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王谦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了。杜小荷还在熟睡,长长的睫毛在晨光中投下细小的阴影。他忍不住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结果把人给惊醒了。
\"这么早?\"杜小荷揉着眼睛坐起来,头发乱蓬蓬的像只小刺猬。
王谦系紧鞋带:\"得赶在露水干前去收套子。\"他顿了顿,\"你再睡会儿,我让老黑陪我去就行。\"
杜小荷一听就掀开被子:\"等我!\"她三两下穿好衣服,动作利落地盘起头发,\"说好了一起去的。\"
两人轻手轻脚地出了门,老黑狗摇着尾巴跟上来。七月的清晨还带着凉意,草叶上的露珠打湿了裤脚。屯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户人家的烟囱冒起了炊烟。
\"带上这个。\"路过王家院子时,王母从灶房追出来,塞给他们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几张热乎乎的油饼和两个煮鸡蛋。
杜小荷眼眶一热:\"娘,您起这么早...\"
\"习惯了。\"王母笑着摆摆手,\"小心点,早去早回。\"
两人沿着昨天的小路向断头崖走去。晨雾笼罩着山林,像给树木披了层轻纱。老黑狗跑在前面,时不时停下来等他们。
\"看!\"王谦突然压低声音,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灌木丛。灌木微微晃动着,隐约可见一抹灰影。
杜小荷紧张地抓住他的胳膊:\"是...是那只狼吗?\"
王谦眯眼看了看,摇头:\"体型太小,应该是狐狸。\"
果然,一只火红的狐狸从灌木中探出头来,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又缩了回去。老黑狗刚要追,被王谦低声喝住。
\"狐狸肉腥,皮子也不值钱这个季节,\"他小声解释,\"让它去吧。\"
来到昨天设套的地方,第一个套子空空如也,盐粉倒是被舔得干干净净。第二个套子也是如此。杜小荷有些泄气,王谦却胸有成竹:\"别急,山羊精着呢,得看后面的。\"
果然,在第五个套子处,他们发现了一头中等体型的山羊。山羊还活着,见到人来拼命挣扎,套索勒得它直翻白眼。
\"按住它!\"王谦快步上前,利落地结束了山羊的痛苦。杜小荷帮忙按住羊腿,手法比上次猎野猪时熟练多了。
\"够肥的,\"王谦掂了掂分量,\"少说六十斤,够宴席上用了。\"
两人继续检查剩下的套子,又收获了两只野兔和一只山鸡。最远的一个套子附近有打斗的痕迹,地上散落着几撮灰毛。
\"狼来过了。\"王谦蹲下身检查痕迹,\"套子被咬断了,山羊被拖走了。\"
杜小荷紧张地环顾四周:\"它会不会还在附近?\"
王谦摇摇头:\"早跑了。狼得了食就不会再冒险。\"他收起被咬断的套子,\"算它走运,白得顿早饭。\"
收获比预期还好,两人心满意足地往回走。杜小荷背着山鸡和野兔,王谦扛着山羊,老黑狗在前面开路,时不时回头看看主人。
\"谦哥,\"杜小荷突然说,\"我想学剥皮。\"
王谦脚下一个趔趄:\"啥?\"
\"学剥皮,\"杜小荷认真地说,\"总不能每次都让你一个人忙活。\"
王谦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头一热:\"成,回去就教你。\"
杜家小院早已热闹非凡。杜母带着几个妇女在灶房忙活,大铁锅里炖着野猪肉,香气飘出老远。杜勇军和王建国在院子里支起案板,正在处理昨天猎到的野味。
\"回来了!\"眼尖的杜鹏第一个发现他们,蹦蹦跳跳地迎上来,\"哇!好大的山羊!\"
王谦把山羊放在案板上,杜勇军满意地拍了拍羊肚子:\"不错,够肥。\"他转向女儿,\"没遇到狼吧?\"
杜小荷刚要开口,王谦抢先道:\"遇到了,但没正面冲突。它叼走了我们一只山羊。\"
杜勇军眉头一皱:\"这畜生...\"
\"没事,\"王谦笑道,\"咱们收获够多了。\"
杜母从灶房探出头:\"小荷,来帮娘切菜!\"
杜小荷应了一声,小跑着去了灶房。王谦正要跟过去,被王建国叫住:\"小子,过来学剔骨。\"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王谦跟着父亲和岳父学习处理野味。山羊被开膛破肚,内脏分门别类放好——肝和心留着炒菜,肠子洗净灌血肠,骨头熬汤。兔子和山鸡也被利落地剥皮去毛,变成案板上粉嫩的肉块。
\"看好了,\"杜勇军示范着剥兔皮,\"刀要这样斜着走,不能伤到皮子。\"
