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带到桐市卖的两种水果,杏子和血桃,杏子一如既往地好吃,但桃子好评如潮。
两种水果相比较,桃子的受众本来就要比杏子多,杏子就像是季节限定,只出现在夏初。
桃子就不一样了。
血桃先成熟,接着就是水蜜桃。
夏芜决定紧锣密鼓上架血桃,趁着双休拍了条短视频,给大家看看果园里血桃的状态,然后分Ab两种果子。
A果要大很多,一斤可能只有两个,价格相对要昂贵一些,差不多十五块钱一斤,有三斤装和五斤装之分。
b果相对来说小一些,十块钱一斤,也是有三斤五斤之分。
这个重量没法再多了,不然快递不好发,路上折损率太高。
血桃一上架,后台订单量就噌噌往上增长。
上次简壮在网上发视频诋毁她,闹出黑心网红传言来,事情闹的轰轰烈烈,最后以各路网友声援夏芜,有人提供当时的视频证据,事件翻盘,反倒让她涨粉十几万。
正巧那时候方向作为桐市官方的记者,写了一篇关于杨沟村的文章,碰上这件事还小爆了一下,网友们觉得官方都给夏芜背书了,自然骗不了人,不会作假,一时间纷纷倒戈。
网上的事情本来就亦真亦假,谁是谁非难以说清楚,简壮那边还在坚持不懈发黑视频,每天都被人骂也不肯罢休。
夏芜干脆不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就像没事人一样。
被黑的好处显露出来了,桃子卖疯了。
截止到桃子上架的二十四小时,总共有五百多单订单,其中三百二十八单是五斤装,其余的是三斤装果。
光是第一天的订单,就有一千多斤的量。
夏芜不敢耽搁时间,直接到村里找帮手,折箱子,摘果子,分大小果,装快递,封快递……
这些环节都需要人手,而杨沟村现在就不缺人手。
年轻力壮能干活的都去摘果子,往水井小院运,老人们负责分拣装快递,装好快递后夏芜负责运到镇上发出去。
杨书桦直接没去工地,一大清早就被杨四爷叫起来去摘桃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去到山上,天色才刚亮。
果园边放着十几个大竹筐,下面垫的有海绵做铺垫,免得放桃时磕磕碰碰伤着外表皮了。
“婶子,你们怎么都来这么早?”杨书桦跟村里的妇女们打声招呼,提着一个筐放到树下就开始干活。
“我们年纪大了,不像你还年轻,觉多。”
“哈哈,婶子你身体看起来可比我好多了,一点都不显年纪。”
石红娘来到杨书桦旁边,帮着他一起干,一个负责摘,一个负责放,两个人合作速度更快。
大家边干活边闲聊,速度还挺快,有人问杨书桦,“小桦啊,你在外头这么久都没谈个对象吗?”
“就是,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连个对象都没有,我记得小桦应该有二十八了吧?”
杨书桦黑线:“别乱说,我才26,还年轻呢。在外面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工资五六千,房租都要一千五,一个月吃吃喝喝加上水电杂七杂八的怎么都要两三千,自己一个人活着都困难,去哪找女朋友。”
杨书桦抱怨似的吐槽,他说的没有一句虚言,反正他打工几年,身上攒的还不到三万块钱。
据他所知,他还是他们宿舍混的最不凄惨的。
其他人不仅月光,还要靠父母帮扶。
他不一样,他直接不出门,放假也只是憋在家里打手机游戏,所以还能攒下来点钱。
听他把没对象的责任都推到没钱上,村里的女人们可就不乐意了,纷纷说起她们年轻的时候。
“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最多十几块,哪里像你们现在,几千块钱还不满足哦?我们那时候结婚没车没房的,不也照样过来了?找个过日子的比什么都强。”
站着说话不腰疼,杨书桦快言直语:“婶子,你那时候能和现在比吗?我记得小时候买鸡蛋都论分,现在哪还有分,一个鸡蛋都一块两块了,涨价十几杯,工资再不涨涨还要我们活不?”
