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多众人才吃完午饭,也不多休息,直接去夏芜的山头看看。
听说离山头不算远,走路也就十来分钟,大家七嘴八舌说不坐车了,合计走过去还能当消食。
“你们这里环境可真不错,有山有水的,哟,连小河沟的水都这么干净啊!”
沿着村里小路,老郑可以看见不远处的山头,今天多云,太阳藏在薄薄的云层里,不算太热,视线很好,远处山顶上的电塔都能看见。
天空是清透的,风吹过来有些微微凉,按照江寻在野外待的生存经验,这附近的河流应该很多,水汽大,即使是夏天也不会太炎热。
杨国峰对他们道:“我们这地方穷,唯一的好处就是生态环境不错。”
老郑哈哈笑道:“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我看你们这里搞的也不错嘛,年轻人回来创业,多少还是有搞头的,你包山多大面积?”
夏芜回道:“一两千亩吧,实际开发面积可能不到三百亩,去年年底刚开始整,还没想弄多大规模,只能摸索着慢慢来。”
江寻有些意外,一上来就整一两千亩面积的山头,这可不容易啊。
从和夏芜的交谈中,江寻发现她并非是那种过家家的性质,无论别人说什么,都只要是夏芜回答问题,所以她才是主要负责。
走到雁头山底下,江寻已经对杨沟村的生态环境有所了解,他问夏芜:“你们这里是不是药过青蛙?”
夏芜有些意外:“江先生还能看出来这个?”
“你们这里蚊子挺多的,”江寻一摊手,露出手背上拍蚊子留下的血迹,“而且多的有些不寻常,现在农村常见青蛙减少,放在十几年前,农村到处是蛙名鸣叫,现在虽然也有,但肯定没有以前多。你们可以想想,十几年前多少农村人睡在院子里,一把蒲扇都能驱赶蚊子,就是因为青蛙多,有天敌在,蚊子不至于像现在这么泛滥。”
一谈到自己的专业问题,江寻的话就多了起来。
其他年纪大些的都赞同他的话,“现在青蛙是没以前多了,农村种地都打药,不打药长不出来粮食啊,一打药难免污染水,别说青蛙了,鱼都少了很多。”
杨国峰还提起一件事,他们这山涧溪流最常见鳜鱼,他们小时候的时候,抓都抓不完,现在山里河流里的野生鳜鱼已经快不见踪迹了。
江寻问道:“你们这里还有野生鳜鱼?”
“多着呢,一会儿进山看看你就知道了。”
上了山,大家都夸夏芜的山头整的不错,井井有条的,山脚下一处大湖泊,有鸭子和鹅漂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戏水。
夏芜养的家禽都很好,毛发光亮,个头大,叫声也洪亮,山脚下的隔离带种的是带刺植物,有刺梅蓝莓还有树莓枸杞,今年买回来的时机不对,错过开花的时候,结的果子酸又涩,夏芜没多做管理,打算好好养一年明年再说。
隔离带还有树莓,红彤彤的看起来很诱人,老郑没见过这玩意,得知能吃之后,摘了几个,也没洗,问夏芜没打药吧,得到肯定回答后,直接扔嘴里嚼吧嚼吧。
点评道:“还挺甜的。”
夏芜给他们介绍,山上种的最多的就是各种蔬菜和果树,果树预测有四百多棵,占地面积也最大,不过牛棚的方向和果林方向相反,一会儿逛完牛棚可以带他们去果林看看。
本来光看山脚下就很不错了,走到牛棚附近,老郑嘴巴都张大了,因为这里实在是太适合养水牛了。
这都不能叫牛棚,应该叫牛场。
牛场整体处于山头西北方向,离人远,这边山体有点下坳,从山顶到山脚有一条小溪流下来,水带来凉风,站在山脚下感觉凉飕飕的,就算夏天再怎么炎热,也热不到这些水牛。
