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从南苑出发的时候,康熙的精神状态看着还算不错,众人心中也都稍感宽慰。
然而,行至半途中,病情却突然再次发作。这一变故让众人惊慌不已,待回到畅春园,赶忙又召来太医诊治。
园中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好一阵忙乱,太医们全力以赴,康熙才总算缓过劲儿来。
只是康熙毕竟年事已高,身体机能大不如前,又怎能如此轻易就康复呢?
到了初八,康熙自觉身体状况不佳,深知需要静心调养,于是下旨交代,自己需进行静养斋戒,暂停处理一切奏章。
同时,康熙看着站在一旁忧心忡忡的胤禛,缓缓开口下令道:“胤禛,朕命你代行祭天之事。”
胤禛看着如此憔悴的康熙,心中满是不忍,眼眶微红,赶忙说道:
“父皇,儿臣实在放心不下您的龙体。就让儿臣留下来照顾您吧,这祭天之事,可另选他人代劳。”
康熙微微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却又透着一丝疲惫,说道:“胤禛,祭天乃国之大事,关乎国运,需得谨慎对待。”
“朕信任你,此事非你莫属。况且,朕静心修养,有太医和宫人照料即可。”
“你不必担忧,只管去办好朕交代的事。”
胤禛心中虽万分不舍,但也明白皇命难违,只得无奈应下。
然而,他仍试图争取,说道:“父皇,儿臣明白祭天的重要性。只是您龙体欠安,儿臣实在难以安心离开。”
康熙看着胤禛,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慈爱与期许,说道:“朕知道你孝顺,但此时,大清的江山社稷更为重要。”
“你返回南苑,代朕处理好祭天之事。待祭天仪式结束后,便让参加秋猎的众人返京,提前结束此次秋猎。这是朕交给你的任务,你务必完成。”
胤禛深知无法再推辞,只得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是,父皇。儿臣定不负您的嘱托,定当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只是父皇您一定要保重龙体,等儿臣归来。”
康熙微微闭上双眼,轻轻摆了摆手,说道:去吧,朕会好好调养。你也要事事小心。”
胤禛无奈,只得转身离开康熙的寝殿。
他深知,此刻自己肩负着重任,不仅要完成祭天仪式,还要妥善安排秋猎众人返京,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而在畅春园的这头,康熙看着胤禛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一切能够顺遂,大清的江山能够稳固……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九,胤禛领了康熙旨意,一行人再度返回南苑,着手筹备祭天事宜。
马蹄声声,他神色凝重地来到猎场。
彼时,胤礽已在此等候多时。胤禛见了胤礽,先是将康熙当下的病情状况,细细地告知于他,言语间满是担忧。
随后,二人便一同紧锣密鼓地准备起祭天诸事。
康熙那边,自服用了太医精心调配的药剂,又暂歇了几日政事,身子竟似有了些许起色。
时光悠悠,又过了几日,康熙的精神头愈发好了起来。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暮色四合之际,胤禛一行人自南苑匆匆赶回京城,一路风尘仆仆。
因天色已然很晚,胤禛并未即刻前往畅春园,而是先回到了雍王府中。
府内,福晋宜修与侧福晋年世兰等人,老早就接到了王爷即将归来的消息,此刻正翘首以盼,在府门内候着。
宜修见天色着实太晚,众人皆面露疲惫,便有条不紊地安排道:“今儿个天色已晚,大家都各自下去休整,若有需要,我自会差人传唤。”
众人听了,纷纷应下,各自散去。
胤禛一进府门,宜修赶忙笑意盈盈地迎上前去,关切地说道:“王爷,此番出行,一路可还顺利?”
胤禛微微点头,接过一旁下人递来的热茶,轻抿一口,只觉那滚烫的茶水顺着喉咙而下,冰冷的身子瞬间暖和了些许,这才缓缓说道:
“倒也没出什么岔子,诸事还算顺利。府里最近可曾有什么事发生?”
宜修赶忙恭敬地回复道:“王爷放心,府中一切照旧,并无异常。”
“至于圣上那边,妾身也一直着人留意着,听闻圣上的身子已然好了许多。”
胤禛微微摆手,说道:“我知道了。如今京城局势微妙,府里府外都透着几分动荡,你务必看紧了府内众人的动静。”
“明日我便要去畅春园探望皇阿玛,你记住了,近期府里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才好。”
说罢,胤禛便拖着疲惫的身躯,准备回房休息,宜修赶忙在一旁小心伺候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胤禛刚回房,还未及好好休息,便听得屋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房门被轻轻叩响,一个声音急切传来:“王爷,王爷,宫里来人传急招!”
胤禛一听,心中暗觉不妙,知晓必是出了大事。
他来不及过多安排,匆匆走到门口,对着屋内的宜修严肃说道:
“宜修,我这便要进宫。你务必看紧府内众人,尤其是几位阿哥。没有我的指令,府里任何人都不许外出,切不可出了岔子!”
宜修神色凝重,赶忙应道:“王爷放心,妾身定当安排妥当,绝不让府内有任何差池。王爷此去千万小心。”
胤禛微微点头,转身便随着来传信的太监,脚步匆匆地往畅春园赶去。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丑时初,夜色正浓,万籁俱寂。
首领太监李德全如往常一般,轻手轻脚地来到康熙榻前查看。
自南苑那次变故之后,伺候康熙的众人皆是提心吊胆,留了十二分的小心。
大家心里都清楚,一旦发现皇上有任何不对劲,必须立刻传太医前来。
李德全凑近榻前,借着微弱的烛光,仔细端详着康熙的面容。
只见康熙面色苍白如纸,眉头紧蹙,呼吸也显得十分急促。李德全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转身,对身旁的小太监低声而急促地说道:
“快去,速去太医院传太医!”小太监领命,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去。
李德全深知此事关乎重大,康熙如今病情反复,必须得有人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