王谦学得很认真,不一会儿就能独立操作了。另一边,女人们也在灶房忙得热火朝天。杜小荷的刀工出奇地好,切出的肉片薄如蝉翼,引得几个婶子连连称赞。
\"小荷这手艺,\"李婶边和面边说,\"将来准是个好媳妇!\"
杜小荷红着脸低头切菜,手里的刀舞得更快了。杜母在一旁和面,嘴角挂着掩不住的笑意。
中午简单吃了点贴饼子就咸菜,下午继续准备宴席的菜肴。王谦抽空溜进灶房,看见杜小荷正在揉面,鼻尖上沾着面粉,煞是可爱。
\"累不累?\"他偷偷塞给她一块麦芽糖。
杜小荷摇摇头,趁人不备把糖塞进嘴里,腮帮子立刻鼓起一个小包。王谦忍不住伸手戳了戳,被她一擀面杖敲在手上。
\"姐夫!\"杜小华突然从背后冒出来,\"偷吃啥好东西呢?\"
王谦赶紧又掏出块糖堵她的嘴。杜小华得寸进尺:\"就一块啊?我可有好多姐夫的秘密...\"
\"去!\"王谦作势要抢回糖块,杜小华咯咯笑着跑开了。
院子里,王晴和杜鹏正在玩弹弓,目标是一个挂在树枝上的空罐头盒。两个孩子你一下我一下,玩得不亦乐乎。
\"谦哥,\"于子明拎着两瓶酒走进院子,\"给你带了好东西!\"
王谦迎上去一看,是两瓶\"北大仓\"——这酒在屯子里可是稀罕物。于子明得意地晃了晃酒瓶:\"我舅从县里捎来的,专门给你回门宴添彩!\"
\"够意思!\"王谦捶了他一拳,\"一会儿多喝两杯!\"
太阳西斜时,宴席终于准备停当。院子里摆了十张大桌,每桌八道硬菜:红烧野猪肉、清炖山羊汤、爆炒山鸡、酱焖野兔...香气引得左邻右舍的狗都聚在院门外打转。
\"开席喽!\"
随着杜勇军一声吆喝,宾客们纷纷入座。屯长被让到主桌首位,其次是两家的长辈,然后是亲朋好友。王谦和杜小荷作为新人,要挨桌敬酒。
\"一谢天地养育恩!\"杜勇军举杯高唱。
\"二谢亲朋来捧场!\"王建国接道。
\"三谢...\"王谦刚要开口,被于子明打断。
\"三谢新娘真漂亮!\"满院哄笑。
杜小荷羞得直往王谦身后躲,被几个年轻媳妇拉出来起哄。王谦替她挡了酒,自己连干三杯,辣得直咧嘴。
酒过三巡,气氛越发活跃。几个年轻小伙搬来了锣鼓家什,即兴办起了\"喜乐会\"。于子明喝得满脸通红,拉着刘玉兰就跳起了东北大秧歌,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新郎新娘来一个!\"不知谁喊了一嗓子,立刻得到全场响应。
王谦推辞不过,拉着杜小荷走到院子中央。乐手们奏起了《月牙五更》,王谦清了清嗓子,唱起了赶山调:
\"七月里来好风光哟,
猎户娶妻喜洋洋。
山珍野味摆满桌哟,
谢过乡亲来捧场...\"
杜小荷红着脸接唱:
\"八月里来秋风凉,
小妹为郎缝衣裳。
九月里来雪花飘,
暖好炕头等郎归...\"
清澈的歌声在院子里回荡,连树上的麻雀都安静下来。唱到动情处,王谦一把抱起杜小荷转了三圈,惹得众人齐声喝彩。
宴席进行到一半,杜母突然拍了拍手:\"乡亲们静一静,咱们发回礼了!\"
按照习俗,回门宴要给宾客准备回礼。杜家准备的是一个个小布包,里面装着炸好的肉丸子、腌制的山野菜和一小包红糖——这在1984年的农村,可是相当体面的回礼了。
\"这怎么好意思...\"张婶推辞道。
\"拿着拿着,\"杜母硬塞给她,\"多亏大家伙儿帮衬...\"
宾客们推让一番,最后还是欢欢喜喜地收下了。孩子们得到的是小包的动物形状饼干,乐得满院子跑。
月上中天,宴席渐入尾声。喝高的于子明拉着王谦不放:\"谦哥...啥时候...咱们再进山...\"
刘玉兰赶紧把他拽走:\"丢人现眼的,快回家!\"
宾客们陆续告辞,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王谦帮着收拾碗筷,杜小荷则和母亲清点剩下的菜肴——这些要分给没来的孤寡老人。
\"今天真热闹,\"杜小荷小声说,\"比...比咱们成亲那天还热闹。\"
王谦笑着捏了捏她的手:\"喜欢吗?\"
杜小荷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像盛满了星光。王谦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给你。\"
杜小荷打开一看,是块雕着山茶花的木梳——木质细腻,花纹精美。
\"我自己刻的,\"王谦有些不好意思,\"手艺不好...\"
杜小荷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木梳,突然踮起脚在他脸上亲了一下,然后红着脸跑开了。王谦愣在原地,摸着被亲的地方傻笑。
远处传来屯里老人哼唱的古调:
\"喜宴散,月儿明,
新人携手回家中。
来年抱个胖娃娃,
乐坏两家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