡失准,石弹偏离目标甚远。
李通忧虑地说:“文谦,时间紧迫,即便工匠连夜赶工,明日战前也只能备齐五架抛石机,如此数目,又能有何作为?”
乐进宽慰道:“文达勿虑,主公或许只想检验抛石机的实战效果。毕竟,抛石机营初建,不能指望仅凭此便攻下虎牢关。”
李通苦笑点头:“李某乃江先生举荐,主公力排众议提拔我为副将。明日若无佳绩,岂不有损先生声誉?”
乐进同情地望着李通,深知他与黄忠皆由江琛推荐给曹操,备受期待。黄忠已证实实力,而李通则面临考验。
李通焦急间,乐进提醒:“文达,怎忘了江先生?”
李通猛然醒悟:“对,先生在军中,这便去请教。”
乐进欲同行,正欲出发,传令兵来报,鲍忠、于禁求见。
明日将战,友军主将此时来访,必有要事。
乐进不敢大意,连忙与李通出营迎接。
于禁为先锋主将,鲍忠乃鲍信军副手,地位在乐进与李通之上。
乐进与李通现身,在外等候的于禁与鲍忠主动行礼。寒暄后,众人入帐。
于禁礼数周全,鲍忠更显谦逊,乐进与李通稍感安心。
按曹操军令,次日之战由鲍信军主导,抛石机营辅助。面对来访的于禁与鲍忠,乐进与李通心中忐忑,生怕对方提出严苛要求。所幸,于禁二人态度友好。
乐进直问来意,于禁与鲍忠表示欲参观抛石机操作,以规划明日之战。
乐进与李通面露难色,因为他们仅有三架成品,另两架仍在赶制。
见于禁二人疑惑,乐进坦言营地建设仓促,仅能提供五架参战。
于禁与鲍忠闻言大惊,五架抛石机在万人大战中显得微不足道。
李通连忙解释制造抛石机之难,尤其是杠杆长臂需用上等木材,否则极易损毁。战时寻找合适木材更是艰难。
于禁与鲍忠听后相视苦笑,意识到抛石机营明日作用有限。面对智谋高超的李儒,于禁心生寒意,深知胜算渺茫。
李通安慰道:“其实,我们本欲找江先生……”提及江琛,于禁与鲍忠精神一振,仿佛看到希望。
鲍忠鼓舞于禁,坚信上次与江琛交谈愉快,加之此番有李通与乐进相助,江琛必会伸出援手。
于禁虽不明所以,但仍被鲍忠说服。李通不愿再听其多言,立刻领众人前往江琛处,可惜时机不佳。
江琛在曹休搭好营帐后已入眠。曹休得知他们来意,硬着头皮唤醒江琛,自然遭一顿责备。曹休习以为常,随即去备茶水。江琛望着略显窘态的四人,不悦地询问何事紧急,需一同见他。
李通,曾为江琛手下,率先开口:“江掌柜,明日攻打并州大营,主公命我率抛石机营配合鲍信先锋军,我心无把握。”
江琛听李通讲完,问道:“你是觉得抛石机太少,难以覆盖敌军?”
“先生所言极是,非李某不尽力,实是力臂木料难寻。”李通焦急,乐进三人亦叹息。鲍忠本想慷慨解囊,却得知曹军仅三架,难以启齿。
江琛接过曹休递上的热茶,轻啜一口:“制造杠杆力臂的木料确不能马虎,否则会很快损坏。现有条件有限,难为你了。”
李通连连点头,满眼期盼。
“退一步想,失传已久的战争器械重现,或许我们应宽容些。”江琛玩笑地看着李通。
李通反应最快:“先生的意思是,无需考虑耐久,直接用新木制造?”
江琛笑道:“文达,你太苛求完美了。战场瞬息万变,岂有次次用最好木料的机会?若真造千架完美抛石机,主公岂不需两万兵卒搬运?”说完,轻敲李通额头,佯怒。
李通面色绯红,于禁已领会江琛之意,抛石机仅为战时消耗品,无需珍视。
念及战后此物难以带走,要么销毁,要么用作新占城池防御,于禁对江琛心生敬意,难怪他能复原墨家失传的守城器械。
显然,江琛早已料到李通的困惑,否则怎会李通话音刚落,他便轻松指出解决之道。
“既已明了,速速离去!哼,我还曾让老曹向曹操举荐你!这些时日,你竟仍在木料上纠结?此物如同一次性用品,大量制造轰击即可,你还想打造传世之宝吗?”
