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泉的四季,见证了这座城市从负重爬坡到砥砺前行、再到展翅腾飞的沧桑巨变。雾江碧波,记录着铁腕治污的坚定决心;城市天际线,勾勒出产业焕新的蓬勃生机;百姓的笑脸,映照着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五年的奋斗,五年的耕耘,江泉不仅在经济建设和生态治理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更在治理现代化、精神文化建设、共同富裕探索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成为省内乃至全国瞩目的焦点。
在这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市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如期而至。这既是对过去五年工作的全面检阅,也是对未来发展蓝图的一次重要擘画。江泉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谁来掌舵领航,关乎这座城市未来的航向,牵动着全市上下干部群众的心。
初冬的省委大院,梧桐叶落,更显肃穆。省委常委会会议室里,关于全省市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专题会议刚刚结束。省委书记王力留下了组织部长李建明。
“建明部长,江泉班子的考察是重中之重。”王力书记语气凝重,“这五年,江泉的变化有目共睹,探索的经验具有全局性意义。周海洋、秦风这两位同志,是带着江泉杀出重围、闯出新路的功臣。对他们的考察,一定要全面、客观、公正,既要看发展成果,也要看政治担当、廉洁自律和群众口碑。要派出得力、可靠的考察组。”
李建明部长郑重回答:“王书记,请您放心。我们已经拟定了由部务委员张建国同志带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的考察组方案。张建国同志原则性强,熟悉地方工作。考察将严格按照程序,广泛听取意见,对历史负责,对干部负责,也对江泉的未来负责。”
几天后,一辆中巴车悄然驶入江泉市委大院。以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张建国为组长的干部考察组一行七人,正式进驻江泉,开始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换届考察。没有盛大的迎接仪式,只有工作对接的简洁与高效。然而,这股看似平静的波澜,却在江泉的政坛和民间激起了巨大的回响。所有人都明白,这次考察,意义非凡。
考察组入驻后的第一个程序,是进行个别谈话。谈话范围广泛,包括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县区党政正职、部分老同志、基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谈话室设在市委招待所一个安静的房间,气氛庄重而略带紧张。
张建国组长主持谈话,态度严谨而不失温和:“请大家不要有顾虑,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公正地介绍和评价周海洋、秦风同志在政治品质、道德品行、履职能力、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既要讲优点,也可以反映不足,目的是帮助组织更准确地了解干部。”
首先谈话的是市委副书记、市长秦风。面对考察组,秦风神情平静,目光坦诚。他首先系统汇报了五年来在市委领导下,市政府班子围绕高质量发展、生态治理、民生改善、深化改革等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在谈到市委书记周海洋时,他充满敬意:“周海洋同志政治坚定,大局观强,善于抓方向、谋长远,为人正派,作风民主,给予市政府班子充分的信任和有力的支持,为我们放手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江泉能取得一点成绩,最根本的是市委的坚强领导,是周海洋同志作为班长把关定向、凝聚力量的结果。”
当被问及自身工作时,秦风则非常谦逊,将成绩归功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班子团结协作和全市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对自己则更多谈到工作中的遗憾和有待改进之处,比如改革的锐气需要持续保持、破解深层次矛盾的能力有待提升等。他的汇报,数据翔实,思路清晰,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对事业的无限忠诚。
紧接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伟在谈话中,则充满激情地列举了秦风市长带领大家攻坚克难的一个个具体事例:“秦市长身上有股子‘钉钉子’精神,看准的事,一抓到底。雾江治理最艰难的时候,他天天泡在工地上;推动产业转型,他亲自带队全国跑招商;解决民生难题,他直接深入社区听民意。他思路开阔,要求严格,但待人真诚,敢于为担当者担当。有这样的班长,我们干活有方向、有底气!”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同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在谈话时,语气深沉:“海洋书记和秦风市长搭班的这五年,是江泉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他们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干成了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这两位同志,都是想干事、能干事、也能干成事的难得的好干部。江泉需要这样的带头人继续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位来自乡镇的党委书记,则用朴实的语言说:“周书记、秦市长没架子,经常不打招呼就到我们基层来,听得进真话,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心里装着老百姓。”
