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谷口设伏候敌至
落马谷两侧的山崖上,晨露还凝在草叶尖,蜀汉士兵已借着晨光完成了最后一轮隐蔽。连弩兵将折叠支架深深扎进岩土,弩箭在朝阳下泛着冷光;步兵们背着装满滚石的藤筐,蹲在预先挖好的掩体后,呼吸放得极轻,连铠甲摩擦的声响都压到最低。
姜维身披玄色重铠,七星剑悬在腰侧,正站在西侧山崖的最高处眺望。谷外的官道延伸向远方,路面上还留着零星马蹄印——那是陈默派人事先标记的,暗示魏军先锋已过了十里外的驿站。他抬手按住腰间剑柄,指节因用力微微泛白,目光扫过下方埋伏的士兵:阿柴的西羌骑兵正将战马的马蹄裹上麻布,马蹄踏在碎石上只发出细碎声响;连弩营的校尉正逐架检查器械,确保每台连弩都能顺畅发射;负责推滚石的士兵们两两一组,将磨得锋利的石块挪到崖边,只待信号便推下。
“将军,陈默传来消息,魏军前军五千人已过青石坡,预计半个时辰后进入谷口。”亲兵单膝跪地,双手递上密信。信上是陈默用炭笔写的简讯,末尾画了个小小的弩箭符号——这是约定好的“敌动”信号。
姜维展开信纸快速扫过,指尖在“曹爽亲率中军三万随后,粮草队殿后”的字样上停顿片刻,抬头对身旁的副将道:“传令下去,前军进入谷中三成时,先不放滚石,只让连弩兵射击殿后的斥候,别打草惊蛇。等中军主力全进来,再封死谷口。”
“是!”副将领命,转身用旗语将命令传递给各营。山崖间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旗幡翻动声,隐蔽在各处的士兵纷纷点头,调整姿势做好准备。
阿木勒着马缰绳走到姜维身边,西羌骑兵的皮甲上沾着晨雾,他低声道:“姜将军,俺们的骑兵都准备好了,只要谷口信号一响,立马冲下去堵路。就是这山崖太陡,要是魏军想从两侧爬山突围,俺们的马不好上去。”
姜维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崖壁,只见岩石裸露,只有几丛耐旱的灌木扎根在缝隙里,确实不利于骑兵攀爬。他沉吟片刻,对身后的步兵校尉道:“你派两百名步兵,各带短刀和绳索,去两侧崖底隐蔽。要是魏军敢爬山,就用短刀砍他们的手脚,再用绳索把人捆住——记住,尽量抓活的,留着审问曹爽的军情。”
步兵校尉应声而去,很快,两百名手持短刀的士兵顺着预先系好的绳索滑下崖底,钻进谷边的灌木丛中,转眼便没了踪影。
此时,远处的官道上传来隐约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姜维眯起眼睛,看到一队骑兵出现在谷口,大约五十人,都是魏军的斥候装束,正勒马在谷口张望。为首的斥候校尉拔出佩剑,指着谷内喊道:“你们几个,进去探探路,注意看有没有埋伏!”
四名斥候应声拍马进入谷中,马蹄声在狭长的谷道里回荡。他们走了约莫半里地,见两侧山崖安静得只有风声,便勒住马,其中一人对着谷口喊道:“校尉,里面没动静,就是条普通的山谷!”
谷口的斥候校尉松了口气,挥了挥手:“传令前军,加快速度,尽快通过落马谷!”
很快,五千魏军前军排成两列,沿着谷道缓缓进入。士兵们大多手持长枪,甲胄上沾着尘土,显然已行军多日。走在队伍中间的将领时不时勒马张望,嘴里还骂骂咧咧:“这破山谷连个树荫都没有,大热天的走这种路,真是晦气!”
姜维趴在崖边,看着魏军前军一点点进入谷中,直到三成兵力过了中段,他抬手对着连弩营做了个“射击”的手势。连弩营校尉会意,猛地挥下旗帜:“放!”
