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嬷嬷就知道了。”晏逐星微微一笑。
她扭头看向了九栀,收起笑容,板着脸道:“总而言之,此物必须小心照料,否则若是出了什么岔子,我唯你是问。”
“是,县主。奴婢一定彻夜不眠地守着,绝对不让它出事!”九栀举手发誓。
说完就神秘兮兮地把那个黑布罩着的东西搬进了屋子里。
苏嬷嬷仔细张望,也只看出了一个形状,瞧着像是一个椭圆的物什,看九栀搬着有些吃力,她猜测那物件应该挺沉,或许是瓷器?
但是什么,晏逐星死活不说,九栀更是不许她靠近半步。
苏嬷嬷抓心挠肝地想知道。
太后娘娘派给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晏逐星在皇后生辰宴上出糗,她若办不好,太后还怎么信她。
晏逐星暗中给皇后娘娘准备生辰礼这事,她竟然全然不知。
太后知道了恐怕要失望。
她愈发着急了。
于是她趁着晏逐星中午小憩时,悄悄摸到了九栀看守的屋子里。
她刚到,就听到双鲤在和九栀指着那块黑布闲聊。
“九栀姐姐,你就让我看一眼嘛。”
“不行,县主说了,任何人都不可以看。”
苏嬷嬷大喜过望,立刻把耳朵贴到了门上,想要听清她们在说什么。
双鲤那死丫头最擅长死缠烂打,和九栀的关系也不错,想必她一定可以从中问出有用的东西。
“九栀姐姐,你就让我看一眼嘛。我还没看过五彩颜色的鱼呢……”双鲤话还没说完,就被九栀捂住了嘴。
“嘘。当心隔墙有耳!”她说完似乎无意地瞥了一眼苏嬷嬷的位置。
苏嬷嬷心跳如擂鼓。
原来如此!
晏逐星要给皇后娘娘送的生辰礼是一条稀罕的鱼。
怪不得神神秘秘不让人知道呢。
她赶忙出府,往宫里递了消息。
“她信了么?”苏嬷嬷前脚一走,后脚九栀就松开了捂住双鲤的手。
“走了。”九栀早就听到苏嬷嬷靠近了,所以才会给双鲤暗示让她赶紧把话说出来,骗她上钩。
没想到,苏嬷嬷比她们想的更好骗。
“你说她会动手么?”双鲤有些发愁地看着瓷缸里的那条鱼。
“她若再不动手,这鱼就要掉色了。”
五彩颜色的鱼哪有那么好找啊。
她和衔蝉姐姐弄了老半天才让这鱼染上了红色,黄色,黑色和蓝色,还有原本的一点儿白色。
生拼硬凑,造出了一条五彩斑斓的鱼。
为的就是用这条“假鱼”钓苏嬷嬷这条“大鱼”。
“放心吧,为了让县主丢脸,她肯定会弄的。就算不弄死,明天宫里若有针对县主的人提前得了消息,恐怕也会动手。”九栀笑眯眯地捏了捏她的脸。
“嘿嘿,这倒也是。”双鲤忍不住用蒲扇扇了扇风,“京城这天,也忒热了。还是咱们庄子凉快。”
“这才五月下旬就热成这样了,六月酷暑时,岂不是更难熬。”
“今年确实比往年更热,怪不得许州大旱了。”九栀也觉得这天闷得难受。
幸亏她们只在京城呆一晚上,明天就可以回庄子里了。
两人闲谈之际,苏嬷嬷也悄悄回了晏宅。
太后那边已经收到了她的消息,并且给了准确的指示——天亮之前弄死那条鱼。
让晏逐星来不及准备新的贺礼,让她和皇后离心。
苏嬷嬷想着太后娘娘承诺的好处,她的孙儿可以入鹿山书院,她一颗心就冷静不下来。
她看了看掌心里用布包裹着的那根针,下定了决心。
等九栀打瞌睡时,就出手将这根带毒的针刺到鱼鳃去。
这个毒要等一个时辰后才发作。
等快天亮时她才动手,这样即便之后鱼死了,晏逐星也怀疑不到她头上。
等他们反应过来要查,这根针她早就扔了。
苏嬷嬷想着这事,心里十分亢奋,一夜未眠。
直到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她困得都打哈欠时,发现九栀竟然也在打瞌睡。
她趴在桌上,面前放着的是盖着黑布的瓷缸,睡得十分香甜。
苏嬷嬷先轻轻推门,发出了微弱的声音,以此试探九栀。
九栀似乎困极了,根本没有清醒过来。
苏嬷嬷胆子更大了。
她心一横,猛地掀开黑布。
缸中赫然躺着一条五彩斑斓的怪鱼!
那两丫鬟还真没骗人。
只是鱼的鳞片和色泽都有些奇怪,但这个时候她已经来不及细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当即拿针扎到了鱼鳃的软肉上。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双鲤清脆的声音:“九栀姐姐,我来替你了!”
苏嬷嬷吓了一跳,下意识就想拔针抽手,可原本趴在桌角熟睡的九栀竟然猛地睁开了眼。
她一起身,左手就死死扣住苏嬷嬷正欲缩回的腕子,右手精准地按住她捏针的手指。
“苏嬷嬷,你为何要谋害县主献给皇后娘娘的吉礼?”
“我没有!”苏嬷嬷脸色煞白,惊惶之下本能地狡辩。
“你没有,那这鱼是怎么回事?”九栀高声呵斥,声音带着震怒。
苏嬷嬷一看,那条鱼竟然已经开始翻肚皮了,分明是快死的征兆。
不可能!
那毒效分明要一个时辰后才会发作。
这时候,她哪里还不明白。
她这是遭人算计了啊!!!
双鲤听到声音快步跑了进来,瞧见这一幕,大声嚷嚷了起来:“苏嬷嬷你竟然用毒针谋害这吉兆之鱼!县主千辛万苦寻得这五彩锦鳞,你竟敢下此毒手?!”
九栀立刻接口:“这五彩锦鳞乃天赐福瑞,应皇后娘娘仁德而现。县主本欲在今日宴上献此祥瑞为娘娘祈福。你如今竟然毁了它?!”
双鲤跟她一唱一和:“你这岂止是毁了一件寿礼,你这是在断皇后的福泽,损我大虞朝的祥瑞啊!此等大逆不道之举,苏嬷嬷,你究竟是何居心?!”
苏嬷嬷这下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百口莫辩。
她纵然知道这是一场瓮中捉鳖的戏码也无法狡辩,毕竟她被抓了个人赃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