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靖康二年(1127 年)的那场浩劫,使无数人的命运坠入深渊,其中便有名满天下的女词人——李清照。当时她刚过不惑之年,本与丈夫赵明诚在青州“归来堂”里赌书泼茶,沉浸于金石书画的世界,却不想金人铁蹄踏破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史称“靖康之变”。

赵明诚时任江宁知府,后因失职罢官,夫妻二人携着毕生收藏的古籍金石南下避难。谁曾想,建炎三年(1129 年),赵明诚在前往湖州赴任途中染病,竟在南京(今河南商丘)撒手人寰。这一死,不仅让李清照失去了相伴二十八年的知己,更让她成了乱世中无依无靠的孤孀。

李清照守着丈夫的灵柩,又望着堆积如山的金石文物,心中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彼时江南已是宋室偏安之地,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登基,可金兵南下追击,战火未歇。李清照一介女流,带着沉重的藏品辗转于越州、衢州、温州等地,其间不少珍本古器或被乱兵所掠,或因颠沛遗失,昔日“赌书消得泼茶香”的雅致,早已化作“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悲凉。

到了绍兴二年(1132 年),李清照总算在杭州暂时安定下来。此时她年近五十,孑然一身,生活困顿。古代女子无独立经济来源,尤其像她这样曾是官宦夫人、如今家道中落的寡妇,处境更是艰难。左邻右舍看她的眼神,多半是同情里掺着好奇,背后少不了嚼舌根:“瞧这李夫人,以前多风光,如今连个依靠都没有。”

就在这时候,一个名叫张汝舟的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这张汝舟,字仲弼,当时在江南某州县做个小官,自称是赵明诚的故交,听闻李清照的遭遇后,便时常来嘘寒问暖,送些柴米油盐。他生得一副好皮囊,说起话来更是甜如蜜糖,“夫人这般才貌,岂能久居困顿?某虽不才,愿为夫人遮风挡雨”之类的话,说得李清照心中泛起涟漪。

大家可能要问:李清照何等聪慧,岂会轻易相信一个陌生男人?这里头可有不少原因:一来,她当时确实孤苦无依,连整理丈夫遗着《金石录》都力不从心,急需一个帮手;二来,张汝舟极善伪装,他先是拿出几封“早年与赵明诚的书信”,又对金石之学侃侃而谈,让李清照误以为遇到了可以托付之人;三来,宋代社会对寡妇再嫁虽有非议,却也并非完全禁止,尤其像李清照这样没有子女的寡妇,再嫁在法理上是允许的。

于是,在张汝舟持续数月的“温情攻势”下,李清照那颗历经沧桑的心,竟也生出了一丝希冀。她想:或许,晚年能有个知冷知热的伴,也算不负这残生。却不知,这一决定,竟让她卷入了一场远比乱世更险恶的风波。

绍兴二年(1132 年)暮春,杭州西子湖畔的柳絮飘飞如雪。李清照在张汝舟的操办下,低调地举行了再嫁仪式。没有锣鼓喧天,没有亲友满堂,只有几张简单的桌案,几样家常酒菜。李清照穿着一身半旧的素色罗裙,看着眼前忙前忙后的张汝舟,心中五味杂陈。她举杯轻抿,脑海里却闪过与赵明诚在“归来堂”中,以胜负决定饮茶先后,常常笑到茶泼满身的场景。

婚后最初的日子,张汝舟确实表现得体贴入微。他会亲自下厨做几样李清照爱吃的小菜,会陪着她在庭院里散步,听她吟诵新词。李清照也渐渐放下心防,甚至将自己收藏的部分金石拓片拿出来与他欣赏。然而,没过多久,张汝舟的真面目便露了馅出来。

原来,这张汝舟娶李清照,根本不是看中她的才情,而是觊觎她手中的金石文物。赵明诚毕生搜集的商周彝器、汉唐碑刻,那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张汝舟原以为娶了李清照,这些东西便尽入囊中,谁知他翻箱倒柜,却发现大部分珍品在南渡途中已遗失,剩下的不过是些普通拓片和残缺古籍。

这天晚上,张汝舟喝了几杯闷酒,见李清照在灯下整理书卷,便没好气道:“整天摆弄这些破纸片子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我看你根本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当初还装得那么神秘!”