“嗖嗖嗖——”百余架连弩同时发射,弩箭像暴雨般射向魏军后队的斥候。正在谷道中行进的斥候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弩箭射倒在地,惨叫声瞬间打破了谷中的寂静。
魏军前军将领大惊,猛地拔出佩剑:“有埋伏!快列阵!”
士兵们慌忙停下脚步,想要结成防御阵形,可谷道狭窄,前后士兵挤在一起,根本无法展开。就在这时,姜维又做了个“停”的手势,连弩营瞬间停止射击,谷中再次陷入诡异的安静,只剩下魏军士兵的喘息声和受伤斥候的呻吟声。
魏军前军将领握着剑的手微微发抖,他盯着两侧山崖喊道:“是谁在装神弄鬼?有种出来单挑!别躲在暗处放冷箭!”
山崖上没有任何回应,只有风卷着落叶飘过谷道。将领心中发毛,又不敢贸然下令撤退——曹爽有令,必须在午时前通过落马谷,要是耽误了行程,他担不起责任。他咬了咬牙,对着士兵们喊道:“不过是些小毛贼,大家别慌!继续前进,只要过了这山谷,就安全了!”
士兵们半信半疑,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姜维看着魏军前军慢慢深入谷中,直到整个前军都进入谷内,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对身旁的亲兵道:“传令阿柴,准备封谷口!”
亲兵举起信号旗,对着谷口方向挥动三下。早已埋伏在谷口西侧的阿柴看到信号,猛地抽出弯刀:“兄弟们,冲!堵住谷口!”
“驾!”一千西羌骑兵同时拍马冲出,马蹄裹着麻布,却依旧踏得地面震动。他们手持弯刀,朝着谷口的魏军后队冲去。魏军后队的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骑兵冲得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
阿木带领另一队骑兵绕到谷口东侧,将准备逃跑的几名魏军斥候砍倒在地,然后和阿柴的骑兵汇合,在谷口组成一道严密的防线,彻底封死了魏军的退路。
魏军前军将领看到谷口被封,顿时面如死灰:“完了!咱们掉进埋伏圈了!”他想要下令士兵往谷内突围,可刚转过身,就听到两侧山崖上传来震天的呐喊声。
姜维站起身,拔出七星剑,对着谷内高声喊道:“曹爽的残兵听着!你们已被团团包围,速速放下武器投降,可免一死!若敢抵抗,格杀勿论!”
魏军士兵们面面相觑,有的已经开始动摇,悄悄放下了手中的长枪。可前军将领却红了眼,对着士兵们吼道:“别听他的!咱们还有五千人,跟他们拼了!说不定还能冲出去!”
他说着,就提着剑朝着崖边冲去,想要爬上山崖突围。可刚跑了几步,就被崖上射下的弩箭射中肩膀,惨叫着倒在地上。士兵们看到将领被射倒,再也没有抵抗的勇气,纷纷扔下武器,跪在地上投降。
姜维看着谷中投降的魏军士兵,对副将道:“派人下去清点人数,把受伤的士兵抬上来医治,投降的士兵集中看管,别让他们闹事。另外,让连弩营继续警戒,曹爽的中军很快就到了。”
副将领命而去,士兵们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阿柴骑着马来到姜维身边,笑着说道:“姜将军,这第一仗打得真痛快!五千魏军,没费多大劲就拿下了!”
姜维微微点头,目光依旧盯着谷外的官道:“这只是前军,曹爽的中军才是主力。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硬仗。”
第二折 中军入瓮遭猛攻
约莫一个时辰后,远处的官道上尘土飞扬,曹爽率领的三万中军浩浩荡荡地赶来。曹爽身披金色铠甲,坐在高头大马上,身后跟着几名心腹将领,神色颇为傲慢。他看到谷口处有零星的魏军尸体,眉头微微一皱,对身旁的参军道:“怎么回事?前军呢?怎么只有这些尸体?”
