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大老远,从南京来传旨,图个什么,赵辰哪里能不清楚。
一句话,就把对方“安顿”的妥妥帖帖。
太监不是傻子,对方可是水师总兵,杀他和杀只鸡,压根就没区别。
现在太监才清楚,自己想讹诈一下赵辰,恐怕打错了主意。
可是他代表皇帝,面子还是要崩的。
“总兵大人费心了,咱回了皇帝跟前,定会美言几句。”
语气也是平和了大半,但其中威胁的味道,依然浓厚。
能美言几句,当然也能告个状。
赵辰不禁打量对方,不知什么来历,居然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
“敢问公公贵姓,未来也好称呼。”
“鄙人姓张,在宫中随堂。”
这家伙是把底子露了,所谓随堂,就是皇帝在办公的时候,在旁边候命的太监。
别小看,这种职位,国家大小事情,都避不过他的眼睛。
“原来是张公公,赵辰见过了。”
说完,赵辰见对方眼睛清澈不少,看来刚刚那一个小小的暗示,还是起了作用的。
此时又侧脸看了眼王朝月,见王朝月脸上眉头已经散开,知道她也解了气。
“那请公公随我来!”
……
拜香作案,这还是赵辰来大沽后,第二次这么干。
等了整整一刻钟,张公公才开始宣读圣旨。
“奉旨,天津水师总兵赵辰,讨贼有功,令其夫妇,一同回南京受赏!”
很短的一段,在张公公阴翳的声音中,却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
赏赐为何要去南京,直接给不就行了?又为何,要让王朝月和他一同回去?
一种说不出的冷意,在赵辰大脑中盘桓。
现在他没心思理会张太监,直接让诸奇,给了对方两条小黄鱼。
对于这种小人,还是尽量不要得罪,直接打发了事。
等太监表情古怪的离开,诸奇才走到赵辰跟前,脸上的担忧再不掩饰。
“赵哥儿,这南京,恐怕去不得!”
显然,皇帝对赵辰在北方爆发出来的能量,有些惊讶了。
这次让赵辰去南京,说不定,就有什么幺蛾子要出。
可是赵辰也不能不去,毕竟老丈人在那呢。
摇了摇头,赵辰对诸奇吩咐道:“你去,让人把代圆一找来,另外,告诉章正,通州先不打。”
留着吴三桂,崇祯就有讳忌,一切都有余地。
……
八日后,南京紫禁城,奉天殿,早朝。
本是普通的一次朝会,却因为赵辰的到来,湖水般的气氛,不禁荡起了波澜。
赵辰可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参与朝会,作为外臣,这也算稀罕。
崇祯高坐在殿堂之上。
堂下左右,是文武官员,当然,内阁众人,站在皇帝身前的第一梯队。
说来惭愧,内阁成员中,赵辰能喊出名字的,只有老丈人王永吉,和黑脸的史可法。
在第二梯队,赵辰还认识一个人,那就是满头白发的礼部尚书钱谦益。
“诸位爱卿,今日有个特别的人,朕要介绍给大家。”
坐的高,崇祯的声音很宏亮,可惜比起两百多年前,朱元璋那十足的中气,还是差不少。
感受到无数道眼光看来,赵辰那是很不自在,不禁就转头回望了一下。
哪知这个举动,却招来一声轻哼!
循着声音看去,原来正是礼部尚书大人,钱谦益。
赵辰这才明白,这是朝堂,不能随便东张西望,赶忙回正身形。
仿佛没有发现刚才的小插曲,崇祯穿着纹龙袍的黄袖,缓缓指向赵辰。
“这位,就是我们大明的复土英雄,天津卫指挥使,兼任天津水师总兵,赵辰,赵大人。”
对于总兵职位,二十几岁的赵辰,属实太过年轻。
这一下,所有人眼光都被吸引过来,绝大部分,都是羡慕的色彩。
赵辰就郁闷了,光别人可以看他,他却只能原地当木头。
对于赵辰近期所为,崇祯打心中舒服,便亲自当起了介绍人。
“这位赵爱卿,半月前连续收复武清,静海,清州,河间数地,我大明北方光复,指日可待啊!”
这可是很大的一块区域,崇祯话音落下,整个堂内议论顿起。
刚刚还平静的朝堂,沸腾起来。
大约盏茶时间,崇祯觉得差不多了,眼睛便看向大殿右侧,一位手执鞭子的太监。
那太监啪的一声鞭鸣后,开始大声喝道:“请大家安静!”
朝堂这潭水,又变得无波且不惊。
只是赵辰,却听出了刚刚那个声音,原来是有过一面之缘,并且很谈得来的,谢公公。
此时走出另一个走出人群,青衣皂靴,正是随堂张公公。
“奉天承运,皇帝诏约,今,天津卫指挥使赵辰,复土有功,特赏帛千匹,骏马御剑各一!”
帛千匹,这不算什么,但这剑和马,可不一般了。
皇帝赐的剑,先斩后奏有些过了,但御剑在手,普通衙门,那绝对是奈何不得。
御赐的马,在南京城内驰骋,也绝无人敢拦。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荣耀,刚刚羡慕的众人眼神,已经全部转为嫉妒。
尤其是我们的礼部尚书,钱谦益。
“谢陛下恩典,臣必鞠躬尽瘁!”
要知道,赵辰的功劳,赏这点东西,那是绝对不够的。
此时崇祯,仍一副笑脸看着赵辰。
“赵爱卿功劳,这些属小利。我欲提爱卿做平北都督,为朕平定北平叛贼,不知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都督可是正一品大员,曾经的孙承宗,袁崇焕,都可谓国之柱石。
要知道,赵辰才二十五六岁,顿时就有人不同意了。
“禀皇上,臣有话说!”
说话者向右迈出一步,将他暴露在众人视野里,正是钱谦益。
崇祯把目光看向他,眼中的光彩,明明透着一丝然也的味道。
证明,这钱谦益,和皇帝是通过气的,今天本就没有要封赵辰都督的想法。
看出名堂的赵辰,心中有点憋屈,暗自平缓心绪道:这都督,要不要也没关系。
正苦闷时,钱谦益说话了。
“禀陛下,大明以来,凡都督,都为文官执掌。我查赵大人,并无任何功名,不合礼制。”
听闻后,堂内大小官员,脸色都精彩起来。
而赵辰,心中只能憋着,毕竟他真就连秀才也不是。
“笑话!”
一声大喝,让所有人侧目,却是黑脸的史可法。
“钱大人倒是满腹经纶,不如让钱大人去天津卫领兵,想必瞬息之间,就能剿灭叛贼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