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力如同一个无形的影子,紧紧缀在石川弘、小林健太郎和佐藤优太三个倭国研究人员身后。
三人显然对基地的路径极为熟悉,穿过几条标有“高权限区域”、“未经授权禁止入内”警示牌的通道后,来到了一扇巨大的、由高强度复合玻璃制成的密封门前。
门框上方闪烁着“生物力学研究区 - 授权人员仅限”的红色约文字样,旁边还有一个需要刷卡和输入密码的认证面板。
门内隐约可见另一条灯火通明的走廊,以及更深处一些穿着白大褂穿梭的身影。
石川弘熟练地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一张身份卡,在读卡器上划过,“嘀”的一声轻响后,然后熟练地输入了一长串密码。
玻璃门发出“嗤”的一声轻微泄压声,随即向内缓缓开启一道缝隙。
就在门打开到足够一人通过的缝隙时,胡力瞳孔微缩,就是现在!
随后他整个人如同鬼魅般,几乎是和佐藤优太同时迈步,身体如同鬼影般紧贴着对方的背后。
几乎和走在最后的佐藤优太贴背而行,悄无声息地混了进去。
他对于时机的把握和身体的精准控制已然登峰造极,以至于走在侧面的小林健太郎感觉身后似乎有微风拂过。
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却只看到正在缓缓关闭的密封门和空无一物的身后通道,疑惑地皱了皱眉,以为是空调气流,便也没再多想。
成功潜入!
一进入研究区内,胡力立刻感到环境发生了变化。
空气带着一股消毒水和臭氧混合的奇特气味,温度明显更低,湿度也控制在一定范围。
耳边传来低沉的、各种设备运行的嗡鸣声。
而眼前的景象,即便是见多识广的胡力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由得心中一震。
眼前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开放式研究区域,规模远超他的想象,极其庞大。
挑高至少有十五米,被透明的强化玻璃隔断分割成数个功能不同的区域。
头顶是密集的、提供无影照明的专业灯组,脚下是防静电的浅灰色环氧树脂地板。
这里的布局充满了这个时期尖端实验室的特色。
胡力的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繁忙且诡异的科研景象。
在左侧区域,数排庞大的、布满真空管和早期晶体管模块的中央控制台,屏幕上跳动着绿色的波形和数字,穿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坐在前面,紧张地监控和记录着数据。
粗大的、包裹着不同颜色绝缘皮的线缆像血管一样从控制台下方延伸出去,连接着各个子区域。
右侧区域,一排排恒温培养箱和闪烁着微弱紫光的无菌操作台,一些穿着严密防护服的研究人员正在里面操作,旁边摆放着高倍显微镜和组织研磨器。
甚至能看到几个大型的水槽,里面似乎浸泡着某种生物组织,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
更远处,厚重的金属门上凝结着白霜,门口贴着“生物危害”和“低温危险”的警示标志。
而最让胡力目光冰冷的是,在这个研究区内工作的,除了相当数量的、穿着米酱空军或陆军技术部门制服的白人研究员外。
他赫然看到了更多穿着白大褂、身材相对矮小的倭国科研人员!
他们穿梭在各个实验台和设备之间,或独自操作,或与米方人员交流,显得非常自如,显然已经融入了这个核心研究环境。
石川弘三人没有停留,径直向着研究区深处一个标记着“适配舱观察区 - 3级权限”的玻璃隔间走去。
胡力自然是紧随其后。
这个观察区同样需要权限,石川弘再次刷卡输入密码。
门开后,胡力再次如法炮制,紧贴而入。
观察区内已经有几个人在,一名身材高大、穿着白色研究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的中年白人男子正站在最大的观察窗前。
此时他抱着双臂,眉头紧锁地看着窗外。
而在中年白人男子身旁站着一名戴着黑框眼镜、抱着电子记录板、神色紧张的金发年轻女研究员。
另外还有两名穿着军装、肩章显示为上校军衔的米酱军官,正低声交谈着,表情严肃。
石川弘博士一进来,那名中年白人男子立刻转过身,脸上挤出一丝公式化的笑容,但眼神中却带着明显的不耐烦和居高临下。
“石川博士,你们终于来了。”
他的约语带着标准的东海岸口音。
“我希望你带来了关于p-7系列稳定性的好消息,埃奇那边催得很紧,他们需要‘可靠’的成果,而不是一堆不断出问题的半成品。”
此人正是这个“生物力学研究区”的米方负责人之一,艾伦·布拉德利博士。
石川弘微微鞠躬,态度显得十分谦卑,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属于学者的执拗。
“布拉德利博士,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3号实验体的神经接合部稳定性已经取得了突破,这证明我们采用的神经生长因子方向是正确的。”
抱着文件的助手小林健太郎立刻上前一步,翻开文件夹,用带着口音但流利的约语补充道。
“是的,布拉德利博士。”
“数据显示,3号实验体的运动神经元响应速度提升了15%,肌肉纤维和植入体的排斥反应降低了22%,这是非常显着的进步!”