江琛对李通毫不留情,一番斥责,李通羞愧难当,连连鞠躬道歉。
身为曹操器重的大将,竟被江琛如此羞辱,显然此人深得曹操信任。于禁与鲍忠旁观,略显尴尬,同时对江琛在曹军的地位有了新认识。
江琛轻松化解众人难题,言辞简练。
李通连忙道歉离去,加速筹备抛石机。
鲍信借故将于禁引见给江琛,并提及江琛对于禁的赞誉,间接促成了于禁受重用。
鲍信感激江琛对于禁的提携,亲自前来道谢,并请于禁引见。
一番波折后,江琛明了事情经过。
对历史上留名的大将于禁,江琛充满好奇。
未及于禁道谢,江琛已急切询问。
幸得鲍忠提醒,于禁得以打断,询问对阵李儒之策。
江琛感慨李儒非同小可,却指出其多疑,未能充分利用西凉军师身份,反因带上张济叔侄而引发吕布部将不满。
据悉,并州大营仅余吕布八千狼骑,李儒对吕布部将及他们皆存疑。
江琛决定利用此点,命曹休取纸笔,模仿吕布笔迹写信给高顺,意图离间。
于禁与乐进惊讶,鲍忠则叫好。
但江琛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费解,他在信上涂改撕毁,只留下只言片语。
封装后,江琛交代于禁明日挑战高顺,假装战败遗落此信。
江琛不愿多言,令他们待任务完成后再说。
于禁与鲍忠带着疑惑离去。
鲍信焦急询问,鲍忠细说经过,鲍信亦不解,只能嘱咐于禁照做。
关羽铭记此事,告知刘备。
刘备沉思后感叹未能早识江琛。
江先生智谋深远,此计直击要害,若明日高顺应战,必定见效!”刘备在关羽、张飞前激动踱步,遗憾因鲍信斥候营之责,无法即刻向江琛求教。
张飞挠头憨问:“大哥,给俺讲讲呗,俺都糊涂了!”
刘备大笑:“哈哈,不可泄露,明日二位贤弟多看多听少言,自会明白先生妙计之妙!”言罢,催促二人离去。
关羽、张飞满心疑惑,却无奈离开。鲍信以斥候营为由,将二人调离刘备身边。刘备对此略有纵容,因三人皆受鲍信节制,不得不从。
次日黎明,用餐后,鲍信命于禁率军出征,倾尽所有兵力,仅留贴身护卫,三千刀盾兵、四千长枪兵、一千步弓手,尽数出征。鲍忠为副将于禁麾下,李通携十二台抛石机坐镇后方。乐进未赴前线,表面镇守大营,实则曹操有令,保护江琛安危。
曹操对江琛颇为忌惮,因前次曹休失职,即使江琛遇险,故特命乐进共守,以防不测。
五更未到,战鼓雷动,江琛唤醒曹休,急令安排人手,欲更近距离观战。曹休惊出一身冷汗,倦意全无。
前线岂是儿戏?我等身披牛皮甲,尚惧流矢,先生却以一袭月白长衫、猩红披风示人,岂有对战场之敬畏?昨夜劝您更衣,主公所赠鱼鳞筒袖铁铠,您却嫌其笨重。此甲乃曹家先祖曹参所传,若非此次主公领兵,此甲定供奉于曹氏祖祠,无人能动!
望着江琛红白相间的装扮,曹休再劝:“先生勿急,开战尚需时辰,为安全计,还是穿上主公所赠甲胄吧。您这一身,战场上太过显眼!”
江琛闻言,眼角微颤。昨夜老曹深夜赠甲,三十五斤之重,惊得他差点闪腰。他非自幼习武之人,岂能驾驭此等重量?穿上此甲,恐流箭未到,先被压垮。且甲片多生锈残缺,实在难以穿戴。
面对流箭,它不仅无法提供充足防护,反而因其笨重妨碍行动,紧急时刻,恐怕连闪避都变得困难。
“文烈,不用再劝,我已下定决心。
老曹送的铠甲,样子实在不雅,今日我就穿这个,反正我又不上前线,流箭哪能轻易伤到我。”
江琛态度强硬,他对帅气的追求不容退让。
曹休无奈,边为江琛打理,边嘱咐他稍安勿动,务必留在亲卫的保护圈内。
尽管江琛对曹休和曹操的过分谨慎不以为意,但在安全问题上,他比谁都小心。
因此,曹休的要求,他爽快答应。
早餐过后,乐进派人告知,观战位置已安排妥当,让曹休带江琛前去。
江琛与曹休率百余亲兵迅速到达,眼前是一座临时搭建、约三米高的观景台。
“嘿,这挺像了望塔的。”
江琛拉着曹休登上,发现军中还有几座相似建筑。
这些观景台相隔数百米,隐约可见,应是各营主帅的指挥所。
乐进笑着迎接,见江琛未穿曹操赠送的铠甲,暗暗向曹休投去责备的眼神。
曹休习以为常地背锅,眼神充满无奈。
算了,毕竟离前线还有上千步,即使有变,也足够乐某保护先生撤退。
乐进自我安慰,随即展露笑容,向江琛介绍鲍信军的阵型及将领。
江琛起初尚感兴趣,但听了许久,除了于禁、李通和鲍忠,其余都是无名之辈,不禁哈欠连天。
乐进心思敏锐,见状心中已将鲍信军的战力评价降低。
这位江先生识人眼光独到,如此看来,鲍信麾下,除于禁外,皆是平庸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