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怎么办?
联合那些分房不满意的人一起闹呗。
凭什么同样是六级工,他能分到三室,我只能分到两室。
凭什么五级工都能分到两室,我这个六级工也住两室。
还有就是那些被分到一室的,那就更不得了。
都眼红三区这个唯一的项目组分的房子好,特别是姜淳于,她虽然是八级工,还带项目,但是她是单身。
单身分到两居室的房子,她一个人能住的明白吗?
就连周文雍,妻女都在,也只分了个两居室。
姜淳于她再有本事,级别能有军代表高?
一个十九岁的黄毛丫头,成立项目组,原本就不对。
现在还能分两居室,凭什么。
举报信直接交到了厂领导的面前,而且不是一封。
厂领导也没办法,只能把十几封不同笔迹的举报信收集到一起,全部交给周文雍。
你看,这是你坚持要给姜工分两室房子的,现在怎么办?
周文雍看了一眼举报信,基本意思都是大同小异,看样子是有专人引导写的。
所有信件总结出来只有一句,就是姜淳于德不配位,她不该住那么大的房子。
“匿名举报。”
周文雍轻哼一声,“你们要是觉得自己解决不了,就我来,总不能我妹房子都分了,还要因为别人举报,就把房子收回来。咋的,还有人比我妹更有资格住这房子。”
得,领导也不说了。
该咋咋滴吧。
等那些人知道惹到周文雍的下场,就会知道,举报信也不是谁都能写的。
房子分下来不到一个星期,周文雍媳妇就带着五岁的小闺女直奔111基地。
电话打过来的时候,周文雍出差去了,人不在基地。
最后没办法,只能姜淳于开车去接的她的嫂子和大侄女。
这一趟,来回就要一天的时间。
周文雍打电话回来,让姜淳于去帮他接闺女媳妇。
姜淳于还有些奇怪,我又不认识你闺女媳妇,你让我去接人,不怕我和你媳妇走岔道?
谁知道,周文雍说,不会的,到那你就认识,我媳妇很好认的。
姜淳于半信半疑,心里想,难道你媳妇还能是我熟人。
她在自己脑子里扒了扒,三十左右的已婚女人,好像她身边就没有这种人。
带着疑惑,一路开车到市火车站,看一眼时间。
离火车到站还有半个多小时。
她索性买票上了站台,把自己准备的牌子高高举起。
说不定车子提前到呢。
当然,最好不要晚点,能正常时间到最好。
等了快五十分钟,姜淳于举牌子的手都有些累了。
她放下牌子,揉揉手腕,就看见远处一辆火车慢慢行驶进站台。
姜淳于忙往中间的地方走走,又将刚才的牌子又举了起来,为了醒目,她还特意用的黄底红纸。
上面醒目的三个大字:接苗苗
苗苗,周文雍闺女的小名。
其实姜淳于也知道周文雍媳妇的大名和闺女的大名,周文雍电话里都告诉她了。
他媳妇姓沈,初中语文老师,叫沈知鸢。
闺女姓周,叫周南一,小名苗苗。
姜淳于的牌子高举,刚刚下车的沈知鸢没看见姜淳于,姜淳于先看见了她们。
沈知鸢容貌秀美身材高挑,通身的气质让人非常舒服,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这个女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她读了很多书,有一种知性美。
沈知鸢怀里抱着的小姑娘也很有辨识度,眉眼简直和周文雍长得一模一样,浓眉大眼苹果一般的小圆脸,可爱的让人移不开眼。
姜淳于眼神扫过去的时候,小姑娘周南一也看见了姜淳于手中举的牌子,她抬手指向牌子:“苗苗,妈妈,苗苗。”
沈知鸢还没来得及抬头,姜淳于已经疾步走了过来:“你好,我叫姜淳于,是周文雍让我来接你们的。”
说着,她把自己带的证件递给沈知鸢:“嫂子,你看看,这是我的证件。周代表去京城要材料去了,昨天下午刚走,所以没来得及通知嫂子。”
姜淳于拿出来的证件很硬核,基地的工作证,她的军人通行证,还有苍穹项目组成立那天,她和周文雍还有几个领导的合影。
现在人贩子那么多,姜淳于也怕沈知鸢不认识她,不敢跟她走。
“我认识你。”
没想到沈知鸢连证件都没接,“我看过你设立的项目组成立时候的照片,周文雍说,你是姜副军长家的大闺女。”
“对,我是姜淳于。”
姜淳于知道沈知鸢说的照片和她手里的照片是一样的,也不再执着于让给对方看证件和照片了。
没想到,周文雍连个照片都要寄回去给媳妇看,还告诉她照片上都是谁。
这个人可真细心。
姜淳于也不敢给人家抱孩子,就收了证件和照片,伸手去接沈知鸢手里的行李。
沈知鸢娘俩千里迢迢来,就身上背了个包,手里提了个大包,别的东西都没有。
“我把需要带来的行李都邮寄过来了,也不知道到没到。”
沈知鸢也没和姜淳于客气,把手里的行李交给姜淳于后,就把闺女苗苗往上抱了抱。
苗苗已经五岁了,养的还结实,肉嘟嘟的,抱了时间长了就腰酸背痛手发麻。
上了车,姜淳于先带沈知鸢娘俩去吃饭。
人和人的气场其实很奇怪,特别是姜淳于这种性格,她第一眼看上去喜欢的人,就会相处的很融洽。
她要是第一眼看上去不喜欢,那肯定是磁场不合,处不来就是处不来。
等到了基地,五岁的小姑娘苗苗依偎在姜淳于的怀里,一口一个姑姑。沈知鸢也是小妹小妹的叫着姜淳于。
好像这是她的亲小妹一般。
基地人知道周代表家属来了,再看她们和姜淳于关系这么好,不由感叹。
得,看样子周代表和姜工还真是一家人。
以前看周文雍那么照顾姜淳于,背地里说什么的都有。
现在人家周文雍老婆孩子都来了,还和小姜亲如一家人,原本有着龌龊心思的人立刻闭了嘴。
深怕自己背后说的那些话,传到周文雍的耳朵里。
有的人就是没有脑子,明知道有些话不能说,但是偏偏还说的起劲。
也不知道是不怕死,还是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