李清照闻言一惊,抬头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男人,他脸上的温情早已被贪婪和不耐取代。她强压怒火道:“这些都是先夫心血所系,岂可用钱财衡量?”

“先夫先夫,你心里只有那个死鬼!”张汝舟猛地一拍桌子,“我告诉你李清照,你如今是我张汝舟的妻子,就得听我的!那些破玩意儿赶紧卖了换钱,不然有你好果子吃!”

这一下,如同被冰水浇头,让李清照彻底清醒。她这才明白,自己错看了人,这张汝舟分明是个利欲熏心的小人!接下来的日子,张汝舟的态度越发恶劣。他见软的不行,便来硬的,先是言语辱骂,后来竟发展到动手推搡打骂。有一次,李清照不肯将一幅王羲之的摹本交给他,张汝舟竟一把抢过书卷撕得粉碎,还指着她的鼻子骂:“你这老妇,不识抬举!若不是看你有点虚名,谁愿娶你?”

李清照蜷缩在角落,看着满地狼藉的残卷,泪水无声滑落。她想起赵明诚在世时,两人对文物视若珍宝,连翻阅都要先净手焚香,何曾受过这等屈辱?此时她才幡然醒悟:张汝舟当初的“温情”,不过是精心编织的骗局;那所谓的“故交”,恐怕也是子虚乌有。

更让她心寒的是,张汝舟不仅贪财,还品行不端。李清照偶然发现,他的官印文书似乎有伪造痕迹,追问之下,张汝舟支支吾吾,竟露出了马脚。原来,他的官职是通过虚报举数(宋代科举中举需有人推荐,虚报推荐次数是欺君之罪)得来的,平日里还克扣军饷,中饱私囊。这一下,李清照心中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灭了——这哪里是良人,分明是个伪君子!

李清照萌生啦离婚都想法,然而在宋代,女子要离婚,难如登天。当时的法律规定,“妻擅去者徒二年,因而改嫁者加二等”,除非丈夫有“七出”之罪(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或丈夫失踪三年以上,妻子才能提出离婚。而张汝舟虽然家暴、贪财,但并未犯“七出”中的条款,更何况他是官吏,社会地位比李清照高(尽管是个小官)。

换作一般女子,或许只能忍气吞声,在不幸的婚姻里耗尽余生。但李清照是谁?她是能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奇女子,是骨子里透着刚烈的易安居士!她岂能容忍自己与这样一个卑劣之徒共度余生?

经过几夜无眠的思索,李清照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不仅要离婚,还要告张汝舟欺君罔上之罪!这在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之举——妻子告丈夫,本就违背“夫为妻纲”的伦理,更何况告的是欺君之罪,一旦告成,张汝舟虽必死无疑,而她自己,按照宋代法律,“妻告夫,虽属实,仍需徒刑二年”。

也就是说,李清照若要离婚,必须先把自己送进大牢。

身边的亲友得知此事,无不大惊失色,纷纷来劝:“夫人三思啊!告夫乃是大逆不道,何况还要坐牢,值吗?”

李清照却异常坚决,她缓缓道:“我宁可坐牢,也不愿与这等败类同床共枕。身狱易脱,心狱难离。若为自由故,二年徒刑又何妨?”她的眼神里,没有恐惧,没有哀伤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绍兴二年(1132 年)九月,李清照一纸诉状递到了临安府衙,状告丈夫张汝舟“妄增举数”“贪污军饷”。知府大人接过诉状,一看原告是李清照,被告是她的丈夫,顿时皱紧了眉头。这案子太棘手了,一边是名满天下的才女,一边是朝廷命官,无论怎么判,都可能引来非议。

张汝舟得知李清照竟敢告他,气得暴跳如雷:“好你个李清照!你竟敢告我?我看你是不想活了!你以为官府会帮你这妇道人家?我告诉你,不出三日,我就让你尝尝牢饭的滋味!”

