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哥,日子吉祥呀。”“托您的福,同喜。”何老爹和王老头互相客气寒暄,此时老宅热闹非常,族亲们已经来了,大家在堂屋喝茶聊天,聊聊今年的耕种。
“我看今年跟旧年天气差不离,今年也差不哪去。”这是族中老叔祖,比上王老头大个十几岁,是上一辈中最小的,王老头也得叫一声老叔。
“是呀,希望今年老天爷恩泽,风调雨顺。”老村长也点头附和。
“还是您老看的准。”
“老嫂子,我就不在这边了,我上阿云那边看看等吃完饭,咱再亲香。”何姥姥拉着把带来的礼物放下就跟刘氏道要去王老四新家再看看。
“大妹子,在坐坐喝个茶再过去来的急,让亲家她嫂子先过去,咱们唠唠嗑,活有孩子们干呢。”刘氏忙拦着。
“这当老的哪有放心时候,尽是操心,我过去搭把手。”何姥姥坚持要走,刘氏没法,道吃饭时再过来。
今天安排的是族中长辈和亲家长辈都在老宅吃,老爷子,王老大陪同,几个舅兄和同辈分到各自家中吃午饭,老宅的饭菜是几个兄弟各端四碗菜过来,王老大跟小刘氏添上四个,凑足十六个菜的席面。
且说王老四家这边,何姥姥过来就拉着何氏手问:“家里都安排妥当了吗?刚才也没细问,我看这房子建的不错,家里还缺啥不?让你爹给你寻摸寻摸。再有今天有啥活计,我跟你嫂子给你唠忙。”
何氏心下感动:“娘,嫂子,你们今天谁不用动,我族里三嫂子还有李家大嫂子都说好过来帮忙,一会族里几个老家人过来,家里开两桌席,都是亲近的人 ,一人几道拿手菜出不了错。”
“小云,我过来就是给你搭把手的,你甭跟我客气。”何家大嫂子齐氏道。
“真没啥活,这菜啥的都备好了,肉菜锅里蒸着温着呢,汤也煮着呢,剩下的炒菜就要下锅了,娘,你跟嫂子坐着一会帮忙招呼一下婶子就行,我去看看厨房菜,估计要下锅了。”何氏按下齐氏的手,把人推上炕,把茶水和提前准备的果子往两个人手里拿。
“也行,屋里交给我俩,你忙去吧。”何姥娘一想也是。
“三嫂子,鸡咋样了?”今天有一道小鸡炖蘑菇,是三嫂子的拿手菜,厨房锅里小鸡和蘑菇咕噜噜的,闻着就香人的很。
“好了,这就出锅。”把给老宅的菜盛出来一海碗,剩下的是留在新宅子吃的,今天三兄弟家里商量好了都上十六个菜,六荤六素两个汤两个甜品,一样的菜色每家给老宅送四样不一样的菜,其中荤菜是小鸡炖蘑菇,镇上的朱记烧鸡,红烧鱼,红烧肉,炒鸡子(鸡蛋),肉沫豆腐,醋溜白菜,炒豆芽,凉拌粉条,油炸花生米,炒蘑菇,炒豆角丝,海带骨头汤,汆肉丸汤,炸果子(一种面食),糖水果子。
来帮忙的都是干活利索的妇人,午时将近就把菜做好了。
“小茉姐,好香呀!”铁牛拽着王小茉的手,往厨房走,趴在门口看着做好的菜。
“乖铁牛,一会就开席了,你进屋玩,马上就开饭了。”王小茉也往下咽了咽口水,艰难的把小铁牛带到屋里,交给姥姥舅妈。
齐氏听小茉说菜都做好了,日头也差不多了,就赶紧帮着把桌子放好,两桌席,一桌放炕上女眷 带着孩子吃,一桌放堂屋八仙桌上,男人们一起吃,八仙桌上比炕上桌子多了一壶酒。
热热闹闹的一场酒席办完了,下午何姥爷他们就驾车离开了,离开前何姥姥偷偷塞给何氏五两银子,又惹的何氏哭了一场,感念娘家人帮衬。
晚上一家人把席面上的菜热热,吃了一顿晚餐,一家人收拾妥当聚在堂屋里说话。
王老四:“从今天起,咱们家就自己过了,秋收也大了,带好妹妹们,咱们一起好好干,挣了钱多置地,给秋收娶媳妇,给小茉小莉攒嫁妆。”庄稼人最大的心愿不过是家里土地增多。
“他爹你说的对,咱家人齐心协力一起干,肯定能过好日子”何氏也给大家鼓劲道。
“爹娘,我肯定带好妹妹,好好干活。”王秋收也赶紧表态。
“好好干活,过好日子。”俩姐妹也异口同声道。
一家人心齐有劲奔一块使,没有懒蛋,那必能过好日子。
分别回屋睡觉,何氏算了一下家当:“当家的,咱们家这回盖房子加上请客吃饭,耗费不少,这手里还有十三两现银,其中五两是我娘走之前给的,说是燎锅底钱。”
“岳父岳母费心了,等过节多买点东西送过去,这钱省着点花,等园子菜下来有的吃了,第一茬粮食下来就好了,我找点活干,不成问题,就是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且说姐妹俩躺在被窝里都很兴奋,你碰我一下你抓我一下,不过也是累了,没多大功就睡着了,睡之前王小茉还想要是天天吃肉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