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的蟠龙柱上凝着霜花,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金砖上投下蛛网般的光影。上官婉儿捏着袖口的梅妃旧帕,指尖还能摸到绣线里的珍珠碎屑——这是今早从梅妃妆奁里翻出来的,帕角绣着半朵梅花,跟昨夜密室里的图腾一模一样。
\"臣有本奏!\"御史大夫卢弈的声音像破锣,惊飞了檐角的麻雀。这位年逾六旬的老臣跨前一步,笏板在手里抖得哗哗响,\"天宝元年七月,梅妃娘娘于骊山行宫诞下双生子,可宗正寺玉牒上只记了一个!\"
殿内嗡的一声炸开了锅。站在东侧的杨国忠捋着山羊胡直笑,他身后几个亲信交头接耳,眼神不时往龙椅上瞟。李琰握着扶手的指节发白,指缝里渗出的血珠滴在明黄御袍上,像朵新开的红梅。婉儿注意到,他拇指正不停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是梅妃亲手雕的玉龙,小时候她常见他攥着这玉佩背《贞观政要》。
\"卢大夫这是要谋反?\"萧绾绾的声音从廊柱后传来,她穿着身利落的紫衫,腰间软剑剑柄还缠着梅妃送的丝绦,\"梅妃娘仙逝时,本宫可在场看着呢。\"说着她晃了晃手里的鎏金香炉,\"您闻闻,这龙涎香还是娘娘宫里剩的,比您袖子里的砒霜味好闻多了。\"
卢弈的脸\"腾\"地红了,袖口果然渗出点灰白粉末。婉儿趁乱掀开漆盒,桑皮纸上的\"皇子琰\"三个字被晨露洇得发涨,底下那滴血渍却黑里透红——她昨儿在废墟里扒出这残页时,血渍还黏糊糊的,像是刚滴上去不久。
\"陛下明鉴,这玉牒残页是从梅妃娘娘的妆匣夹层里找到的。\"婉儿故意提高声音,余光瞥见杨国忠的谋士崔圆猛地抬头,\"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恐怕得问问...某些人。\"
二、居庸关雪战
居庸关外的风像刀刮似的,郭子仪缩在狐狸毛领的斗篷里,盯着关内蜿蜒的驼队。段秀实蹲在旁边啃冷饼,陌刀搁在膝盖上,刀刃上结着薄冰:\"老郭,你说安禄山那厮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让回纥人押粮?\"
\"回纥部早分成了两派。\"郭子仪往手里呵着热气,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堆,\"阿史那云那丫头说,跟安禄山勾连的是西回纥的俟利发部。\"他突然指着前头的骆驼队,\"瞧那驼铃,挂的是狼头穗子,跟昨儿斥候报的一样。\"
盐工张老三搓着冻红的鼻子,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头儿,王老五弄的獾油,抹刀把上不冻手。\"郭子仪接过抹了两把,粗糙的掌心立刻传来暖意。远处传来驼铃声,为首的回纥人裹着羊裘,腰上挂着镶宝石的弯刀,刀柄雕着双蛇盘日的纹样——正是西回纥的图腾。
\"放箭!\"郭子仪令旗一挥,三百架伏远弩同时嗡鸣。浸透火油的箭矢破空而出,前头几峰骆驼登时起火,驼队顿时乱作一团。回纥人惊呼着拔刀,却见段秀实带着陌刀队已经冲了下来,新制的锁子甲在雪地里泛着冷光,刀背上的锯齿能勾断马头。
\"狗娘养的!\"一个回纥骑兵挥刀劈来,刀刃砍在段秀实的鱼鳞甲上火星四溅,却连油皮都没划破。陌刀横扫而过,直接把人和马劈成两半,血溅在雪地上,转眼冻成暗红的冰碴。王老五带着盐工们抱着干草往城门跑,张老三举着火把大喊:\"烧铰链!\"
千斤闸\"轰隆\"一声砸下来时,郭子仪看见回纥俟利发的脸都白了。那家伙拨转马头想逃,却被郭子仪一箭射穿肩膀,摔进雪堆里直扑腾。段秀实用刀尖挑起他的头巾,露出额角的刺青——跟绿萼后背的五姓七望图腾,竟有几分相似。
骊山北麓的冰瀑像面巨大的镜子,阿史那云的火把凑近时,冰缝里突然映出个影子。上官婉儿手疾眼快,银簪已经抵住那人咽喉:\"谁?\"
\"是...是绿萼姐姐的侍女春桃...\"小姑娘抖得像筛糠,怀里掉出个翡翠耳坠。萧绾绾捡起来对着火光一看,耳坠芯子里竟嵌着极小的海图,用朱砂标着几个岛屿,最大的那个状如巨龟,旁边写着\"方丈\"二字。
\"这是徐福东渡的路线!\"婉儿突然想起梅妃密室里的《徐福东渡图》,那幅画上的巨龟岛旁,也有同样的朱砂批注。阿史那云用弯刀敲了敲冰壁,刀身突然被吸住了——原来岩壁里嵌着磁石,组成五姓七望的图腾。
\"梅妃娘娘说...说找到仙岛能续龙脉...\"春桃哆嗦着跪下,\"绿萼姐姐让我把耳坠交给卢大夫,说事成之后...\"话没说完,萧绾绾突然按住她的肩膀:\"嘘!有机关!\"
婉儿的银簪刚触到图腾中心,石壁突然\"咔嗒\"一声翻转,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里头飘出股陈年香粉味,正是梅妃常用的龙脑香。密室里的菱花镜蒙着薄灰,镜台抽屉里放着半幅绢画,画着个怀抱婴儿的女子,站在巨龟状的岛屿前。
\"看这儿!\"阿史那云指着画角,那里用极小的字写着:\"双生龙子,一隐东洋\"。婉儿猛地想起朝堂上的玉牒残页,血渍下隐约还有个\"昱\"字——难道梅妃当年生的是双胞胎,李琰之外,还有个皇子流落海外?
