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荆州水患·子龙归来
第一节 荆襄警报
建安三十年春,护民阵的玄甲军刚在弘农完成屯田部署,便收到荆州急报:汉江流域突发百年不遇的洪水,圣典余孽趁乱占据襄阳城,挟持刘表幼子刘琮,扬言要“让汉江之水淹没护民阵的野心”。陈果望着舆图上泛黄的“荆州治水图”,指尖划过“隆中”标记——那里是七年前护民阵与卧龙先生诸葛亮初遇的地方,如今却成了水患与蛊毒交织的死地。
“圣典炸开了古堤‘万寿堰’,”郭嘉捏着斥候带回的泥沙样本,“这泥沙里混着蛊虫卵,洪水退去后必生大疫。”柳如烟冰戟轻点沙盘,冰晶凝结出汉江走势:“若能在襄阳上游的‘鹰嘴崖’开凿泄洪渠,可分流三成水势,但需要有人潜入襄阳破坏圣典的‘水蛊祭坛’。”
马腾一拍刀柄:“某带三千铁骑绕道虎牙山,吸引敌军注意力!陈将军率玄甲军正面强渡汉江,柳姑娘随我去炸堤!”话音未落,帐外传来马蹄声,一名银甲小将策马闯入——正是当年在南中被护民阵救下的少年,如今已成长为玄甲军斥候统领的张虎。
“将军!”张虎递上染血的密信,“隆中方向有异动!卧龙先生的书童来报,圣典派人围剿‘护民旧部’,那些曾帮我们修过水渠的百姓......”陈果攥紧密信,指节发白:“当年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曾助我们测绘水脉。走,先救隆中!”
第二节 隆中突围
卯时初刻,细雨朦胧。陈果率轻骑赶到隆中时,正见圣典“水蛊师”驱使着洪水冲向村落,百姓们躲在残破的护民堤后瑟瑟发抖。柳如烟冰戟挥出,冰墙瞬间挡住洪流,却见洪水接触冰面后泛起诡异的青色——圣典竟在水中混入了“腐骨蛊”。
“乡亲们,用艾草搓手!”陈果抛出成袋的草药,当年护民阵分发的“避蛊手册”此刻在百姓手中翻飞。一名老丈认出陈果,含泪高呼:“护民小将军!当年您父亲教我们种的‘耐涝稻’,如今还在田里......”话未说完,一支毒箭擦着他耳际飞过。
“保护百姓后撤!”陈果寒蝉戟舞出扇形金光,挡下漫天箭雨。忽闻山林中传来琴音,竟是诸葛亮的弟子马谡抱着古琴突围而来:“陈将军!先生早知圣典会对隆中下手,已在鹰嘴崖布下‘八卦泄洪阵’,但需要有人激活阵眼!”
柳如烟眼睛一亮:“八卦阵需五行灵力驱动,我冰属水,可主坎位!”她转头望向陈果,“你带玄甲军护送百姓去襄阳西山,那里有护民阵七年前修的避洪洞!”陈果点头,却在此时,一声巨响传来——圣典炸塌了通往西山的唯一石桥。
“走山路!”陈果跃上青骓马,却见一名银发老将单骑冲来,银枪在雨中划出寒芒,正是常山赵子龙!七年前护民阵在长坂坡救灾时,赵云曾助他们转移百姓,此刻他枪挑三名水蛊师,甩镫下马:“陈将军,别来无恙?”
“子龙将军!”陈果大喜,“圣典炸了万寿堰,襄阳危在旦夕!”赵云眼神坚毅:“某已说服刘皇叔派船队来援,但需要有人拖住洪水......”他指向远处被洪水冲得摇摇欲坠的古堰残骸,“若能在堰体植入炸药,或许能改变洪水流向!”
第三节 水战蛊师
辰时三刻,柳如烟随赵云登上战船,冰戟与银枪同时破水而出。圣典水蛊师站在巨筏上,手中铜铃摇动间,无数食人鱼随波涌来。“这些鱼被‘血蛊’控制!”柳如烟冰戟划出漩涡,将食人鱼卷入冰潭,赵云银枪连刺,挑落三名蛊师。
与此同时,陈果率玄甲军泅渡汉江,却遇水下“水蛇蛊”袭击。孟获挥舞链锤砸开缠人的蛇群,郭嘉举着防水舆图大喊:“离江心漩涡三丈!那是蛊虫巢穴!”陈果忽然瞥见江面上漂浮的木桶,认出是隆中百姓为护民阵准备的“应急物资”,他灵机一动,抽出腰间玉简插入木桶:“用灵力引爆!”
