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一个下午,张忠文再次再次找到陆青阳。
这次他脸上带着比上次更兴奋的光彩,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话匣子。
“青阳,我最近瞅准了个新行当,绝对有搞头,现在年轻人最迷这个录像厅,弄个场地,摆上电视和录像机,放香港的武打片,嚯,那场面,一块钱一张票,天天爆满!比你这饭店翻台还快!怎么样,有没有兴趣一起干?咱们合伙,肯定赚大钱!”
陆青阳仔细想了想,录像厅这行当,在几年里确实很火爆,但是风险也很大。
“张哥,您的眼光是准的,录像厅这玩意儿,现在确实是新鲜,来钱也快。”
张忠文一听,脸上笑容更盛,以为有戏。
不料陆青阳话锋一转:“但是上面现在对这类文化娱乐场所管得时紧时松,今天能放这片子,明天未必还能放,说不好哪天一个文件下来,就得关门。
二是门槛低,你能干,别人看一眼也能照着干,用不了多久,满大街都是录像厅,价钱就得打下来,利润就薄了。
三是它不够长久,等技术再发展,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录像机的时候,谁还天天往外跑着看?”
张忠文被这一盆冷水浇得有些发懵,下意识反问:“那……照你这么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啥行当才算长久?”
陆青阳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张哥,你想想,从古到今,甭管是皇帝老子还是平头百姓,啥时候能离得开吃喝二字?”
他放下茶杯,目光清明地看着张忠文:“录像厅可能火一阵子,但人天天都得喝水、喝饮料,我看中的,是这桩买卖。”
“饮料厂?”张忠文愣住了,眉头拧了起来。
“就……就那些玻璃瓶装的汽水?橘子味、香蕉露?这还能比放电影更赚钱?”
陆青阳笑了笑,知道张忠文一时难以理解他的想法。
在这个物质尚且匮乏、满足基本口味就行的年代,很少有人会去想品牌、去想健康、去想未来庞大的饮料市场。
“张哥,眼下看着是寻常。”陆青阳耐心解释道,“但你想,咱们国家多少人?以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老百姓手里有了闲钱,解渴的就不再只是白开水,现在市面上那些糖水,味道单一,品质也参差不齐,如果我们能引进更好的设备,用更实在的原料,做出口感更好、更清爽,甚至对身体更有益的饮料,打出自己的牌子……”
“这生意,是能做一辈子,甚至传给下一代的,它不像录像厅,一阵风就过去了,民以食为天,这喝占了一半呢,别看现在不起眼,放长远看,这里面的天地,广阔得很。”
张忠文本来就觉得陆青阳不是一般人,听他这么一说,立刻拍板:“你说的对,我就听你的,正好我有一笔资金,正好烦恼要干什么,青阳,放心,现在不都讲究啥股份制,大头的股份归你,我帮忙跑就行了。”
“到时候再说。”
张忠文虽然心里对饮料厂的前景还将信将疑,但他信陆青阳这个人。
见陆青阳说得如此笃定,他那股子闯劲儿也上来了,真就发动起自己的人脉关系,在京城周边四处打听,寻找合适的厂子。
没过多久,他还真找到了一个,城郊一家原本生产汽水的小厂子,设备老旧,经营不善,眼看着就要关门大吉,连工人的工资都快要发不出来了。
张忠文觉得这地方价钱合适,便立刻拉着陆青阳前去实地查看。
那厂子确实有些破败,围墙斑驳,院子里杂草丛生,几间红砖厂房显得灰扑扑的,仅有的两条生产线静静地趴在那里,覆着一层薄薄的灰尘。
陆青阳却看得很仔细。
他里里外外转了一圈,重点关注了厂房的结构、水源的情况以及交通位置。
他发现这厂子虽然老旧,但主体建筑还算坚固,空间也足够,最重要的是它自带一口水质相当不错的水库,而且地处城郊,未来扩张有余地,运输也方便。
“就这里了。”陆青阳停下脚步,对跟在身边的张忠文和老厂长说道,语气干脆利落。
张忠文愣了一下,他本以为陆青阳会嫌弃这里太破旧。
“青阳,这……这设备都老掉牙了,厂房也得好好拾掇拾掇,能行吗?”
“设备可以更新,厂房可以修缮,关键是地方合适,你看这附近的水库。”
“这水库可不小,那就定下吧。”
事情定下后,陆青阳开始着手规划。
他找来厂里原来的老师傅和技术员开会,了解原有的生产工艺。
当提到产品口味时,他提出了新的想法:
“除了原来的橘子味,我们还可以开发一些新的口味比如,柠檬味,清爽解渴;再比如,荔枝味,香甜独特,在北方市场应该会有新鲜感。”
老师傅们面面相觑,显得有些迟疑。
一位负责调配的老师傅开口道:“陆……陆厂长,不是我们保守,这橘子味是卖了多年的老口味,大家都认,这柠檬、荔枝,听着是新鲜,可大伙儿能接受吗?这配方也得重新琢磨,万一……”
“总得有人先试试,大伙儿都说了,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陆青阳看了一下原先的瓶子,摇了摇头。
“瓶子也要重新设计,要醒目,要让人一眼就能记住,我们的牌子,也需要改一改,得换个有新意、好记的名字。”
张忠文连连点头:“确实如此。”
陆青阳想出了一个法子:“不如我们这个汽水的名字,可以在报纸上征集名字。”
张忠文先是愣了几秒,随即猛地一拍大腿,眼睛放光:“这法子太妙了,咱们没花几个钱,既能把名字定了,还顺带让全城的老少爷们儿都知道有咱们这么个新厂子要开张了,这叫……这叫一箭双雕。”
说干就干。
两人立刻联系了京城一家发行量不错的晚报,花钱登了一则小小的“有奖征集启事”。
启事写得简单明了:新成立的饮料厂面向全市征集新厂名及产品商标名,要求响亮、好记、有寓意。
最终入选者,奖励现金一百元,并免费喝该厂生产的汽水一年!
所有参与投稿者,凭投稿信函可于工厂开业后领取赠饮券一张。
一百元现金!在八十年代初,这绝对是一笔令人心动的巨款。
更何况,还能白喝一年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