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西市的石板路结着薄冰,八宝斋的棉门帘刚掀开,一股混着桂圆、核桃的甜香就扑了满脸。上官婉儿缩了缩脖子,故意把粗布头巾往额角压了压,只露出半张敷着暗黄铅粉的脸。她端起粗瓷碗时,袖口蹭过桌沿——这是她第七次来这家粥铺,今儿终于等到了想等的人。
邻桌三个胡商挤在羊皮袄里,鼻梁高得能挂住酒壶,其中那个留着山羊胡的正用粟特语嘟囔着,手指在桌面划出几道弧线。婉儿听不懂他们说啥,但眼睛可没闲着:那人靴底沾着暗红的泥,像极了范阳城外永定河的淤土。她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上个月在宫里头,太子爷跟郭子仪密谈时,曾在舆图上拍过范阳那片地界。
\"老板娘,再来勺蜜。\"婉儿端着空碗往前凑,手腕一抖,盛桂花蜜的陶罐\"咣当\"砸在胡商的羊皮地图上。琥珀色的糖汁顺着地图褶皱往下淌,山羊胡咒骂着推开碗,婉儿却瞅见地图上原本空白的朱雀大街附近,渐渐浮出一排红点,像撒在面饼上的辣椒粉。她指尖发麻,突然想起《墨子》里讲的\"穴攻\"之法,那些红点会不会是...排水沟?
\"哎哟客官对不住!\"婉儿抓起抹布去擦地图,指甲却悄悄刮下一小块纸角。胡商一把抢过地图,卷起来时袖口露出半截刺青——三朵并蒂莲,跟去年在洛阳见过的粟特商团标记一模一样。她低头喝了口温吞吞的粥,舌尖却泛起苦味:看来太子爷说得没错,这长安城里,早埋下了火药桶。
更夫敲第三遍鼓时,上官婉儿已经换了身利落的劲装,黑马停在延平门角楼底下。城墙上影影绰绰都是金吾卫的灯笼,忽然听见\"哐当\"一声,像是铁器砸在石板上。她翻身下马,就见陈玄礼的横刀正架在守门校尉脖子上,那校尉的官靴跟今儿西市那胡商的一模一样,靴底也沾着红泥。
\"说!其他三个门运了啥?\"陈玄礼的络腮胡上挂着冰碴子, 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校尉哆嗦着刚开口,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一个传令兵滚鞍下马:\"报!安化门查出十车硝石,春明门有二十车硫磺!\"
婉儿心里猛地一跳,手不自觉攥紧了腰间的皮质箭囊。上个月她跟着郭子仪在校场练兵,那老将军曾拍着一堆硫磺说:\"这玩意儿跟硝石掺起来,能炸飞半座城楼。\"她翻身上马,猛地一扯缰绳,黑马吃痛人立而起,前蹄差点踢到城墙上的箭垛。
\"把我的披帛拿来!\"她冲跟班的小丫头喊道。那是条半旧的蜀锦披帛,原本是淡青色,这会儿被她蘸了些朱砂水,扯成三段系在旗杆上。远远望去,红、黄、蓝三色旗子在夜风里扑棱,像是三只展翅的鸟。这是郭子仪在朔方军时教的旗语,意思是\"水火齐备,戌字坊集合\"——戌字坊挨着太液池,是宫里存水龙车的地方。
\"告诉金吾卫,把朱雀大街两旁的商户全清了!\"她冲陈玄礼喊了一嗓子,黑马已经窜了出去。路过西市时,她看见八宝斋的灯火灭了,门缝里漏出一线微光,像是有人在里头偷偷收拾东西。
与此同时,潼关外的风像刀子似的割脸。郭子仪蹲在一块大石头后头,手里攥着半块硬饼,眼睛盯着远处的峡谷。他身边的段秀实正给陌刀上油,刀刃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刀鞘上刻着\"安西都护府\"的字样——那是当年跟着高仙芝打大食时得的。