当然,谈话中也有一些中肯的建议。一位民主党派人士提出,希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软实力的投入。一位企业家代表建议,营商环境还可以更加优化。这些声音,考察组都认真记录在案。
个别谈话持续了整整两天。考察组的同志们夜以继日,仔细聆听,深入询问,从不同侧面勾勒出两位主要领导的立体画像。谈话间隙,张建国委员对同事感慨:“江泉的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很好,对主要领导的评价总体高度一致,这说明工作确实做到了大家心坎上,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强的。”
在进行深入谈话的同时,考察组严格按照程序,组织了市级领导干部和部分老同志参加的民主测评会。参会人员以无记名方式,对周海洋、秦风等市级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内容涵盖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
会场安静肃穆,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每一位填写测评表的人,都深知手中这支笔的分量。这既是对过往工作的评价,更是对城市未来的选择。测评表回收后,由考察组专人密封保管。
此外,考察组还设置了专门的意见箱和联系电话,广泛听取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虽然这种方式收到的直接反馈未必很多,但它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体现了程序的严肃性和征求意见的广泛性。
干部考察,经济责任审计是重要一环。受省委组织部委托,省审计厅派出的审计组,早已提前一段时间进驻江泉,对周海洋、秦风同志担任现职以来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工作专业、细致甚至有些枯燥。他们查阅了大量的文件、账目、合同、项目资料,重点关注重大决策、财政管理、项目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是否符合法规政策,是否取得实效,是否存在违规违纪问题。
审计组的办公室常常灯火通明。他们不时需要向考察组通报审计进展和初步发现。这个过程,是对领导干部是否经得起检验的“经济体检”。对于以“绿色青山”为政绩观的周海洋和秦风而言,他们主导的项目或许更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财政资金的规范、高效使用,同样是审计关注的重点。最终的审计报告,将是考察评价的重要依据。
考察工作接近尾声。一天晚上,周海洋和秦风在市委食堂简单用餐后,一起来到周海洋的办公室。窗外,城市灯火璀璨。两人泡上茶,相对而坐,气氛不同于往常的工作研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海洋书记,考察快结束了。”秦风端起茶杯,语气平静。
周海洋点点头,目光掠过窗外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这座城市,缓缓说道:“是啊,五年,弹指一挥间。回想起来,就像昨天一样。有汗水,有泪水,更多的是看到城市一天天变好、老百姓笑容一天天增多带来的欣慰。秦风啊,这五年,辛苦你了。”
“书记,您才是掌舵人,最辛苦的是您。”秦风由衷地说,“能在您领导下工作,是我的幸运。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雨,也见到了彩虹。”
周海洋摆摆手,神色郑重起来:“换届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正常的新老交替。无论组织如何决定,我们都要坦然面对。重要的是,我们无愧于组织的信任,无愧于江泉的百姓。这五年,我们尽力了。”
“是的,书记。我们问心无愧。”秦风的目光坚定,“江泉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良性轨道,我相信,无论谁接棒,只要按照既定的蓝图走下去,江泉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两人以茶代酒,轻轻碰杯。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这既是对过去五年的告别,也是对这座城市未来的深深祝福。他们早已将个人得失置于度外,心中所系,唯有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数日后,考察组顺利完成全部考察程序,悄然离开江泉。他们没有立即公布结论,考察材料将带回省委,由省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江泉,暂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一种期待与关注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
考察组的到来与离去,如同一次深入的“ct扫描”,全面检视了江泉五年发展的成色,也检验了领头人的忠诚与担当。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启航。江泉的未来,等待着时代的笔,写下新的篇章。而周海洋和秦风,这两位江泉巨变的亲历者和主导者,他们的功过得失,已刻印在这座城市的发展年轮里,更镌刻在百姓的心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