这边的山体没太多荒树,有很多草,靠近半山坡的地方有夏芜种植的苜蓿,这可是优质牛饲料。
牛棚整体用水泥造成,泥面像是才干没多久,大约有两米挑高,顶是用木头遮挡,加防水层,站在牛棚里阴凉凉的,不至于憋闷。
牛棚附近有草场,有河流,有小溪,简直就是一处天然养牛羊的好地方。
老郑久久无语,突然好羡慕夏芜,居然能找到这么个养牛的风水宝地。
“这些牛跟着你真是过上好日子了啊,别说牛了,就是人在这里住都别提有多爽了。”
杨国峰哈哈笑道:“人夏天住还行,冬天太阴冷了,住个三年五载都要得风湿了。”
夏芜建的还有挤牛奶场地,这是她从三农网上找到的养牛科学场地图纸,按照那个来打造的。
下面水泥,上面木头,美观大方还凉爽,牛喜欢。
江寻也无话可说,光看这块地方,他就知道夏芜应该费了不少心思,至少养牛绝不是她一时兴起,而是早有打算。
在车上待了几百公里的水牛,按理说新到一个地方应该会不安焦躁,但夏芜直接把它们放到野外,让它们自由活动,这些牛不仅没有不安,反而很喜欢这里,一个个在河里,在小溪边,或是喝水,或是吃草,或是边泡澡边吃草,别提有多惬意了。
四十五头牛里面起码有十几头带崽母牛,接下来这段日子夏芜要多费心,找专业的人照料,起码要等到下半年,母牛才能生产。
“那只小狗在干什么?”江寻突然指着不远处问道。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只还没牛腿高的小黄狗在水牛旁边一会汪汪叫,水牛稍微一动,它又惊吓跑出几米远,过一会又孜孜不倦地靠近,冲着水牛汪汪叫。
也就水牛脾气好,性情温顺,换作别的动作,早就上蹄子了。
夏芜扶额,解释道:“它在放牧呢。”
“放牧?”江寻惊奇极了。
夏芜大声喊道:“金豆,过来!”
小黄狗不甘心地冲水牛汪汪叫了几声,边叫边朝主人跑过来。
“我养了两只小狗,平时让它们看管鸡鸭鹅,另一只叫黑豆,很聪明,已经能熟练地放牧鸡鸭鹅,实际上鸭子和鹅不怎么需要它看,就是看鸡群有点难。金豆有点笨,一直不怎么会,可能是看我总是给黑豆奖励,有点不甘心,最近对放牧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但是吧,被黑豆管理的鸡鸭鹅根本不怕金豆,它就是对着鸡鸭鹅汪汪叫也不管用,夏芜说了一句可能是这些鸡鸭鹅都长大了,所以不听金豆的,等下次再养小鸡,就让金豆来管。
不知道是不是被金豆听懂了,小家伙把这些新来的水牛当成可以管理的小鸡,居然不自量力地跑过去想要管教它们。
金豆跑到夏芜身边,告状似的呜呜咽咽,那些大家伙根本不理它!
金豆可是主人身边的大将军,居然不听金豆指挥!
夏芜哭笑不得,摸摸金豆的脑袋,“它们不用你管,乖点,找黑豆玩去。”
金豆依依不舍地走了,江寻眼珠子都看直了,“它真能听懂啊?”
夏芜很理所当然:“对啊!”
“真厉害,”江寻竖起大拇指。
接下来老郑江寻还有防疫站畜牧站的工作人员给这些水牛打理一遍,算是安抚,夏芜也加入其中,跟他们学习怎么照顾水牛,怎么挤牛奶。
她是新手,却很聪明,基本一教就会。
给牛挤奶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手法要适中,不然轻了挤不出来奶,重了牛会不舒服,焦躁不安就会乱踢。
老郑是个熟练的挤奶工,教夏芜两遍就让她亲自上手,夏芜学着他的样子,“是这样吗?”
