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梗,把你偷的钱拿出来,奶奶要去找李建设,请他带奶奶一起做生意。”贾张氏一直感激李建设,他帮了老贾家太多,只是东旭不争气,日子好了也不愿接她享福。
“奶奶,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做生意?”棒梗觉得不靠谱,这些钱来之不易。
“傻孩子,是李叔叔做生意,他哪次吃亏了?人家连万人大厂的主任都做过。”贾张氏拉着棒梗回去找钱,但家里翻遍了也没找到。
“奶奶,赚了钱您得给我啊,我要买电视!”棒梗趁机拿出自己偷攒的一百多块,说老爹也没多少钱。
“行了,奶奶去找李建设,你回家有空就把衣服洗了。”贾张氏揣着钱小跑出去,先找家馆子饱餐一顿再说。
……
李建设离开四合院后直接去了韩春明家,本想找程建军,但对方在学校没回来。
苏萌和程建军上大学去了,韩春明因基础薄弱没参加高考,一边工作一边收古董,生活也算滋润,只是有些自卑。
“干爹,您怎么来了?”韩春明问。
“春明,我是特意来看你的。”李建设一脸诚恳,两人进屋详谈。
“春明,对没读大学这件事,你是不是一直介意?”
“确实有些。”
韩春明抓了抓头,觉得自己不如苏萌,有些底气不足。
“你应该学我,我是你父亲啊。
我也只是初中进厂,最后还不是北大毕业?先把事情做出来,到时候我帮你联系大学,读历史或考古专业。”
李建设给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图景,先赚钱再学习。
“真的吗?干爹,您对我太好了。”
韩春明眼睛一亮,虽然自己没人脉,但干爹有啊。
李建设笑着说道:“我什么时候骗过你?现在不行,但也不会太久。
记住,以后你也算是大学生,出门时腰杆要硬。”
“好嘞,干爹,我听您的!”
韩春明满是干劲,立刻又去收古董了,他跟一位收废品的大妈很熟,常伪装成收废品的,淘到了不少好东西,全放在干爹那里。
李建设随后回到小酒馆,路上想着程建军还只是个小角色,暂且不用着急,等韩春明有所成就再利用也不迟。
……
“建设,你去哪了?我们都等你好久了。”
徐慧真已经在小酒馆点好了酒,带着秦淮茹和她一起。
“我去看看韩春明了,那小子没读大学,心里一直不太顺,得去开导一下。”
李建设含糊其辞地回答,喝了几口酒后,走向柜台内侧。
“李主任好。”
赵雅丽觉得还是称呼职务更合适。
“雅丽,徐慧真打算把小酒馆重新承包回去,你来帮我做事吧。”
李建设有几个信任的心腹,眼前这位生了八个孩子的精明会计让他很满意,而且对她十分忠诚。
“李主任,我愿意!”
赵雅丽兴奋不已,真的非常乐意。
“好,那就别见外了。
明天让老包也来我家一趟,咱们870先好好谈谈。
你帮我做事,你那八个儿子的工作也好安排。”
他需要一个能算账的负责人,不只找赵雅丽,还会物色其他人,确保每天的收入情况清晰明了。
赵雅丽是他指定的财务总监,实际上也是徐慧真的重要助手,被他招揽过来,自然也有相应的奖励。
“谢谢李主任!”
赵雅丽心里暗下决心,决定一辈子跟随李主任。
“回头再详细聊聊。”
李建设回到座位上喝了一口茶,随即前往后院与徐慧真商讨投资资金及初期创业计划。
回到家时,他惊讶地发现阎埠贵坐在院子里。
“三大爷,您怎么又有空了?前几天不是刚来过吗?”
“李建设,我找你有事。
听说你给于莉投资开饭馆了,我也想加入。”
阎埠贵可不想错过发财机会,他一直勤俭积攒家产。
“什么?谁告诉你的?”
李建设愣住了,他特意叮嘱过于莉不要声张,怎么自己还没到家,消息就传开了?
陈雪茹急忙问道:“建设,你什么时候给于莉投资了?”
秦淮茹也疑惑地说:“是不是于海棠又来找你了?我就知道她不死心。”
“这件事说来话长,我想在附近开个饭馆,以后不用每天在家做饭,让傻柱做好后送过来就行。”
李建设计划用这份奖励帮傻柱解决养老问题。
“这饭馆里怎么涉及傻柱了?”
秦淮茹有些意外,还以为是在讨论于莉和于海棠的事呢。
“我邀请傻柱和刘岚帮忙,饭馆就在不远处,靠近生活区和大栅栏。
开业后,大栅栏会再次热闹起来,客人少不了。”
李建设巧妙转移话题,随后让两位女子回屋休息,自己则在前院与阎埠贵闲聊。
前院设有一间客厅,方便接待客人。
至于于家姐妹是否搬来同住的问题还需仔细考虑,毕竟家里空间有限。
可以让老丈人、丈母娘以及三叔三婶搬到片爷那边,腾出这边的房子,居住更宽敞。
“李建设,饭馆能不能让我入股?”
阎埠贵虽然节俭,却一直紧跟潮流,购买自行车、收音机和电视,眼见别人做生意赚钱,他也想参与。
“三大爷,您到底攒了多少家底?”