参军连忙上前,仔细查看了尸体上的伤口,脸色一变:“将军,这些伤口都是弩箭造成的,而且看箭头的样式,像是蜀汉的连弩!前军恐怕是遭遇埋伏了!”
“什么?”曹爽大惊,猛地勒住马缰绳,“蜀汉的军队怎么会在这里?他们怎么知道咱们要走落马谷?”
就在这时,一名侥幸逃脱的魏军前军士兵连滚带爬地跑到曹爽面前,跪在地上哭喊道:“将军!不好了!前军……前军被蜀汉的军队埋伏了!五千人,全被包围了!谷口也被封死了!”
曹爽脸色铁青,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废物!五千人都挡不住蜀汉的埋伏!传令下去,全军停止前进,派人去探查谷内的情况!”
两名斥候领命,小心翼翼地进入谷中。可刚走了没几步,就被崖上的连弩兵发现,弩箭瞬间射来,两名斥候当场毙命。
曹爽看到这一幕,气得咬牙切齿:“好一个姜维!竟敢设下埋伏等着本将军!传令下去,全军进攻,突破谷口,救出前军!”
几名心腹将领连忙劝阻:“将军,不可啊!谷口狭窄,蜀汉的军队又有埋伏,咱们要是贸然进攻,只会损失惨重!不如先撤退,再另寻道路前往冀州!”
“撤退?”曹爽冷哼一声,“本将军率领三万大军,还怕了姜维的这点埋伏?要是撤退,岂不是让人笑话?再说,前军还有不少兄弟在谷中,咱们不能不管他们!”
他说着,拔出佩剑,指着谷口喊道:“全军听令!冲锋!拿下谷口,赏银百两!后退者,斩!”
魏军士兵们在曹爽的威逼利诱下,纷纷举起武器,朝着谷口冲去。他们排成密集的队形,想要凭借人数优势突破谷口的防线。
阿柴和阿木看到魏军冲锋,立即下令骑兵列阵,用弯刀和长枪组成一道防线。可魏军人数太多,骑兵们虽然奋力抵抗,却渐渐有些支撑不住。阿柴挥舞着弯刀,砍倒一名魏军士兵,对着身旁的亲兵喊道:“快去向姜将军求援!魏军太多了,咱们快顶不住了!”
亲兵领命,骑着马朝着山崖上的姜维跑去。姜维看到谷口的战况,眉头紧锁,对连弩营校尉道:“传令连弩营,集中火力射击魏军的密集队形!步兵营准备,等魏军靠近,就推滚石下去!”
“是!”连弩营校尉和步兵营校尉同时领命。
连弩营的士兵们调整角度,将弩箭对准谷口处密集的魏军。随着校尉一声令下,数百架连弩同时发射,弩箭像雨点般落在魏军之中,瞬间倒下一片。魏军士兵们吓得纷纷后退,可曹爽在后面拿着佩剑督战,谁也不敢后退半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冲锋。
就在魏军靠近崖底时,步兵营校尉猛地挥下旗帜:“推滚石!”
早已准备好的士兵们用力将崖边的滚石推下,巨大的石块顺着山崖滚落,砸在魏军之中,惨叫声、骨折声不绝于耳。魏军的冲锋队形瞬间被打乱,士兵们四处逃窜,场面一片混乱。
曹爽看到这一幕,气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只会徒增伤亡,根本无法突破谷口。他咬了咬牙,对身旁的参军道:“传令下去,全军撤退,在谷外十里处安营扎寨,再想办法!”
参军连忙领命,传达撤退的命令。魏军士兵们如蒙大赦,纷纷转身逃跑,朝着谷外退去。阿柴和阿木看到魏军撤退,想要率军追击,却被姜维拦住:“别追了!曹爽虽然撤退了,但他还有三万大军,咱们不能贸然追击,以免中了他的埋伏。传令下去,加强谷口的防御,同时派人密切监视魏军的动向。”
阿柴和阿木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也知道姜维说得有道理,只能下令停止追击,开始加固谷口的防线。
曹爽率领大军撤退到谷外十里处,安营扎寨。他坐在大帐中,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几名心腹将领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喘。
“姜维这小子,真是太狡猾了!”曹爽猛地一拍桌子,“落马谷这个埋伏,布置得真是天衣无缝!咱们损失了前军五千人,中军也伤亡了不少,这口气,本将军实在咽不下去!”
