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杀争斗固然是一种手段,但更为重要的是,你能够为当地的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实际利益。血腥与暴力或许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方式注定无法持久,最终的结局必定对你不利。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曾经的国民党,虽然拥有百万大军,占据着大量的城市和土地,然而他们却妄图通过白色恐怖来迫使人民屈服。这种做法无疑是短视的,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失去了民心,沦为了海岛奇兵。
因此,杨镜舟和李青的任务至关重要。首先,他们需要推动华国与东南亚众多国家之间的低关税和零关税计划。这将促进贸易往来,降低商品成本,为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次,他们要在各个港口建立类似于巴拉望岛的基本社会制度,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这样的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的权益,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最后,杨镜舟和李青还要致力于将华国的电力系统推广到整个东南亚国家。经过多年对电力系统的大力投资,如今华国的电力已经逐渐有了盈余电量,可以用于出口。这不仅能够满足东南亚国家的能源需求,还能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李鹏,这位曾经的军人,如今已退役并踏入了东南亚的安保领域。他所就职的安保公司,专门负责印度尼西亚金矿开采的安全保障工作。
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李鹏和他的战友们紧密合作,共同应对着各种可能的威胁。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时刻警惕那些企图抢夺金矿的匪徒。
然而,李鹏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凭借着他在军队中培养出的坚韧意志和专业技能,以及与战友之间的默契配合,他们成功地击退了多次劫匪的袭击。
对于这份工作,李鹏感到非常满意。尽管其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相应的报酬也相当可观。这不仅让他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还为他提供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
像李鹏这样的退役军人,在东南亚的各个行业中都展现出了他们的光芒。与在国内当普通工人相比,东南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让他们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李青负责的东南亚港口特区建设进展顺利,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通过贸易活动,这个特区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吸引了众多人员汇聚到港口地区。
在人员任用方面,李青采纳了杨镜舟的建议,关键岗位和管理层主要任用华人以及东南亚侨胞,以确保对全局的掌控。而对于普通岗位,则聘用当地的工人和农民,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
此外,为了培养亲近华国的人才,李青还大力投资教育事业,开办学校,一批批学生在这里接受教育,逐渐成长为对华国友好的力量。
面对如此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局面,东南亚的众多权贵们面临着不同的选择。一些人选择对抗,试图破坏特区的建设和发展,但他们很快就遭到了重点打击;而另一些人则明智地选择合作,与特区共同发展,这些人得到了特区的扶持和支持。
原本,这些权贵们希望西方国家或其他势力能够介入其中,以便他们能够在各方之间左右逢源、谋取私利。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此时的美西方正深陷于欧元发行的激烈争斗之中,根本无暇顾及东南亚的事务。
这种局面的发展比杨镜舟原先预料的要好得多,于是他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空间站的建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