\"老郭,听见没?\"盐工张老三突然趴在雪地上,耳朵贴着冻硬的土地,\"有马蹄声,铁蹄子踩在冰上,得有三百来号人。\"郭子仪往手心里呵了口热气,悄悄摸出怀里的牛皮地图。田承嗣那老小子,果然走了青泥古道,这是想绕到潼关后头捅刀子啊。
\"让弟兄们把滚木推到崖边。\"郭子仪低声下令,\"等狼头旗一露头,就点火油。\"他身后的石缝里,藏着百十来号士兵,每人怀里都抱着一根裹着火油的粗木,木头底下堆着晒干的艾草。远处传来一声马嘶,月光里突然冒出一角狼头旗,旗子上的毛穗子结着冰,跟着战马颠簸直晃。
\"放!\"郭子仪猛地挥动手臂。滚木顺着山崖轰隆隆往下滚,前头几棵砸中了头马,骑手惨叫着摔进雪堆。紧接着\"轰\"的一声,火油遇火腾起老高的火苗,枯草\"噼里啪啦\"烧起来,把峡谷照得通红。田承嗣在火光里勒住马,金刀在手里转了个圈,大声咒骂:\"郭子仪你个老狐狸!\"
\"射马眼!\"郭子仪身后传来王老五的喊声。这小子是神策军的神射手,曾经在一百步外射落过老鹰。只见他弓弦响处,领头的战马突然人立而起,前蹄乱蹬,把后边的骑兵撞得七零八落。段秀实趁机一挥刀:\"玄甲军,跟我来!\"五百多个士兵举着陌刀冲下去,刀刃在火光中连成一片白晃晃的墙,前头的叛军连人带马被劈成两半,血溅在雪地上,红得刺眼睛。
田承嗣的金刀砍断了三柄陌刀,正得意呢,突然觉得肩膀一凉。段秀实的刀尖已经挑飞了他的肩甲,露出里头暗红色的锁子甲。\"你这刀法,跟安禄山比差远了!\"段秀实冷笑一声,刀背猛地磕在田承嗣后颈上。这老小子眼疾手快,一个侧翻滚进火堆里,好不容易爬起来,头发已经烧着了,像个火人似的往峡谷外头跑。
骊山行宫的温泉雾气腾腾,萧绾绾把匕首又往绿萼脖子上压了压,刀锋已经划破了皮肤,渗出一线血珠。\"妹妹这苦肉计演得真好,连安禄山都信了,说你是他安在宫里的眼线。\"她咬着牙说,指甲掐进绿萼的手腕,\"可你后背的刺青怎么回事?五姓七望的图腾,什么时候纹上去的?\"
绿萼浑身发抖,眼神却往屏风那儿飘。萧绾绾刚要回头,突然听见\"咻\"的一声,三根银针擦着她耳朵飞过去,钉在墙上嗡嗡直响。屏风后头转出个红衣女子,腰间红绫还滴着水,正是回纥部的阿史那云。\"萧姑娘小心,她身上有暗器!\"阿史那云甩出红绫,卷住绿萼的腰往后拽。
\"砰\"的一声,窗户被撞开,上官婉儿翻身跳进来,手里的袖箭\"嗖嗖\"两声,又钉住两根银针。绿萼趁机撕开襦裙,露出后背——那是用蓝靛刺的图腾,五个齿轮围着七颗星,正是山东士族五姓七望的标志。\"当年...他们害死梅妃娘娘...\"绿萼话没说完,突然捂住嘴,七窍开始渗黑血,身体抽搐着倒在地上。
\"有毒!\"阿史那云扑过去,却被萧绾绾拉住。婉儿蹲下身,从绿萼手里掰开半颗蜡丸,里头的纸已经被口水浸透,勉强能认出\"腊八子时,五坊小儿\"几个字。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亮起红光,远处传来\"轰隆隆\"的爆炸声,整个行宫都跟着晃了晃。
\"是太仓!\"萧绾绾冲到窗边,只见长安城方向浓烟滚滚,火光把半边天映得通红。婉儿攥紧了蜡丸,突然想起今儿在西市看见的红点——那些排水沟直通太仓,难道叛军是想...她不敢往下想,转身抓起桌上的青铜烛台,砸开墙上的暗格,里头掉出一卷《括地志》。
翻到\"燕山龙脉\"那页,边角上有梅妃的簪花小楷:\"李氏气运在东北...\"字迹被水洇过,后头半句话模糊不清。婉儿心里一震,突然听见外头有人大喊:\"太子殿下到!\"李琰带着十几个侍卫踹开门,手里的横刀还滴着血,看见地上的尸体时,脸色猛地变了。
\"婉儿,城里头...\"李琰话没说完,又一声爆炸传来,比刚才更近了。婉儿把《括地志》往怀里一塞,冲他喊道:\"快让人去拆永兴坊的房子!火顺着排水沟烧呢,得断了火路!\"说着已经跳出窗户,翻身上马,黑马长嘶一声,朝着长安城方向狂奔而去。