一名将领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依属下看,姜维虽然设下了埋伏,但咱们还有三万大军,兵力上还是占据优势的。不如咱们明天兵分两路,一路从谷口正面进攻,吸引姜维的注意力;另一路绕到山谷的另一侧,从后面偷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曹爽眼前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好!就按你说的办!你带领一万大军,从谷口正面进攻;我带领两万大军,绕到山谷的另一侧,从后面偷袭。明天拂晓,咱们同时发起进攻,一定要拿下落马谷,活捉姜维!”
“是!将军!”那名将领领命而去,开始准备明天的进攻。
曹爽看着将领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姜维,明天就是你的死期!”
第三折 陈默扰后断粮道
夜幕降临,落马谷两侧的山崖上燃起了篝火,蜀汉士兵们轮流值岗,警惕地盯着谷外的魏军大营。姜维坐在崖边的一块岩石上,借着篝火的光芒查看地图,眉头微微皱着。他知道,曹爽不会善罢甘休,明天肯定会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就在这时,一名黑影悄然来到姜维身边,单膝跪地:“将军,属下陈默回来了。”
姜维抬起头,看到陈默浑身沾满尘土,脸上还有几道伤口,连忙扶起他:“陈默,你辛苦了!怎么样?曹爽的大营里情况如何?”
陈默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低声说道:“将军,曹爽已经决定明天兵分两路进攻。一路一万大军从谷口正面进攻,另一路两万大军绕到山谷另一侧,从后面偷袭。另外,我还查到,曹爽的粮草队就驻扎在大营西侧三里处,守卫比较薄弱,只有五百人看守。”
“哦?”姜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粮草队守卫薄弱?这倒是个好机会!如果咱们能烧掉曹爽的粮草,他的大军就会不战自乱!”
陈默点头道:“属下也是这么想的。我已经摸清了粮草队的布防,晚上守卫比较松懈,咱们可以派一支精锐小队,悄悄潜入粮草队,烧掉他们的粮草。”
姜维沉吟片刻,对陈默道:“好!就交给你去办!你挑选五百名精锐士兵,今晚三更时分,悄悄潜入曹爽的粮草队,烧掉所有粮草。记住,一定要小心,别被魏军发现。事成之后,立即返回,不要恋战。”
“请将军放心!属下保证完成任务!”陈默躬身领命,转身悄然离去,开始挑选士兵,准备行动。
三更时分,夜色正浓,魏军的粮草大营里一片寂静,只有几名守卫在营门口打盹。陈默带领五百名精锐士兵,穿着魏军的衣服,悄悄来到粮草大营外。他对着士兵们做了个“嘘”的手势,然后带领几名士兵,悄悄解决了营门口的守卫,打开了营门。
五百名士兵鱼贯而入,迅速分散到各个粮草帐篷前。陈默拔出短刀,割开一个粮草帐篷的布帘,看到里面堆满了粮食和草料。他从怀中掏出火种,点燃了草料,然后迅速退出帐篷。
很快,各个粮草帐篷都燃起了大火,火光冲天,照亮了夜空。魏军的守卫们被惊醒,看到粮草大营着火,顿时惊慌失措,纷纷大喊:“着火了!快来人啊!”
陈默看到火已经烧起来,对着士兵们喊道:“撤!”
五百名士兵迅速撤出粮草大营,朝着落马谷的方向跑去。魏军士兵们想要追击,可大火已经蔓延开来,根本无法控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陈默等人逃走。
曹爽在大帐中睡得正香,被外面的喊叫声惊醒。他走出大帐,看到粮草大营方向火光冲天,顿时大惊失色:“不好!粮草大营着火了!快,传令下去,全力救火!”
