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镇远镖局的毁灭,青石镇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官府迅速介入,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查行动,试图找出摧毁镇远镖局的“凶手”。
然而,周衍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化名王行,伪装成一个不会武功的书店老板,低调地生活在镇上。
周衍坐在书店里面,饶有兴致的看着镇上来来往往的捕快。
已经过了七天了,这些天这些人一直在搜查,只是周衍知道这些人不过白费功夫。
这些官员也知道,这事就是无头案,大概率是江湖仇杀。
谁还没几个仇人呢?只是这次镇远镖局惹到的人他们惹不起罢了,这种事江湖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这镇远镖局不过是已经洗白了,在镇上有了些白道声望,这才出动官府搜查一番。
在搜查过程中,底层捕快借机对镇上的商户和居民进行勒索,以“协助调查”为名,大肆敛财。
周衍作为书店老板,也被迫缴纳了一笔“保护费”,但他并不在意,毕竟这些钱财对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镇远镖局的毁灭让青石镇的势力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本被镇远镖局压制的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纷纷出手侵吞镇远镖局的遗产。
镖局的码头、仓库、镖车等资产被本地豪强瓜分,甚至一些原本依附于镇远镖局的小镖局也开始争夺市场份额。
一时间,颇有一种一鲸落万物生的景象。
周衍冷眼旁观这一切,心中暗自盘算起未来。
自己初来此世,只以为这是架空古代世界。
本以做好规划,发展科技树,用科技的力量给本地土着来一点小小的降维打击震撼。
只是还未有所行动,自己就先被震撼了一下。
现在还记得那天那个人轻易踢碎一块巨石,与其对打的人更是飞檐走壁如履平地。
于是自己全部心神被这种神奇武道所吸引。
就此踏上了武道不归路,现在经过江湖洗礼,完全变成了一个成熟的江湖人。杀人越货、坑蒙拐骗、爬高走低玩的无比熟练。
只是这终究是小道,一个人再怎么样也不如一个势力来的方便。
周衍暗暗盘算,是时候重启旧梦了,给这个世界的土着来一点小小的科技震撼。
他早已选好了目的地——一个之前曾落脚过的地方,那是位于蜀地的小城。
在那里山高皇帝远,朝廷的势力难以渗透,且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最主要的是没有大高手。自己去了方便掌控全局。
正是他建立势力的理想之地。
不过这些还得等官府搜查放松。
晚上周衍回到落脚小院,拿出一本册子,册子封面上正有四个大字——正是《青阳剑谱》。
不过周衍没有查看《青阳剑谱》而是看起了其书页中附带的一张纸。
周衍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上面记载着一部名为《冲虚真解·残篇》的下落。
不同于《青阳剑谱》是江湖人所做,这《冲虚真解》是护国大宗的镇宗功法。
不知为何,其残篇流落到了一个名叫白云宗的道观里。
又拿起正主《青阳剑谱》看了起来,其中记载了诸多精妙剑招,从初入武道到先天都有对应绝招。
与剑诀相匹配的青阳心法更是有关于突破先天境界的记载。
苦哈哈的奔波几十年,终于让自己得到了先天境界的入场券。
随即开始照着功法修炼起来。
三月后,随着镇远镖局的毁灭和官府的勒索,青石镇的商业环境急剧恶化。
许多本地小家族开始考虑搬迁,寻找更安全、更有发展潜力的地方。
周衍也趁此机会离开了青石镇。
周衍以“书店生意不佳”为由,将书店盘出,随后跟着一个商队,悄然离开了青石镇。
他的离开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毕竟在混乱的局势下,一个书店老板的离去实在微不足道。
“蜀地,将是我新的起点。”周衍握紧了手中的缰绳。
想到这里,忽然身体传来一阵异动周衍眉头微皱,体内真气翻涌,修炼了三个月的青阳内力开始在经脉中奔腾。
“这是……突破的征兆?”周衍心中一震,随即大喜。
他等待这一刻已经几十年了,没想到竟在此时有了突破的迹象。
顾不得行路颠簸,周衍迅速勒住马缰,翻身下马。
与车队打了个招呼,去远处找了个僻静所在,开始沉心运气,感受着体内内力的流动。
随着心法的运转,内力如同涓涓细流,逐渐汇聚到丹田之中。
内力在他的丹田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旋涡,不断吸收着周围的天地能量。
某一刻,周衍感到体内的内力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随着一声低喝,周衍体内的内力猛然爆发,一股强大的力量从他的体内涌出,受这股力量影响,周围草木都向四周倾倒。
内力如涓涓细流汇入丹田,真气运转间,周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明。
这次突破也有自己多年来的积累的原因,《燃寿诀》让自己直接从武道新人一跃成了江湖一流高手。
碍于没有功法,在一流境界待了50年。
这些年走南闯北,收集了不少基础武学。补齐了进境神速导致的根基不稳。
现在突破也实属正常。
车队一路行驶,此时距离周衍突破已经过了6天。
此时车厢里,周衍正翻看《青阳剑谱》,时不时的照着功法演练一番,体内真气愈发顺畅。
虽然意外进入了先天境界,但《青阳剑谱》还是能帮到自己。
在他看来,剑谱中的高深剑法与心法相辅相成,正是自己巩固境界、进一步提升实力的关键。
每翻一页,心中便多一分明悟,仿佛与那位大宗师的武道精神隔空相望。
这时车队缓缓停下,周衍掀开车帘,有车队的小头目走上前来,
“王员外,现下天色不早了,前方就是白云观了,刘管事让我们在白云观借宿一宿,员外意下如何?”
周衍微微点头,“就随刘管事安排吧。”抬眼望了望道观缭绕的香火,侧身对小头目道:
“这白云观中气象不凡,香火鼎盛,想必有些来历。你可知这道观建于何时?供奉的是哪位仙真?观中可有什么灵验的传说?“
周衍说着,又赏给小头目几枚铜板:“若是这观中真有灵验,今日倒要进去上柱香,求个平安。”
“员外您有所不知,这座青云观可是这一带有名的宝地。
听闻前朝有位张天师在此羽化飞升,留下三卷天书镇守山门。
您瞧那观前两株千年古柏,据说是张天师亲手所植,枝干盘虬如龙,终年青翠不凋。
员外若是有兴致,不妨进观一游。听闻观中藏有张天师亲笔所书的《道德经》真迹。”
周衍点头,对小头目道:“既如此,等到刘管事安顿好众人,我便好好游览一下这白云观,也好为这里的神仙添几炷香火。”
说罢,步下车辕,随车队向白云观行去。
入夜,众人都已入睡,刘管事给周衍安排的单人厢房内。
此时周衍已经换上了一身夜行衣,轻手轻脚地推开窗户,悄无声息地跃出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