木桶炸裂的瞬间,灵力冲击波震碎蛊巢,无数蛊虫浮上水面。岸上观战的张虎趁机下令弩手齐射,火箭引燃江面浮油,熊熊大火映红了半边天。
第四节 八卦破阵
巳时正,柳如烟抵达鹰嘴崖,却见诸葛亮早已在崖顶等候,羽扇轻摇:“柳姑娘,别来无恙。此八卦阵需按‘乾、坎、艮、震’顺序注入灵力,切记不可有误。”柳如烟点头,冰戟点向坎位,冰晶顺着纹路蔓延,却在即将连成阵图时,圣典右使率人杀到,手中“水蛊旗”一挥,洪水竟逆流而上冲击崖壁。
“小心!”赵云银枪掷出,钉住右使手腕,陈果趁机跃上崖顶,寒蝉戟与柳如烟的冰戟同时刺入阵眼。刹那间,地动山摇,泄洪渠轰然贯通,分流的洪水如巨龙般冲向圣典的水蛊大营。
右使惊惶后退,却被诸葛亮的弟子廖化拦住去路:“圣典作恶多端,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右使妄图祭出最后的蛊毒,却见陈果抛出护民令牌,金光所到之处,蛊虫纷纷爆裂。
第五节 襄阳论政
未时三刻,洪水退去,襄阳城露出满目疮痍。陈果扶着受伤的赵云走进太守府,却见刘琮在一群士绅簇拥下瑟瑟发抖,手中还攥着圣典的“巫蛊契约”。
“刘公子,”陈果温言开口,“圣典用蛊毒胁迫你,如今证据确凿。”他展开从右使身上搜出的密信,“他们打算等洪水退去,就以‘护民阵施暴’为名,将你献出去祭蛊。”刘琮脸色惨白,扑通跪地:“全凭陈将军做主!”
诸葛亮缓步走入,羽扇指向窗外正在清理废墟的护民军:“刘公子,护民阵在隆中修的避洪洞救了三千百姓,此等功德,远比巫蛊可靠。”刘琮咬咬牙,取出荆州印绶:“愿将襄阳防务交予护民阵,只求保我百姓平安。”
第六节 民心为城
申时正,护民阵在襄阳设立“治水都督府”,柳如烟带着诸葛亮的学生向宠丈量水患区域,郭嘉则与荆州士族商议《荆襄屯田策》。陈果与赵云站在坍塌的城墙边,望着百姓们用圣典的巫蛊旗幡修补房屋。
“子龙将军可愿留下?”陈果忽然开口,“护民阵缺一位能征善战又心系百姓的将领。”赵云望着远处柳如烟用冰灵力为孩童搭建临时学堂, smiled:“某曾以为,在乱世中能保一州百姓安宁已是万幸。但跟着陈将军,某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让全天下百姓都有屋可居,有田可耕。”他单膝跪地,银枪插入尘土,“赵云愿追随护民阵,至死方休!”
陈果扶起他,将刻有“护”字的玄甲军令牌挂在他颈间:“欢迎回家。”此时,诸葛亮走来,羽扇递上一卷《卧龙治水图》:“襄阳城西的‘檀溪’可改造成水库,某已算出最佳开渠方位。”柳如烟闻言,冰戟在地面划出初步轮廓:“用冰灵力加固渠壁,可保百年不塌。”
第七节 蛊毒溯源
酉时初,华佗带着弟子赶到襄阳,验看圣典留下的蛊毒样本时,忽然瞳孔骤缩:“这‘腐骨蛊’的炼制手法......与当年在南中所见如出一辙!陈将军,圣典的蛊术源头,恐怕不在现世。”陈果与柳如烟对视一眼,想起父亲手札中提到的“时空蛊虫”——难道圣典真的掌握了跨越时空的邪术?
就在此时,斥候急报:“在汉江底发现神秘祭坛,祭坛中央刻着不属于任何朝代的符文!”陈果握紧寒蝉戟,对赵云道:“子龙将军,敢随我去探探这‘时空蛊源’?”赵云提枪上马,银甲在夕阳下闪耀:“愿往!”
诸葛亮轻抚长髯:“阵图显示,此祭坛与益州‘五丁开山’传说中的地脉相连。陈将军若要破局,需集齐‘金木水火土’五行灵力。”柳如烟点头:“我冰属水,子龙将军银枪属金,还差木、火、土......”
陈果望向正在教百姓种植抗涝作物的孟获和士燮,心中已有计较:“传令下去,明日分兵三路——一路去南中寻祝融夫人借‘火灵力’,一路去交州请士燮带‘土灵力’支援,一路随我下汉江探蛊源。”他转头看向柳如烟,眼中闪过坚定,“无论圣典的蛊术来自哪个时空,我们都要在这片土地上,为百姓守住现世的安宁。”
暮色渐沉,襄阳城升起袅袅炊烟,那是用圣典祭坛的木材燃起的温暖炉火。护民阵的将士们席地而坐,听着荆州百姓用楚调唱起护民歌谣,看着柳如烟与诸葛亮弟子们讨论用冰灵力改良织锦机的场景,忽然明白:他们正在书写的,不是某个朝代的兴衰,而是所有时空里黎民百姓对和平的永恒渴望。而这份渴望,终将如同汉江之水,冲破所有邪祟的桎梏,奔向辽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