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出嫁的喜悦尚未散去,宁荣两府的劫难很快降临。
果然如贾环所料,十六日朝廷休假结束,第一个大朝会,就有几个重磅炸弹被连续炸响。
首先是一位御史出面,揭发王子腾诸般大罪。
其中最足以抄家砍头的,是王家子弟在外省大肆侵占土地,逼得数百农户家破人亡。
有部分农户结伴入京告御状,也被王子腾调集家丁四面围杀。
紧随着龙影卫指挥使高冰出面证实,龙影卫不仅掌握有王子腾的很多犯罪证据,并且找到了两个死里逃生的关键证人。
谁也没想到龙影卫会落井下石。
是龙影卫得了皇帝的授意?
还是此御史背后的忠顺王府,居然跟龙影卫串通好了,要联手绞杀王子腾?
就在所有人都被震得晕头转向之时,皇帝拿出了一本奏章。
那是刚刚升任为大司马的贾雨村,告发原荣国府二等将军贾赦、以及宁国府三等将军贾珍,结交边关守将,并且走私违禁品至关外。
满朝文武顿时了然,忠顺王府不止是要对付王子腾,更要对付宁荣二府。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宁荣二府与王子腾乃是姻亲,几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贾雨村,年前才刚刚投入忠顺王门下。
他能够顺利升任为大司马,也是忠顺王府在背后使劲。
至于忠顺王府为何要对王子腾跟宁荣二府下手,原因有二,其一忠顺王府历来跟宁荣二府就有矛盾。
只不过在太后活着的时候,他们同属太后阵营,有矛盾也会暂且压制。
但如今太后已殁,贤德妃转投皇后阵营,忠顺王自然想打垮王子腾跟宁荣二府以作报复。
但第二个原因,可能更重要,更令忠顺王难以容忍。
传说忠顺王看上了贾府三公子贾环,曾令府中侍卫强行将贾环带进忠顺王府。
但贾环对忠顺王严词拒绝,据说当时差点儿动了刀剑。
后来还是璟亲王及时赶到,这才将贾环带离了忠顺王府——
可是不对呀,满朝文武都知道,之所以忠顺王到现在也没敢再动贾三公子,是因为贾三公子乃是皇帝宠臣孙伯爷爱逾性命的宝贝师弟。
可为什么方才,高冰会拿出证据,将王子腾直接锤死?
所有人都知道,高冰名义上仍是龙影卫指挥使,但如今龙影卫真正话事人,其实是龙影卫同知孙绍祖。
换句话说,孙绍祖跟忠顺王,原本应该水火不相容,但今日却联手锤死王子腾,难道真是皇帝授意龙影卫,要将王子腾置于死地?
——孙绍祖跟王子腾也是有仇的!
有部分大臣忽然想到了这一点。
因为王子腾嫡长子的双腿,就是被孙绍祖活活打折的。
所以今日龙影卫会落井下石,其实并不稀奇。
……
就在满朝文武琢磨不定的时候,贾雨村已经走上前来,细数贾赦贾珍所犯罪恶。
本身走私违禁品至关外,便是严重的叛国资敌行为。
与边关守将沆瀣一气,更是触犯了皇帝逆鳞。
这两罪犯其一种,便是抄家砍头的结果,何况贾赦贾珍两罪皆犯。
再加上贾雨村慷慨陈词,正义凛然。
群臣为他风采折服,纷纷上前附议,要求严惩宁荣二府。
即便荣国府贾赦已经去世,也不能就此放过荣国府。
皇帝等文武百官吵过一阵之后,这才取出贾琏在年前便已呈上的供状,令值日太监高声宣读。
其中桩桩件件清晰明白,但有两件与贾雨村有关。
第一件,贾赦看中一户姓石的人家的传家宝,命贾琏或购或夺,贾琏不从,被贾赦打个半死。
最后贾雨村出手,从姓石的人家手里夺来此宝献于贾赦,那户姓石的人家,却被害得家破人亡。
第二件,贾雨村担任知府期间,曾与贾赦合谋,以放高利贷的形式,诈取农户数万田亩,后转手将田地卖掉,赃款两人均分。
文武群臣哗然一片。
谁也料不到贾雨村揭发荣宁二府的罪恶,却把他自个儿牵扯出来。
王子腾趁机喊冤,声称他所犯下的很多罪恶,实际上也有贾雨村参与其中。
倘若没有贾琏这篇供状,便不会有人相信王子腾所言,所有人一定会认为,王子腾不过是攀咬而已。
同理,假如贾琏是在荣宁两府罪责判定之后,才反告贾雨村诸般罪行,一样无人会当真。
然而谁也料不到,贾琏竟早已写好供状,并呈献到了天子案头。
贾雨村此时上书揭发宁荣二府,反而成了销赃灭迹。
因为所有人都会想到,贾雨村这是想趁着贾赦已死,扳倒了宁荣二府,也就掩盖住了他所犯下的罪恶。
却没想到贾赦虽死,贾琏居然知晓隐情,贾雨村几乎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更令贾雨村绝望的是,龙影卫指挥使高冰再次出场,声称龙影卫掌握有贾雨村犯罪的切实证据。
文武群臣直到此时才恍然大悟,今日这几场大戏,恐怕还真是孙绍祖跟忠顺王在扳手腕。
只不过忠顺王贸然发难,孙绍祖却棋高一着,早已挖好陷阱,就等着贾雨村先跳出来。
如此看来,这个孙伯爷真是太可怕了,只怕忠顺王府里已经插满了龙影卫密探,导致忠顺王一举一动,皆在龙影卫监视之下。
至于王子腾,那是他倒霉,既不受皇帝信重,又同时得罪了孙绍祖跟忠顺王。
他不死,谁死?
……
忠顺王府对宗人府的影响力很强,但在朝中的势力,却远远不及孙绍祖。
毕竟孙绍祖不止是皇帝跟前第一宠臣,其身后还有秦王殿下跟璟亲王府。
甚至有传闻,林逊能够这么快入阁,背后也有孙绍祖推动。
更何况无论是王子腾还是宁荣两府,都曾是贾雨村的恩主,在贾雨村落魄之时,是贾府王府助其重新踏入官场。
如今贾雨村刚刚攀上忠顺王府,就想彻底甩开王府贾府,甚至在忠顺王府的授意下,回头撕咬从前的恩主。
如此的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不切齿痛恨,没有一个不避之唯恐不及。
就连同为忠顺王府门下的几个官员,也无一人走出来,帮贾雨村说句好话。
因为每个人心里都会想到,今日救下了贾雨村,会不会改天就被他反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