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二人来得恰到好处,正好卡在冲突即将彻底爆发的临界点。
太上老君眉梢微动,声音依旧平和:“接引、准提二位道友来得正好。
汝等这位西方混元大罗今日行事,怕是要搅得天地难宁。”
他语气中隐含指责。
准提笑呵呵地稽首:“
老君言重了。
姜云虽是自混沌证道混元,未履天道之路,然其心性根脚,却是自我西方法脉所出,他今日所行皆循因果业报,却非胡来。
我二人眼见诸位道友似有误会,自然不能坐视自家弟子被外人联手施以‘规劝’。”
他的话绵里藏针,点出姜云出身西方的事实,言明他此次行事因果明朗,就是为了给师弟们讨回公道,更隐隐将三清女娲划为了“外人”。
这立场已是极其鲜明——他们是来给姜云站场撑腰的!
女娲的目光平静无波,扫过接引准提,淡淡道:“二位道友倒是护短的紧。”
语气听不出喜怒。
接引轻轻一叹,悲苦之色更甚:“
非是护短,实乃不愿见道争激烈,徒伤洪荒本源。
天道煌煌,视众生皆平等无异。
人族也好,妖族也罢,皆是此方天地所化生灵,承天道命数而生,亦因天道演化之需而当存于世。
其兴衰生灭,自有其内在循环之理。
若非触及天地更迭之根本大势,天地岂会在意蝼蚁间的争斗与存续?
今日之劫,不过是无尽洪荒岁月中一场规模稍大的‘争斗’罢了,于天道而言,正如春生秋杀,寻常不过。
又何需我等圣人大动干戈?”
准提颔首补充:“
姜云为故旧同门和人族讨还公道,无可厚非,更彰其所修之道。
然既已重创妖族,天庭名存实亡,帝俊道途虽顿悟却已断折,因果已偿其大半。
若再执意灭其最后元灵血脉,恐反失混元超然之本意,亦有违‘众生平等’之道。
此非善举,适可而止,方显智慧。”
他这番话巧妙地将姜云的行为定位在“情义”之上,为其杀戮找到了正当性,同时又以天道“平等”为缓冲,给出了罢手的台阶,试图调和矛盾。
然而,姜云心中的盘算,却不是简单的为了自己人讨要说法。
眼前局面的演变,甚至四圣的联袂而至,其实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从他在混沌之外感应到洪荒剧变,尤其是感知到孔宣、镇元子等人重伤濒危,人族几乎被屠灭、泣血立下天道宏愿之时,暴怒的他便已存了两个心思。
其一,自然是为自己的师兄弟,为万寿山一脉,为人族向妖族讨个说法!
其二,便是要借这场杀伐,借这洪荒万灵瞩目的舞台,好好地.......立威扬名!
向整个洪荒宣告,他,混元大罗金仙,姜云,成功证道归来!
姜云其实本身就存着拿圣人试试自己如今实力的意思,他乃是混元大罗金仙,不同于圣人需要鸿蒙紫气才能成就,只要打响自己的名气,他的众生道想要传道就会很容易了。
还有什么,比正面撼动甚至战胜天道圣人,更能证明众生大道的威能?
更能让无数困于天道桎梏、或对前路迷茫的生灵,看到另一条可能的通天之路?
明悟自我,人人皆可求道,这是众生道的核心诉求,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姜云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他需要为众生开辟出一条人人都可以行得通的道途,这一点他也想过,答案就在他自身——通天建木。
当他重拳击溃周天星斗大阵,打得帝俊太一鲲鹏濒死时,他就知道,这最后一击必然会引来圣人的阻挠!
站在女娲的立场来看,她为妖族圣人,不论是为了同族之情,还是为了妖族气运,她都不可能坐视妖族被姜云打落谷底,失去脊梁。
当初帝俊来访,想问明她对人族的态度,女娲虽然告知说不会插手,任由局势发展,顺应天道之势,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身为天道圣人的她为天道所限,无法插手人族之事。
她也几番言语提示了帝俊,“杀人族者需承其业力因果”,“人族是众圣施行教化的根基”,这些话本意就是让帝俊在对待人族的事情上要多加考虑,不要肆意行事。
然而帝俊只听得到他想听的那句“人族、妖族自有其命数,我不会插手”,他以为的圣人底线就是不灭亡人族,在此基础上他完全没有了顾忌,甚至还放任了流言蜚语传播,说什么“人族是女娲娘娘给妖族创造出的血食”,这样的做法简直就是恶心女娲。
所以之后妖族众人向女娲祷告、求救之时,女娲并未回应,就是想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当然,在三清的立场上,他们也不会允许一个不受他们掌控、甚至可能挑战他们地位的新生混元大罗金仙在洪荒肆无忌惮地展现力量。
尤其是这位混元大罗金仙还要消灭妖族核心力量,加剧巫妖之间的实力失衡。
毕竟在他们眼里,无论人、妖,都不过是他们手里的棋子,人族用于施行教化,妖族用来制衡巫族。
不过人族当前大部分都是女娲和姜云的信徒,需要进行一番清洗以后,才堪一用。
姜云躬身向两位师长行礼,一来感谢他们二人来为自己站台,另一方面就是表达歉意了,自己不会就坡下驴,得辜负两位的好意。
接引和准提见姜云行礼,赶忙说道:“姜云,你既然已经证道混元大罗,自当与我等引为同道,今后便以道友相称即可,另外你当为我西方教第三位教主。”
两人很是欣慰,门下能出一位混元大罗金仙,实在是给他们长脸了。
姜云点头应下,随后又摇了摇头说道:
“接引、准提二位道友,我与妖族之事,恐怕未能如两位所想就此为止。”
姜云的声音陡然响彻天空,将接引准提试图缓和气氛的话语压了下去。
他脸上那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终于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睥睨四方的无上威势。
“诸位道友说的‘道’,吾自然明白。
然而我初为混元大罗,于洪荒众生面前立下三招之约,自不可轻易毁约。”
他的目光紧盯着其他四人,说道:“诸位一直与我言‘天道大势’与‘平衡’,吾亦了然于心,如今要二者兼得,还望诸位能成全于我。
吾这第三拳,就由几位不吝接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