李清照冷冷地看着他,道:“你贪赃枉法,欺君罔上,本就该受国法惩处。我告你,是替天行道,也求自己能够解脱。”

很快,临安府开堂审理此案。公堂上,李清照一身素衣,从容不迫地陈述张汝舟虚报举数的证据,并找到了当年知情的同僚作证。张汝舟起初还百般抵赖,可在确凿证据面前,终于无法自圆其说,被打得皮开肉绽(宋代审案常用刑讯),只得招认。

按律,张汝舟“妄增举数”,当处流放之刑(宋代对欺君之罪处罚较重,但视情节可免死);而李清照“妻告夫”,虽属实,仍需判徒刑二年。消息传出,杭州城为之哗然。人们既震惊于李清照的刚烈,又为她即将面临的牢狱之灾感到惋惜。

就在李清照即将入狱之际,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当时的翰林学士綦(qi)崇礼。这綦崇礼与赵明诚有些交情,也曾受过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恩惠,对李清照的才学和遭遇十分同情。更重要的是,他为人正直,看不惯张汝舟的卑劣行径。

綦崇礼得知李清照的案子后,立刻意识到其中的不公。他想:李清照告夫虽是事实,但张汝舟本就是罪有应得,岂能让才女因仗义执言而身陷囹圄?于是,他连夜起草奏章,向高宗皇帝进言,陈明李清照再嫁的无奈、张汝舟的险恶用心,以及李清照告夫实乃“不得已而为之”,请求皇帝法外开恩,赦免李清照的徒刑。

綦崇礼在奏章中写道:“清照不终晚节,卷进家讼,甚为可惜。然张汝舟欺君贪墨,罪有应得。清照告夫,虽违伦理,实乃为民除害,为己脱厄。伏望陛下怜其才、悯其遇,赦其刑罚,使才女得免牢狱之苦。”

高宗皇帝此时正忙于稳固南宋政权,对这种家务事本不想多管,但架不住綦崇礼等大臣的再三进谏,又念及李清照的才名,最终下了一道谕旨:“李清照告夫属实,然其情可悯,着免其徒刑,准其与张汝舟离异。张汝舟欺君贪墨,革去官职,流放柳州。”

这道谕旨一下,李清照总算逃过了牢狱之灾。拿到离婚判决书的那天,杭州下着蒙蒙细雨。李清照站在窗前,看着雨丝打湿庭院里的芭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口气,她憋了太久,从再嫁的悔恨,到婚变的痛苦,再到告状的决绝,如今终于得以舒展。

张汝舟被削职流放,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而李清照,虽然摆脱了不幸的婚姻,却也因这场风波受尽了世人的非议。有人骂她“晚节不保”,有人笑她“识人不明”,连一些昔日的朋友也对她避之不及。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李清照没有辩解。她知道,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一个女子竟敢主动休夫、告夫,本就是对礼教的挑战,必然要承受世俗的压力。她只是将所有的悲愤与感慨,都写进了词里: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zé měng)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武陵春》,道尽了她当时的心境——国破家亡之痛,夫死再嫁之悔,婚变离异之辱,种种愁绪,竟连小小的船儿都载不动。

这场风波过后,李清照彻底断了再嫁的念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和整理丈夫遗着中。她在杭州、绍兴等地辗转流离,虽然生活依旧清贫,但心境却愈发豁达。她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她写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个人的悲苦升华为乱世中无数流民的共同哀愁。

她的词风也因这场变故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前期多写闺阁闲情、夫妻恩爱,如“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沾衣透”;后期则多写国破家亡、身世飘零,如“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种从婉约到沉郁的转变,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折射,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到了晚年,李清照终于在临安定居下来,靠着替人抄书、卖字画维持生计。她将赵明诚的《金石录》整理完成,并作《金石录后序》,详细记述了夫妻二人搜集金石的艰辛与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亡夫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绍兴二十五年(1155 年),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临安悄然离世,享年七十一岁。她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繁华,南宋的动荡,有过琴瑟和鸣的幸福,也有过再嫁婚变的屈辱,但无论顺境逆境,她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