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渔船一前一后地靠了岸,船老大跳上码头,正准备把一筐筐的海鲜往板车上搬,拉去供销社。
“老乡,等一下。”张卫国大步走了过去。
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警惕地看着他:“后生仔,有咩事啊?”
张卫国脸上挂着和善的笑,直接开门见山:“老乡,你这船上打上来的东西,都卖给我,怎么样?”
“都卖给你?”船老大愣住了,上下打量着他:“后生仔,你可别开玩笑,我这两船货不少呢。”
张卫国语气平淡:“你开个价,只要公道,我马上给你钱。”
另一个船老大也凑了过来,好奇地看着。
第一个船老大试探性地报了个价:“我这船里有两百多斤鲈鱼,还有十几条金枪鱼,这些价格都不便宜。”
谁知,张卫国连眼都没眨一下,点头同意:“没问题,咱们过称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另外一个船老大也焦急开口:“老板,我这船上有八十斤梭子蟹,个顶个的肥。还有三条大石斑鱼,和100多斤鲈鱼,你全部都能吃下吗?”
张卫国道:“我全要,按供销社的收购价,等会称完了,你直接帮我搬上车。”
两个人对望一眼,立马开始干活。
从船上把一筐筐海鲜抬了下去,直接就地过起称来。
算完帐,张卫国从挎包里数了钱递给他们。
“大哥,点点数。接下来几天,你们出海捕到的鱼或虾,我都要了。”
船老大数清了钱,连连点头:“好,我每天都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回来,要是你能全部要,也省得我们跑供销社了。”
张卫国付了钱,和众人一起将海鲜全都搬上了三轮车
他骑着三轮车,一路向着偏僻无人的地方骑去。
最终,他在一片荒废的盐碱地旁停了下来。
四周空无一人,只有呼啸的海风。
张卫国唤出了菜多多系统。
下一秒,冰冷的机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叮,检测到鲈鱼103.5公斤,回收单价60元\/公斤,共计6210元。】
【黄鳍金枪鱼12条,188公斤,回收单价80元\/公斤,共计元。】
【梭子蟹41公斤,回收单价50元\/公斤,共计2050元】
【石斑鱼3条,回收单价120元\/公斤,共计1205元】
一瞬间,车斗里的东西消失不见。
张卫国嘴唇抿紧,系统真给力,海边跑一趟,净赚两万多。
“系统,开启暗夜视觉扫描功能。”张卫国在心中默念。
菜多多回复【指令确认,暗夜视觉扫描已启动。】
下一秒,他眼前的世界瞬间发生了变化。
远处的土丘,近处的杂草,甚至连风中飞舞的沙粒,都被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他的视野如同一个高精度的雷达,以他自身为圆心,向着四周无声地铺开。
五公里……十公里……
无数的光点和数据流在他的视网膜上闪烁。
终于,在东北方大约十五公里的位置,一片被标记的区域吸引了他的注意。
【扫描到高密度生命体聚集区,判定为水产养殖基地。】
【占地面积:约2000亩。】
【主要养殖物种:基围虾。】
相比于出海捕鱼这种看天吃饭的买卖,成规模的养殖场,才是真正稳定且庞大的货源地。
张卫国把三轮车放进系统空间,把自行车弄了出来,辨明了方向,朝那片区域骑了过去。
“系统,养殖的基围虾,回收价是多少?”
【基围虾,回收单价80元\/公斤。】
他心里算了一笔账,一吨就是1000公斤,如果能搞到五吨,那就是5000公斤,乘以八十块,就是四十万块!
更重要的是,达到系统规定的数量,就能抽奖。
第一次抽中了【少林罗汉拳】,让他在这个年代有了自保之力;第二次抽中了【暗夜视觉】,简直就是为了寻找商机而生的神技。
每一个技能都如此实用,他无比期待,这第三次抽奖,系统又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当那片壮观的养殖基地映入眼帘时,张卫国还是被震撼到了。
水塘被整齐的田埂分割成无数个巨大的网格,像一块巨大的绿色棋盘铺在大地上。
阳光下,水面泛着粼粼波光,充满了生机。
池塘边上,零星散落着几座用茅草和泥土搭建的简陋房子,炊烟袅袅,与这片现代化的养殖规模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张卫国推着车,站在田埂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对于这里,他一点都不陌生。
这片区域,属于鹏城宝安区福永镇。
再过十几年,脚下这片广袤的滩涂和鱼塘,就将崛起一座现代化的国际机场,成为连接鹏城与世界的窗口。
可现在,这里依旧是无数当地人赖以为生的土地,充满了最原始的辛劳和汗水。
他推着车子,沿着田埂往村里走。
刚拐过一个弯,就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肚子已经明显隆起,显然怀有身孕。
可她的肩膀上,却挑着一担青色瓦片,每走一步,扁担都随着她的动作上下颤动,发出吱呀的响声。
女人的脚步却很稳,显然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劳作。
这个年代,坚韧似乎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品格。但眼前这一幕,还是让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推着自行车快步走了上去。
“这位同志,跟你打听个事。”张卫国的语气放得尽量温和。
那女人闻声停下脚步,肩膀微微一侧,让扁担的力道卸了几分。她转过头,一双清亮但充满戒备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张卫国。
眼前的男人,穿着一身干净的的确良衬衫,脚上是一双皮鞋。
“什么事?”女人的声音带着一丝警惕。
张卫国脸上挂起一个和善的笑容,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来意和提前准备的身份。
“大嫂,是这样的。我受港城一位老板的委托,想来这边采购一批水产,听人说这边的基围虾养得最好,我便过来看看。”
听到港城两个字,女人的眼神明显变了,戒备褪去了大半。
在这个刚刚开放的年代,毗邻的港城,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财富。
她将肩上的担子放在田埂上,直起身子。
女人再次确认道:“你要买虾?”
“最少1万斤。”张卫国说道。
女人再次打量起张卫国,这次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和郑重。
“同志,我们这片虾塘,不是哪一家的。是咱们大队蔡书记,带着村里十五户人家一起承包的。”
“原来是这样,我就是想找能做主的人谈。如果是港城的老板要买,你觉得,我直接去找蔡书记谈,能行吗?”
女人说:“蔡书记是咱们的主心骨,这事只有他能拍板。要是价钱合适,能卖给港城老板,那可比卖给酒楼强多了。”
张卫国心里有底了,他看着女人脚边那担瓦片,语气十分诚恳:“同志,我叫张卫国,还不知道怎么称呼您?您家住哪里,我先帮您把这担瓦片挑回去,然后再麻烦您带我去找蔡书记,您看怎么样?”
女人愣了一下,随即摆了摆手:“我叫林小慧,这点东西不重,我们常年干活,都习惯了,不碍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