扬州运河的水泛着寒气,陈玄礼带着二十个金吾卫水鬼潜到乌篷船底下。他嘴里咬着匕首,耳朵贴着船板,听见里头有人拍桌子:\"五姓七望答应了,漕运三成利润,老子下半辈子...\"
\"韩七爷好大的胃口!\"陈玄礼猛地掀开舱板,横刀已经架在那胖子脖子上。这老小子常年跑漕运,肥得像头猪,此刻却吓得尿了裤子,嘴里直冒白沫:\"将军饶命!是崔圆大人让我...\"
突然船底传来\"咔嚓\"声,陈玄礼暗叫不好,一把推开韩七爷。\"轰\"的一声,水雷在船底炸开,木板碎片乱飞,他感觉右腿被什么东西划了道口子,血腥味混着河水灌进嘴里。张老三在水里拽住他的胳膊,指着下沉的船舱:\"头儿!有箱子!\"
几个水鬼合力捞出青铜箱,箱盖上的五姓七望图腾还沾着水草。打开一看,里头竟是《盐铁论》的真迹,泛黄的绢帛上盖着梅妃的\"江采萍印\"。陈玄礼抹了把脸上的水,突然想起上官婉儿的话:\"五姓七望想掌控龙脉,必先握牢钱脉...\"他望着运河上漂着的油花,攥紧了拳头——这帮孙子,连朝廷的盐税都敢偷。
华清宫飞霜殿里暖炉烧得正旺,李琰笑着给回纥可汗斟酒,眼角却盯着对方大拇指上的玉扳指。那扳指雕着鹿回头的纹样,正是范阳匠作监的独门手艺,上个月他才在安禄山的密信里见过图样。
\"可汗这扳指,真是巧夺天工。\"李琰伸手想拿,阿史那云突然跳着胡旋舞过来,腰间狼牙链\"嗖\"地缠住可汗手腕:\"陛下小心!\"
可汗脸色一变,猛地掀翻桌子。烤全羊肚里滚出十二把牛耳尖刀,刀刃泛着幽蓝——是淬了毒的。屏风后冲出十几个死士,领头的人戴着鬼面,腰间挂着五姓七望的铜牌。
\"护驾!\"上官婉儿摔碎酒盏,暗藏在温泉池底的玄甲军破水而出,明光铠在烛火下亮得刺眼。李琰已经张弓搭箭,第一箭射穿鬼面死士的咽喉,第二箭钉住可汗肩膀。阿史那云的狼牙链卷住另一个死士,往暖炉里一甩,顿时腾起一片火星。
\"说!谁指使你们的?\"萧绾绾的软剑抵在剩下的死士喉头。那人咬破舌尖,血沫里混着黑渣:\"五姓...七望...龙脉...归...\"话没说完就断了气。李琰捡起鬼面,底下露出半张刺青,正是密室里见过的双蛇盘日。
婉儿摸出怀里的《盐铁论》真迹,递给李琰:\"陛下,梅妃娘娘留下的线索,恐怕都指向东海那座仙岛。\"李琰盯着绢画上的巨龟岛,手指轻轻抚过\"双生龙子\"四个字,眼里突然泛起雾气。殿外传来晨钟,他抬头望向窗外,骊山的雪顶刚被朝阳染成金色。
子时三刻,上官婉儿又回到太极殿。蟠龙柱上的霜花已经化了,金砖上的血渍却还没擦干净。她摸着梅妃的玉牒残页,突然想起绿萼侍女春桃的话:\"卢大夫说,找到龙脉就能让李唐江山永固...\"
\"你在这儿。\"李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没穿龙袍,只披了件青衫,手里攥着梅妃的《括地志》残卷,\"知道为什么当年梅妃要把我记在玉牒上,却让另一个孩子消失吗?\"
婉儿没说话,只是看着他眼里的血丝。李琰轻轻翻开残卷,露出梅妃的批注:\"东北有王气,然双生犯煞,需一隐江湖,一承大统。\"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原来母妃早就知道,五姓七望会借龙脉之说作乱,所以才把弟弟送去了...东洋。\"
殿外突然起了风,吹得烛火直晃。婉儿想起居庸关缴获的回纥密信,想起扬州运河里的青铜箱,想起华清宫的毒刀——五姓七望的网,早就在十几年前就织好了。他们用梅妃的双生子做饵,用龙脉做钩,就等着李唐王朝自己往陷阱里跳。
\"陛下打算怎么办?\"她握紧了腰间的匕首,那是梅妃临终前塞给她的,刀柄里还藏着半片海图。李琰转身望向龙椅,晨光正从殿门斜斜照进来,在御座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派人去东洋找弟弟。\"他的语气突然坚定起来,\"同时昭告天下,龙脉不在山水,在民心。\"他抓起案头的《贞观政要》,书页哗哗作响,\"当年太宗皇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才是真正的龙脉。\"
婉儿看着他眼里重新燃起的光,突然想起第一次见他时,那个在梅妃怀里抓周的小皇子,抓的正是一本《贞观政要》。殿外传来更夫打四更的梆子声,她知道,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但这一次,他们手里有了更重要的东西。
她摸出翡翠耳坠,对着烛光转动,海图上的巨龟岛突然活了似的,在光影里游弋。也许正如梅妃所料,真正的龙脉,从来都不在山水之间,而在这千千万万大唐子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