魏军士兵们纷纷冲向粮草大营,可大火已经烧得非常猛烈,加上夜风的吹拂,根本无法扑灭。等到大火被扑灭时,粮草大营里的粮食和草料已经烧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片灰烬。
曹爽看着被烧毁的粮草大营,气得浑身发抖,一口鲜血差点喷出来:“姜维!陈默!我跟你们势不两立!”
几名心腹将领连忙上前搀扶:“将军,您息怒!粮草没了,咱们可以再从邺城调运。现在最重要的是,明天还要按照计划进攻落马谷,不能因为粮草的事影响了士气。”
曹爽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哼!调运粮草需要时间,咱们的大军最多只能支撑三天。明天,一定要拿下落马谷,活捉姜维,否则,咱们都得饿死在这里!”
他说着,对着将领们下令:“传令下去,明天拂晓,按照原计划发起进攻!谁要是敢后退一步,立即斩首!”
将领们不敢违抗,只能领命而去,开始整顿军队,准备明天的进攻。
第四折 两面夹击破敌阵
第二天拂晓,天刚蒙蒙亮,曹爽率领的两万大军就绕到了落马谷的另一侧。这里的崖壁相对平缓,只长着些低矮的灌木丛,曹爽勒住马,看着崖顶隐约的草木轮廓,冷笑道:“姜维只顾着守谷口,定想不到本将军会从这里突袭。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分十队攀爬,谁先上崖顶,赏黄金五十两!”
魏军士兵们听闻有赏,顿时来了劲,纷纷解下身上的重甲,只留轻便皮甲,手抓岩石、脚蹬缝隙,朝着崖顶爬去。打头的几十人动作最快,眼看就要摸到崖顶的杂草,突然从灌木丛后窜出一队蜀汉步兵——正是姜维提前派来的伏兵。
“杀!”步兵校尉一声大喝,士兵们手中的短刀寒光一闪,朝着魏军士兵的手腕砍去。攀爬的魏军猝不及防,惨叫着从崖上摔下,砸得下方的同伴人仰马翻。曹爽见状,脸色一沉,对着身后的弓箭手喊道:“放箭!掩护士兵攀爬!”
箭矢如飞蝗般射向崖顶,蜀汉步兵连忙躲到岩石后,借着掩体反击。崖下的魏军趁着箭雨掩护,再次发起冲锋,十几人终于爬上崖顶,举着长枪朝着步兵们刺来。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阿木率领的五千西羌骑兵从侧翼疾驰而来,马背上的骑士手持弯刀,对着崖顶的魏军劈砍过去。
“不好!有骑兵!”爬上崖顶的魏军惊呼着想要后退,却被骑兵冲得连连后退,最终纷纷摔下崖壁。曹爽看着崖顶的骑兵,心中咯噔一下,他没想到姜维连这里都布了伏兵,可事到如今,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下令:“全军冲锋!就算踏平这山崖,也要杀进谷中!”
魏军士兵们被逼着继续攀爬,崖顶的蜀汉步兵和骑兵配合默契,步兵挡在前方砍杀,骑兵则在侧翼迂回,将爬上崖顶的魏军逐个击落。崖下的魏军尸体越堆越多,鲜血顺着岩石缝隙流下来,染红了谷底的土地。
与此同时,谷口方向也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负责正面进攻的魏军一万大军,在将领的带领下朝着谷口发起猛攻。阿柴率领的骑兵早已列好阵形,弯刀和长枪组成一道钢铁防线,魏军士兵冲上来,很快就被砍倒在地。可魏军人数太多,一波又一波地冲锋,骑兵们渐渐体力不支,防线开始出现缺口。
“将军!谷口防线快撑不住了!”亲兵骑着马跑到姜维面前,急声说道。此时姜维正站在西侧崖顶指挥,看到谷口的战况,他立即对身旁的连弩营校尉道:“传令连弩营,分出一半兵力,绕到谷口侧翼,射击魏军的后队!再让步兵营派三千人支援阿柴!”