“哈哈哈,那倒也是。”
“小桦,你还是得找个对象,你看你们年轻人不找对象怎么能行?”
杨书桦也不知道村里人为什么都热衷催婚,害的他好想吐槽。
边干活边反驳女人们的话,半个多小时过去,十几个竹筐被装满,杨书桦当主力军,把桃子搬到路边,打电话让夏芜来拉。
等空竹筐的时候,杨书桦摘了个桃洗干净咔嚓咔嚓吃掉,妇女们还喋喋不休问他这那,他干脆掏出手机,打开快抖视频,点击拍摄视频。
视频里他带着草帽咔嚓吃桃,手机跟着身子转动,后面坐着七八个女人,嘴里不断发出让人啼笑皆非的催婚声。
简单拍个二十几秒,桃子吃完,杨书桦把视频发出去,定位杨沟村雁头山,配文:“桃子真好吃。”
闲着没事干,女人们又开始拉郎配。
去外面打工找不到女朋友,回村应该能找到了吧。
“你和小静年纪差不多吧,你俩是不是还做过同学,你俩怎么不谈恋爱?”
杨书桦黑线。
就在这时斗车的声音传来,他落荒而逃,身后又是一阵嘲笑。
“你怎么来了?小芜呢?”
开斗车的竟然是赵静,杨书桦做贼心虚回头看村里的女人,这些人刚才还在编排他俩呢。
赵静有些奇怪,对他解释道:“小芜正在贴标签,我干那活干的头疼,干脆开车拉桃,你们咋了?说我坏话了?”
妇女们哈哈大笑,笑得赵静莫名其妙。
“小静,我们刚才还在说你呢,你和小桦年纪差不多,是不是还做过同学?”
“是啊,怎么啦?”
“你俩都单身,咋不谈恋爱呢?”
“哎哟!你们快别说了!真八卦啊,我受不了你们了,早知道我还是去工地了!”杨书桦一个头两个大,他宁愿去工地提水泥,都不想在女人堆里待了。
他尴尬地看向赵静,生怕被赵静误会,谁知道赵静坦然的很,一点都没被调侃的不好意思,笑着道:“那还能有啥原因,他没跟我表白呗。”
女人们哄笑,反而不开玩笑了,开始帮着把桃搬运上车。
这些女人一顶一的厉害,干起体力活也不输男人,杨书桦明明是来帮忙的,结果在一群大女人堆里,除了被调侃得像只窘迫的小鸡仔,能帮的忙实在不多。
最让他意外的还是赵静,在他印象里,赵静的性格不是这样的啊,刚才某一瞬间,他竟然觉得赵静和夏芜有点像。
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坦然面对一切的云淡风轻。
不是,这家伙是认真的吗?
杨书桦满脑子都是赵静说的那句话,等着他表白呢。
他俩交集不多,做同学的时候正是男孩女孩性别意识觉醒,谁都不好意思跟异性玩,他和赵静虽然在一个村,可交集并不算多,后来分班,又不同校,交集就更少了。
赵静的成绩没他好,为人也比较内向,在他印象里是个容易害羞的小姑娘。
跟现在比真是判若两人。
其实赵静很漂亮的,人长的白净,看着也文静,性格也很好。
杨书桦真尴尬了,他总是忍不住去看赵静。
等桃子装好车,赵静把带来的空筐扔给他,让他们继续摘桃子,这些估计不够发快递的。
没多久,赵静又开着车回来了。
她戴上草帽,手上戴着劳保手套,还戴了口罩,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跟着一起摘桃。
杨舒桦刚才一直想事情,都没心思和大娘们开玩笑,石红娘嫌他干活时不说话,赵静一来,她就丢下杨书桦跟别人搭伙去了。
赵静给杨书桦打下手。
杨书桦不知道跟她说什么,只能没话找话:“小院里很忙吗?”
“嗯,还要发蔬菜包,徐黎那边来人收菜,我不想跟他们打交道,小芜就让我来这边。”
“还别说,你干的活挺多的,平时不累吗?”
