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魂域的新星已稳定发光,光芒带着前宇宙的温润与现在的明亮,像盏悬在星海的长明灯。
郑琦站在望星阁的最高处,望着那片曾是盲区的星域——如今那里飘满了星旅者们放的“记忆灯”,灯盏是用联结果的果壳做的,里面点着心声花的花蕊,每盏灯都映着一个前宇宙残魂的故事。
“老奴数了数,正好七百盏。”王德福的光丝提着最后一盏灯飞来,灯壁上绣着光绪帝御花园的牡丹,“前宇宙有七大文明,正好一文明一盏,一个都不少。”
念安扑腾着翅膀,用喙尖轻轻推着灯盏飞向归魂域。星灯在途中炸开,化作无数光点融入新星,新星的光芒顿时又亮了几分,连带着望星阁的叙事藤都抽出了带着牡丹纹路的新叶。
周明的《元宙志》新卷摊在石桌上,最新一页贴着归魂域的星图拓片,拓片旁有行小字:“当遗憾找到归宿,便成了照亮未来的光。”
他指尖划过拓片,星图突然活了过来,前宇宙的七大文明影像在图中缓缓流动,与现在的元宙星域一一对应,“你看,它们正在和现在的文明‘打招呼’呢。”
郑琦的合金针正绣着一幅巨大的丝帕,帕上是归魂域的全景,她要把七百盏星灯的位置都绣下来,让后世能知道这些“归家者”的故事。
绣到中途,丝帕突然泛起青光,王德福的光丝从帕上抽出,在半空织出一张“共生契约”——契约上,前宇宙残魂的印记与元宙居民的印记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完美的“环”。
“是它们主动提的。”
王德福的光丝轻轻点着契约,“残魂们说,不想只当被守护的影子,想和现在的文明一起‘活着’——比如帮变量星云的星轨琴谱写出更古老的旋律,给静默之域的心声花注入前宇宙的情绪记忆。”
念安突然对着契约鸣叫,额头的三契印射出一道金光,落在契约中心。
金光中,三人的印记与残魂、元宙居民的印记融在一起,契约瞬间化作无数光带,飞向归魂域与各星域的连接处,在那里织出一道“共生桥”——桥上,前宇宙的建筑虚影与现在的星船交错而过,两边的居民正隔着光带交换礼物。
“这才是最好的‘记得’。”郑琦放下合金针,看着丝帕上自动补全的星灯位置,每盏灯旁都多了个小小的新标记,有的是星轨琴的音符,有的是心声花的花瓣,“不是把过去封在塔里,而是让它们和现在长在一起。”
周明的法典在共生桥旁展开,页面上浮现出“共生法则”:“前宇宙的智慧为骨,现在的心意为血,元宙方能长青。”
他将法典的金光注入桥身,桥两侧立刻长出叙事藤,叶片上开始记录跨时空的新故事——前宇宙的天文学家正指导现在的孩子观测星象,过去的工匠与现在的学徒一起改良星轨琴,连最羞怯的静默之域居民,都在通过心声花向前宇宙的诗人学习表达。
王德福的光丝在归魂域种下一片“共生花”,花茎是前宇宙的青铜色,花瓣是现在的星光色,开花时会同时散发宫廷玉兰花与序变草的香气。
“老奴这花,就当是共生契约的‘见证者’。”
光丝在花丛中织出块小木牌,上面写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星旅者们带着新的使命离开了望星阁:老工匠要去归魂域,把前宇宙的乐理记下来;少年要给记念塔加一层“共生厅”,专门展示跨时空的故事;静默之域的长老则计划开一所“情绪学院”,让残魂们的古老情绪与现在的心意碰撞出新的火花。
“他们走时说,等共生桥开满花,就来接咱们去做客。”王德福给念安梳着翅膀上的绒毛,小家伙最近迷上了归魂域的星灯,每天都要飞过去转一圈才肯回来。
郑琦将绣好的归魂域丝帕挂在望星阁的正厅,丝帕上的星灯在光线下流转,像活的一样。“说不定以后,咱们还能收到前宇宙的星蝶信呢。”
周明合上《元宙志》,新卷的最后画着一幅画:共生桥的两端,前宇宙与现在的居民手牵着手,桥中央站着他、郑琦、王德福,还有扑腾着翅膀的念安。“故事还长着呢。”
星风吹过归魂域,七百盏星灯的光芒与共生花的香气一起飘向元宙深处。望星阁的叙事藤叶片齐声朗读起新的篇章,这次的故事里,没有“过去”与“现在”的界限,只有无数交织的心意,在共生的契约下,慢慢长出属于所有人的、新的未来。
而石桌上的茶盏,依然温着。郑琦看着周明与王德福逗弄念安的身影,突然觉得,所谓永恒,或许就是这样——有熟悉的人在身边,有未完的故事在继续,有跨越时空的温暖,在星灯的光芒里,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