连弩营校尉领命,立即带着五百名连弩兵,沿着崖边的小路绕到谷口侧翼。他们架起连弩,对着魏军后队密集射击,弩箭穿透铠甲,瞬间倒下一片。魏军后队大乱,前队的冲锋也慢了下来。阿柴抓住机会,率领骑兵发起反击,配合赶来的步兵,很快就将魏军的冲锋压制下去。
曹爽在崖下看到正面进攻受阻,崖顶的突袭也毫无进展,心中越来越慌。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骑着马匆匆赶来,大喊道:“将军!不好了!咱们的粮草大营被烧了,现在军中只剩下三天的口粮了!”
“什么?!”曹爽眼前一黑,差点从马上摔下来。粮草被烧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本就士气低落的魏军更加恐慌。不少士兵听到消息后,开始偷偷往后退,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斗志。
姜维站在崖顶,看到魏军阵形大乱,知道时机已到。他拔出七星剑,对着全军高声喊道:“将士们!魏军粮草已断,士气崩溃!随我杀下去,活捉曹爽,立下大功!”
“杀!活捉曹爽!”蜀汉士兵们齐声呐喊,士气如虹。连弩兵继续射击,压制魏军的阵型;步兵们顺着绳索滑下崖底,朝着魏军发起冲锋;阿柴和阿木则率领骑兵,从两侧迂回,想要包围魏军。
曹爽看着四面涌来的蜀汉军队,知道大势已去。他咬了咬牙,对着心腹将领道:“快!保护我突围!只要回到邺城,咱们还能卷土重来!”
几名心腹将领连忙率领精锐士兵,护着曹爽朝着谷外逃去。可蜀汉骑兵早已绕到谷外,挡住了他们的退路。阿柴骑着马,手持弯刀,拦住曹爽的去路:“曹爽!哪里逃!”
曹爽拔出佩剑,想要拼死一战,可他的士兵们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扔下武器投降。曹爽看着周围投降的士兵,又看了看眼前的阿柴,知道自己再也逃不掉了,只能扔掉佩剑,瘫坐在马背上,闭上了眼睛。
阿柴翻身下马,将曹爽捆了起来,押到姜维面前。姜维看着被捆住的曹爽,冷声道:“曹爽,你率领大军侵犯冀州,如今被擒,还有何话可说?”
曹爽低着头,沉默不语。姜维对着士兵们道:“传令下去,收拾战场,清点俘虏和战利品。受伤的士兵就地医治,投降的魏军士兵,愿意加入咱们的,就编入军营;不愿意的,发放粮食,让他们回家。”
“是!将军!”士兵们领命而去,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战场。
第五折 战后重整谋北伐
夕阳西下,落马谷的战场终于收拾完毕。蜀汉军队大获全胜,斩杀魏军一万余人,俘虏两万余人,其中包括曹爽在内的数十名将领,还缴获了大量的兵器和战马。士兵们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牵着俘虏、扛着战利品,浩浩荡荡地朝着冀州城走去。
回到冀州城后,姜维立即召集张翼、廖化、诸葛瞻、阿柴、阿木等人来到太守府,商议战后事宜。诸葛瞻首先汇报:“伯约,此次大战,咱们共缴获战马五千匹、长枪八千支、铠甲三千套,还有不少弓箭和粮草。投降的魏军士兵中,有一万五千人愿意加入咱们的军队,剩下的五千人,咱们已经发放了粮食,让他们回家了。”
姜维点了点头:“好!缴获的物资要尽快清点入库,优先补充到各军营中。愿意加入的魏军士兵,要单独编营,派靠谱的老兵担任将领,好好训练,让他们尽快融入咱们的军队。”
张翼接着说道:“洛阳那边一切安好,曹爽派去攻打洛阳的军队,听说曹爽被擒后,就自行撤退了。我已经派人加强了洛阳的防御,防止魏军再次来犯。”
“嗯,洛阳是咱们的重要屏障,一定要守好。”姜维说道,“另外,西羌部落那边,阿木首领立了大功,咱们要好好奖赏。诸葛瞻,你派人给西羌首领送去书信,感谢他们的支援,再送去一些粮食和兵器,巩固咱们的同盟。”
“是,我这就去安排。”诸葛瞻躬身应道。
廖化看着姜维,问道:“伯约,曹爽该如何处置?他是曹魏的大将军,杀了他,恐怕会激怒曹魏;放了他,又怕他回去后卷土重来。”