李建设苦笑,这位实在精明得让人难以估量。
“总归还是有一些的。”
阎埠贵心里略感得意,儿女虽已离去,但他的养老钱并未减少,反而略有盈余。
“行,我不再多问。”
李建设沉思片刻,他已有自己的会计团队和财务总监人选,阎埠贵的作用不大。
加之阎埠贵过于吝啬,连带的脾气也不适合当出纳,恐怕会把顾客气跑。
一时之间,确实找不到适合他的岗位。
至于阎埠贵那点积蓄,李建设实在看不上眼。
“李建设,这事儿你可别偏心啊,你都投资了于莉,还找了傻柱帮忙,总不能落下我吧!”
阎埠贵有些急了,他知道李建设一向干脆利落,稍有犹豫便意味问题。
“三大爷,咱们关系不同,我不能亏待你。
做餐饮这一行,你不太合适。
我担心你把剩菜再端出来招呼客人。”
李建设直截了当地说道,多年交情让他清楚三大爷的性格。
“也是。”
阎埠贵恍然大悟,他节俭了一辈子,最见不得浪费。
“李建设,那你给我找个路子啊,大家都赚钱,我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要不咱们合伙开家盆景店?我负责拉关系,你来打理,咱们都不拿工资,只分红。
总投资假称一万块,你觉得该投多少?”
这一万其实是夸大其词,这是谈话的艺术,大家都会算计。
“盆景店?这能成吗?我家那些盆栽都没花什么钱呢!”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他从未考虑过这个方向。
“三大爷,这就是你的局限了。
做生意要看市场。
以前没人闲钱买盆栽,大家只顾填饱肚子。
可现在不同了,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南方也开始发展特区。
比如我开饭馆时,不是要摆些花篮装点门面吗?店里放些盆景,取名‘发财树’‘富贵树’之类的,只要几家店做了,其他店铺就会跟着学。
大栅栏这边的生意就够你忙的,还能卖给单位和工厂。
你还能卖周边产品,像肥料、小锄头、花盆、浇水壶之类的东西。”
李建设越想越觉得可行,虽然赚不了太多,但零花钱是够了。
\"嗯,你说得对,那我就投三千吧。\"
阎埠贵本想说五千,但又担心亏本,觉得三成应该差不多了。
\"行,那就按比例分,你占三成利润。
到时候请个收银员,你当店长,我三大妈当店员,咱们都安心。
走,我带你选铺子去。\"
李建设办事干脆利落,先把位置定下,在大栅栏附近建个小花鸟市场。
以阎埠贵的个性肯定要省钱,不舍得雇长期工人,反正不会亏钱的。
两人转一圈就挑中一处不错的位置,虽房子破旧,但适合做这行,房租还便宜。
等时机成熟,买了铺子,等拆迁就是稳赚的买卖。
\"这地方不错,收拾一下,我和三大妈还能住这儿。\"
阎埠贵心动了,想着搬过来后把家里房子租出去,还能赚一笔。
\"行,你回去准备相关材料,研究盆栽的品种和名字。
过几天我这边公司注册完,咱们再办手续,开始干。\"
李建设说完上了后座,让阎埠贵骑车带他回去。
阎埠贵虽然年纪大,但身体硬朗,蹬车速度不慢。
\"李建设,你回来啦。\"
贾张氏站在门口喊道。
\"贾张氏,你怎么在这儿?\"
李建设一脸疑惑,阎埠贵找他是为了赚钱可以理解,但贾张氏只会做布鞋啊。
阎埠贵也说:\"贾张氏,你来掺和什么?\"
\"老阎,我为啥不能来?就你们关系好?\"
贾张氏已经进院子问清楚了,才在外头等着。
\"进来再说。\"
李建设现在身份不同,是资本家,有钱就能投,不过对贾张氏这样的,资本家见了也会发愁,不敢用也不敢投。
阎埠贵也跟着进屋,想知道贾张氏到底想干什么。
三人到前院客厅,贾张氏还没坐就开口:\"李建设,带我一起做生意吧,我带了本钱。\"
她说着拿出一百多块放在桌上,数目不小。
阎埠贵急切地说:“贾张氏,您就靠这点钱做生意?还不如买辆旧三轮车,挣的都是现钱。”
李建设饶有兴趣地问:“贾张氏,您哪来的钱?东旭是不是良心发现……给您养老钱了?”
“这是我大孙子棒梗攒的工资,孝敬给我的。”贾张氏得意地说道,她有个孝顺的大孙子。
李建设惊讶地瞪大眼睛,棒梗这么孝顺?这比贾东旭强多了。
“贾张氏,刚三大爷也说了,这点钱做不成生意。
就说开个饭馆,一桌客人点十道菜,再配点小酒、花生米之类的,就得好几十块。
您这一百多块,连备菜都不够,能做什么?连傻柱夫妻俩的帮厨工资都不够,您还是留着自己慢慢花吧。”
他当初已经把贾张氏的家底还清了,难道还会坑她一百多?那也太没品味了。
阎埠贵也劝道:“贾张氏,道理就是这样,我和李建设做的是大买卖,您别掺和了。”
“这不行啊,带上我吧,我能干活的。”
贾张氏忍不住了,这些年过得太苦,人也瘦了,头发也白了,再不想法子,以后腿脚不利索了,可能就成了院子里下一个没人管的老太太。
“贾张氏,外面不缺干活的人,好多小年轻还没找到工作呢。”
阎埠贵摇摇头,他不敢雇贾张氏这样的老人当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