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觉得呼吸困难,后怕得指尖都在发抖。
此刻他对阮伯远的恨意达到了顶点。虎毒尚且不食子,他简直枉为人父!
话说到这个份上,付嬷嬷也忘了害怕,红着眼睛将当年的艰辛一一道来。
姮妜五岁时,阮家人就断了供给。偏又遇上大旱之年,所有人都在挨饿,她们手中空有银钱却买不到任何粮食。
当年她带着小姐当真是差点活活饿死。幸好小姐在山上发现了这东西,她们才勉强撑过了那场旱灾。
那庙里的尼姑也不是什么好人。她独自带着小姐,压根不敢露财。
两人当真是过了十几年的苦日子,一直到小姐大点了,一切才开始好了起来。
谢允桓听得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恨不得立刻派兵踏平那座净慈庵。
他强压下怒火,声音轻柔得不像个帝王:\"从今往后,我绝不会让你再受半点委屈。\"
姮妜闻言并没有什么反应,又把话题转回了那些块茎:\"我也是试了很多次才找到种植之法。\"
\"你说它能饱腹?那和稻米相比如何?\"谢允桓顺着她的话问道。
\"口感不同,但既能当主食,也能佐餐。而且...\"姮妜顿了顿,\"保存得当的话,或许可以存放三月有余。\"
\"三个月?!\"谢允桓震惊地提高了声音。
姮妜点点头,目光落在那几筐块茎上:\"我们只在山上开了大概一分左右的田地,这些就是全部收成了。\"
谢允桓瞳孔骤缩。那些箩筐里少说也有近百斤!
“你是说,那些只是一分地的产出?”
\"若是精心照料,产量或许还能更高。\"姮妜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今天的天气,却让谢允桓心头掀起惊涛骇浪。
此时的谢允桓只觉耳膜嗡嗡作响,胸腔里的心脏剧烈跳动着。
自古以来,没有一个皇帝不想让自己的子民吃上饱饭的,可这看似简单的愿望,却让多少明君贤主抱憾终身。
他自认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登基以来宵衣旰食,连年减少赋税,甚至不惜缩减宫中用度。
这些年,燕国的天灾也甚少发生,风调雨顺,下面呈上来的奏折无不对他歌功颂德。
但即便如此,每次微服私访时,他还是能看到太多面黄肌瘦的百姓。
地里的产出最多不过二百余斤,这已经是农官们精心培育的良种所能达到的极限。
而现在,眼前这个美若神明的少女竟告诉他,她发现了一种可以亩产千斤,甚至更高的粮食。
这简直...简直像是上苍赐予的奇迹。
\"嬷嬷,你去用土芋做些餐食送来。\"少女的声音将他从恍惚中拉回。
\"是。\"付嬷嬷领命而去。
谢允桓的目光却始终无法从那些沾着泥土的块茎上移开,若不是顾及帝王威仪,他恨不得直接上手。
半个时辰后,付嬷嬷派人来请。两人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这里安置着那十几个从山匪手中救出的女子。
再次见到少女,她们眼中瞬间迸发出一抹亮光,却又都怯生生地不敢上前,只敢躲在廊柱后偷偷张望。
这还是谢允桓与姮妜第一次同桌而食。少女已摘下帷帽,日光下,她瓷白的肌肤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距离太近,男人甚至能闻到她身上的淡淡幽香。
明明已是阅尽千帆的年纪,此刻却像个毛头小子般红了耳根。
\"尝尝吧,这些都是用那土芋做的。\"姮妜轻声介绍。
\"土芋?\"
\"嗯,因其埋于土下,又似芋头,故而称之为土芋。\"
少女拿起一个蒸熟的土豆,纤细的手指与手中的食物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它的浆果形似豆荚,我觉得叫它'土豆'也算贴切。\"
说罢,她轻轻咬了一口。
这原本粗犷的吃法在她做来却别具风情。谢允桓慌忙垂眸,将注意力转向面前的菜肴上。
学着姮妜的样子,他拿起一个土豆咬下。绵密的口感伴随着一丝甘甜在口中蔓延。
更令人惊喜的是,不过几口下肚,竟已有了饱腹之感。
接着他的筷子伸向那盘切成丝的菜品。脆嫩爽口,竟是与蒸制的口感截然不同。
而当尝到红烧肉里的土芋时,这位尝遍天下美味的帝王也不禁频频点头。
吸饱肉汁的土豆块竟比肉本身更为鲜美,香甜软糯,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这土芋播种后多久可成熟?\"谢允桓突然放下筷子问道。
\"若是顺利,大约六十日便可收获。\"
\"六十日?!\"皇帝猛地站起,身后的木椅轰然倒地。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这个数字完全颠覆了他对农事的认知。
要知道,即便是最精耕细作的良田,一季水稻也需一百三十日以上。
而这作物,竟然可以六十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