姜维沉吟片刻,说道:“曹爽不能杀,也不能放。把他关在冀州城的大牢里,严加看管。咱们可以用他来和曹魏谈判,换取被曹魏俘虏的蜀汉士兵,或者让曹魏割让一些土地。另外,也可以用他来震慑曹魏的其他将领,让他们不敢轻易来犯。”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姜维的主意不错。阿柴笑着说道:“姜将军,这次落马谷大战,咱们打得真痛快!接下来,咱们是不是可以趁机北伐,攻打邺城,收复北方的土地?”
姜维看着众人,说道:“北伐是咱们的最终目标,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咱们虽然打赢了曹爽,但曹魏在北方还有不少兵力,而且鲜卑部落虽然暂时没有出兵,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咱们要做的是整顿军队,训练新兵,储备粮草和军械,巩固冀州和洛阳的防御,同时加强和西羌部落的同盟。等咱们的实力足够强大了,再趁机北伐,一举收复北方的土地,完成复兴汉室的大业。”
众人都明白姜维的意思,纷纷表示赞同。接下来的日子里,冀州城内一片繁忙。士兵们忙着训练,工匠们忙着打造兵器和铠甲,百姓们忙着耕种田地,囤积粮食。诸葛瞻则派人去各地招募士兵,扩充军队的规模;陈默则继续派人去曹魏控制区打探消息,了解曹魏的动向。
几日后,西羌首领收到了姜维的书信和礼物,非常高兴,立即回信表示,愿意继续和蜀汉合作,共同对抗曹魏。同时,他还派阿柴的哥哥阿狼带领三千骑兵,来到冀州,协助蜀汉防守边境。
曹魏那边,得知曹爽被擒后,朝野震动。魏帝曹奂连忙召集大臣们商议,有的大臣主张派兵攻打冀州,救出曹爽;有的大臣则认为蜀汉军队现在士气正盛,不宜轻易出兵,应该先整顿军队,再做打算。最终,曹奂采纳了后者的建议,暂时停止了对蜀汉的进攻,同时派人去冀州,想要和姜维谈判,赎回曹爽。
姜维接到曹魏的谈判请求后,并没有立即答应。他知道,现在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中,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为蜀汉争取最大的利益。他回复曹魏的使者,让曹魏先释放所有被俘虏的蜀汉士兵,再割让并州的一部分土地,才愿意释放曹爽。
曹魏的使者回去后,将姜维的条件禀报给曹奂。曹奂和大臣们商议后,觉得条件太过苛刻,不愿意答应。双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
姜维并不着急,他知道曹魏不可能一直不管曹爽。在谈判的同时,他继续整顿军队,训练新兵。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蜀汉的军队规模扩大到了十万余人,其中骑兵两万五千人,连弩兵一万五千人,步兵六万人。军械储备也足够支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这天,姜维站在冀州城的城墙上,望着北方的天空。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冀州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他知道,北伐的时机越来越近了。只要再巩固一段时间,等曹魏内部出现矛盾,或者鲜卑部落不再构成威胁,他就会率领大军,北上伐魏,收复中原,完成诸葛亮生前未竟的大业。
“丞相,您放心,我一定会带领蜀汉大军,复兴汉室,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姜维在心中默默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