“对对对,你上手还挺快的,就是这样。”
水牛十分温顺,咀嚼着青草,长而浓密的睫毛让它看起来很无辜,无论夏芜怎么摸它,它都乖乖的。
夏芜的亲力亲为让大家都放心很多,几十头牛价值将近一百万,可不是个小数目,就算不提钱,这么多牛也是无辜的。
今日份的奶已经挤过了,没有小牛在,母牛不挤奶也会胀奶,所以每天都要按时按量地挤。
这么多头牛夏芜一个人肯定照顾不过来,目前她是打算在村里招养牛的熟练工,而且牛数量多,挤奶都是一个重活,一两个人肯定不行。
江寻对夏芜的山头非常感兴趣,他打算在这里多留两天,顺带还可以指导夏芜养牛事宜。
老郑在山头逛一圈,眼神里满是羡慕,“你个小姑娘还挺厉害,把这么大的山头搞的井井有条,靠什么挣钱?”
夏芜把自己的盈利点都给老郑讲了,老郑来之前她就听说过老郑牛场最近遇到的事情,两人同为三农人,挣得都是辛苦钱,知道市场没需求,东西只能烂家里的痛苦。
夏芜的山庄能挣钱,主要还是打通了市场,视频账号一做,链接一挂,摆脱了卖货的旧模式,更加高效直接。
“现在城里很多孩子都没体验过乡村生活,设置出来一部分区域作为亲子互动区,给城里人一个体验机会,这样也是不错的,一方面他们能够看见你的种植是绿色无公害的,另一方面,他们有参与感,回购率也会高。”
夏芜侃侃而谈。
老郑皱眉沉思,他好像想到了破局之法。
“有道理,说的非常有道理,我有点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老郑十万火急,恨不得赶紧回去把脑子里的想法变为现实,“其他的咱就不多聊了,牛我给你送来,有什么事你微信联系我,小姑娘创业不容易,我给你包半年售后,以后咱们多交流交流经验。”
夏芜一听,乐了。老郑是个爽快人,她伸手和老郑握手,“谢谢郑大哥。”
老郑叫老郑,可他不老,今年才38岁,叫一声大哥没问题。
老郑走了。
防疫站和畜牧站的工作人员也走了,临走时还从夏芜的山头买一些蔬菜瓜果带回去,夏芜没收他们钱,想着以后肯定还有麻烦他们的时候。
夏芜买牛的过程很顺利,和江寻脱不了干系。
夏芜知道江寻的职业,他留在这里帮夏芜看牛只是顺带,其他应该是想到附近山里做环境监测,夏芜热烈欢迎,要在村里给他找个住处,江寻直接拒绝了。
“牛棚就挺不错的,我住那边就行了。”
牛棚附近有员工安置板房,只需要带上铺盖就行了。
主随客便,江寻看起来也是爽快人,夏芜也不多操心,直接从家里给他找一套被褥铺盖,江寻就这么在山上住了下来。
山上有网,吃饭走一段路去水井小院可以吃,江寻这段时间还要写报告,刚好在这里静心完成工作。
山上需要挤奶工,也要有人负责夜里照顾牛群,夏芜想在村里招两个或者三个人,可以轮换着看牛。
将近一百万的财产,她有点不放心随便交给谁,杨四爷主动提出要帮她照料牛群,奈何杨四爷年纪大了,上山下山走山坳都不太方便。
前期找不到合适的人,夏芜只好先自己承担起看牛的重担,她总算说服爸妈,搬着铺盖住到山上去了。
和江寻做邻居没想象中不方便,有时候一大清早夏芜起来给牛挤奶,江寻已经背着包出门了,等她挤完牛奶去水井小院吃饭,江寻不知从哪冒出来,神出鬼没的。
二十多头产乳期的水牛,每天挤奶不到一百五十公斤,因为这些水牛岁数不大,还不到泌乳高峰期,再加上舟车劳顿……
可是,哪怕三百斤水牛奶,对夏芜来说都是无法内部消化的大数量。
她只能想办法把水牛奶消化出去。
水井小院里开始蒸馒头,一滴水都不加,纯用牛奶做出来的馒头,蒸出来后奶香四溢。
村里的女人很会做面点,都是家里厨房的掌控者,在水井小院发挥出最大的能力,照着视频学着,把馒头做出各种花样来。
村里老人都很喜欢水牛奶馒头,不对,或者说没人不喜欢水牛奶馒头,连着吃三天,水牛奶还是用不完,夏芜突发奇想,把水牛奶做的馒头发到网上去,也许会有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