赵静奇怪地看他一眼,“不累啊,这可比我在外面进厂好太多了,一个月五六千块钱,小芜说她打算注册公司,给大家缴纳五险一金,最迟就是下半年的事情。”
“到时候有五险一金,在家门口能找到月薪五六千的活,想休假就休假,去哪能找这么好的活?”
杨书桦有些意外:“夏芜还要给你们缴纳五险一金?”
这也太好了吧!
“什么你们,是咱们,你也有份。”
“啊?我也有份吗?”
“有啊,你也没少干活,怎么没有?”
杨书桦眼冒星星,如果真能这样,那给夏芜干活可真是太爽了!
“对了,你把自己裹得那么严实干什么?不热吗?”
桃林里没什么风,干起来活还是会冒汗的。
赵静声音听起来有点闷,“我桃毛过敏。”
“???”杨书桦一脸震惊,“桃毛过敏你还来桃林?你疯了吧,赶紧出去,我自己来就行,你就在车上等着!”
他不顾赵静反对,连推带赶地把人送出去,被村里人看着他俩拉拉扯扯,反而没人开玩笑,只是一个个笑得很八卦地看着他们。
杨沟村都快忙疯了,不管男女老少,齐齐上阵干活。
山脚下的树莓一直在摘着,一到星期天,杨明远就自动带着一大帮小孩来帮她解决用功难的难题,夏芜忙起来没法给孩子们算账,杨明月接手她的工作,找个小本子把小朋友的姓名和工作量以及要发的工资记得清清楚楚,夏芜只需要对账发钱就行了。
一千多件桃子快递发出去后,夏芜明显松了口气,把桃子链接改成预售,摘了一两千斤桃子下来,桃林也需要休息休息,再等两天再摘果子。
村里人干活辛苦,夏芜也不吝啬让他们吃点好的补一补,去郝堂村买了小半扇猪教给王月霞,做了几大盆菜,让干活的员工吃的心满意足。
山上吃肉量也不少,一买起肉来就是半扇猪,有时候忙起来夏芜也在山上吃,王月霞让她买冻肉便宜,夏芜却不太乐意,一天天干活这么累,就想吃点好的,要是连这点口腹之欲都满足不了,她这山头也不用发展了。
周一这天,徐黎准时往夏芜卡里打了一百万。
一百万到手,夏芜开始办自己一直想办的一件事。
她要注册公司,给村里给她干活的村民签约劳务合同,给他们缴纳五险一金。
这个想法已经存在很久了。
大概是从听村里老人说起他们没有退休工资,也没有保险,只有每年买的农村医保,国家保障他们看病需求。
有时候她发村里的视频,网上很多人都问为什么这些老人闲着不跳广场舞,答曰不敢跳。
他们没有退休工资,哪怕七老八十了,只要能动就得动起来,种点菜,卖点钱,给自己攒点棺材本。
如果他们干活也能有五险一金呢,情况会不会改善很多?
当然,这样的想法固然很好,实施起来是要钱的。
不仅要钱,也要村里人配合,一开始盈利不多的时候,夏芜只能给员工发低薪,她们不仅没有怨言,还为她做了很多超出薪资以外的活。
村里很多人都把她的山头当成自家的事情来干。
正是这样的双向奔赴,才让夏芜下定决心注册公司,给员工一份保障。
周二的时候夏芜又拉一车杏去桐市卖,顺带去政务大厅把公司给注册了,一切进行的很顺利,她研究了一下,打算挑个良道吉日,挨个和村里员工签约劳务合同。
第二轮桃子开始售卖,村民没闲两天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干活,这次熟练多了,事情错开,也不会忙的不可开交。
整个五月上旬就在这样的繁忙中悄悄度过,又是一个周一,夏芜通知员工们,到水井小院汇合,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接下来他们要办一件大事情。
如果这件事情办好了,他们杨沟村接下来的发展肯定会更进一步。
杨国峰得知夏芜的决定,也是十分支持,他作为村支书坐镇水井小院,村民们按照夏芜要求带好证件,井然有序地排着队。
而这一切,都被杨弘文的镜头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