布拉德利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目光重新投向观察窗外。
“进步?我要的是能够投入实战的‘士兵’,不是实验室里娇贵的花瓶,看看这个...”
说着,他抬手指向窗外。
胡力的目光也随之投向那面巨大的观察窗,窗外是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如同巨型试管般的玻璃培养舱。
大部分舱体都注满了淡蓝色的营养液,里面浸泡着各种形态奇特的生物组织或半机械结构,有些甚至难以名状。
而布拉德利所指的,是靠近观察窗的一个独立隔离舱。
这个舱体更加厚重,舱壁上贴满了传感器,顶部的电子屏不断跳动着复杂的数据。
心率、肌肉密度、神经电位、核心温度…舱体上贴着一个醒目的红色标签——p-7-09 - 未达安全激活阈值。
舱内注满了略显浑浊的淡黄色营养液,一个“不可名状的存在”正静静地悬浮在其中,处于强制休眠状态。
胡力强忍着内心的震惊和怒火,仔细打量着这个所谓的“p-7-09”半成品。
即使隔着营养液和厚重的玻璃,其形态也足以让任何正常人感到生理不适。
它拥有大致的人形轮廓,但处处透露出不协调感,身高目测超过190厘米,肩部异常宽阔,而腰部却又相对狭窄,形成一种扭曲的倒三角体型。
其肌肉线条并非自然流畅,而是呈现出不规则的隆起。
尤其是在上臂肱二头肌的外侧,能清晰地看到几条像是被强行“编织”进去的、泛着银灰色金属光泽的纤维束,在营养液中随着微弱的电流脉冲而轻轻蠕动。
它的皮肤是一种病态的、毫无血色的苍白,表面覆盖着一层透明的、类似塑料薄膜的角质层。
胡力凭借超凡视力,可以看到这层角质膜下,淡蓝色的血管并非自然分布,而是沿着骨骼的关键节点,呈现出一种近乎几何图案的、令人不适的延伸方式。
头部是改造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最令人感到生理不适的地方。
灰白色的头发稀疏地贴在头皮上,露出头皮上三道平行的、狰狞的手术疤痕。
疤痕处并非简单的缝合,而是嵌入了三个微型的、闪着金属寒光的数据接口,接口周围的皮肤呈现出明显的红肿和炎症迹象。
它的双眼紧闭,但眼睑之下,却隐约透出淡绿色的、如同鬼火般的荧光闪烁——那是植入视网膜下的夜视感光组件在低功耗运行。
鼻梁异常挺拔,却缺乏自然的弧度,显得十分生硬,更像是用模具塑造出来的。
最令人不安的是鼻翼两侧,各有一个细小的、类似鱼鳃状的金属呼吸阀。
即使在休眠中,也伴随着营养液的轻微流动,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嘶…嘶…”声,用于在极端环境下过滤空气。
视线下移,躯干正面,一道触目惊心的纵向缝合线从胸骨一直延伸到小腹下方。
缝合线处的皮肤颜色明显更深,像是粗糙的补丁,偶尔还会渗出少许透明的组织液,漂浮在营养液中。
胡力知道,这是最近一次内脏强化手术的遗留痕迹,根据之前偷听到的对话,它的肺部很可能已经被替换成了人工合成的“双腔呼吸囊”。
它的四肢的关节处,包裹着半透明的、类似骨骼质感的生物陶瓷护具,这并非穿戴上去的装备。
而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让其自身骨骼末端生长出来的强化结构,护具表面刻满了细密的、如同电路板般的纹路。
它的右手五指指尖呈现出诡异的黑色,指甲是硬化的碳化硅材质,闪烁着类似黑曜石的光芒,电子屏备注显示其锋利度足以划开钢板。
然而,在这极具杀伤力的指甲与指腹的连接处,却能清楚地看到明显的溃烂和炎症。
最显眼的,是它后腰位置嵌入的一块巴掌大小的银色能量模块。
模块边缘和苍白皮肤的接合处极其粗糙,有明显的结痂和渗血点,仿佛将一块不属于身体的异物被强行塞了进去,并且身体在持续地排斥它。
电子屏数据显示,这是半成品的“生命维持核心”,因为无法通过基因改造让身体自主生成足够能量,只能采用这种笨拙的外置方式,而且每运行48小时就会过热,必须停机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