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被火烤得\"噼里啪啦\"裂开来,滚烫的火星子溅在人脸上,跟针扎似的。上官婉儿跑过承天门时,看见金吾卫的水龙车被砍断了皮管,几个士兵正跟叛军死士拼命。前头的百姓哭爹喊娘,抱着孩子往坊墙那儿挤,有人被踩倒了,后头的人也顾不上拉,只顾着往前跑。
\"陈玄礼!\"她大喊一声,看见那员老将光着膀子,手里提着大刀,正在砍断永兴坊的木栅栏。\"把坊墙全拆了!\"她跳下马来,帮忙推了一把旁边的土墙,\"火油顺着排水沟跑,得让它没地儿烧!\"陈玄礼抹了把脸上的汗,冲士兵们吼:\"听见没?拆!拆不干净老子砍了你们!\"
安化门城楼上,杨国忠的亲信正往硝石桶上浇火油。萧绾绾踩着屋檐飞过来,软剑\"刷\"地刺穿那人咽喉:\"敢在本姑娘眼皮子底下玩火?\"她踢翻火盆,反手把硝石桶推下城楼,桶砸在叛军堆里,\"轰\"的一声炸得碎石乱飞,半座敌楼都塌了。
太液池那边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像是天崩地裂。上官婉儿抬头望去,只见望仙台上站着个人影,手里举着弓箭,正是李琰。他接连射出几支火箭,冰面应声而碎,蓄积了一冬天的湖水怒吼着冲出来,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朝着火蛇扑过去。蒸汽裹着烟灰升上天空,把月亮都遮住了。
延禧门这边,安庆绪正带着死士爬云梯。上官婉儿刚要往那边跑,突然听见远处传来\"当啷当啷\"的铃铛声,像是成千上百个铜铃同时在响。转头一看,晨曦中扬起一片烟尘,前头的骑兵举着狼头旗,正是阿史那云的回纥部!
\"大唐阿史那部勤王!\"阿史那云骑着一匹雪白的战马,手里的狼牙链甩得\"呼呼\"响,一链子砸断了云梯。安庆绪举着金刀冲过来,却被她用马鞍上的铁莲花卡住刀刃,弯刀顺势一划,在他脸上开了道口子。\"替我问你爹好!\"阿史那云大喊,战马扬起前蹄,把安庆绪踹下城墙。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长安城的大火终于灭了。上官婉儿在废墟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怀里的《括地志》硌得胸口疼。她弯腰扒开一块烧黑的木梁,突然看见底下露出半卷书,正是梅妃的遗物。
翻开残卷,\"燕山龙脉\"那页的批注 ,后头还有半句话:\"...东北有王气,慎勿轻动。\"婉儿指尖发抖,想起绿萼临死前说的\"五姓七望\",还有安禄山总把\"范阳\"挂在嘴边。原来那些士族早就在跟安禄山勾连,想借着龙脉之说动摇李唐根基?
\"婉儿!\"身后传来脚步声,是李琰。他头发被烟熏得焦黄,铠甲上沾着血和灰,手里却攥着半块狼头旗。\"陈玄礼在延平门发现了密道,直通西市下头。\"他喘着气说,眼睛盯着婉儿手里的残卷,\"梅妃当年...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婉儿没说话,抬头望向东方。远处的骊山还笼罩在薄雾里,可她知道,这场仗才刚开始。五姓七望的根太深了,深到连宫里都有他们的眼线。今儿能扑灭长安的火,可心里的火,什么时候能灭呢?
她把残卷小心地藏进怀里,摸了摸腰间的匕首——那是梅妃临终前送给她的,刀柄上刻着\"尽忠\"二字。风又起来了,带着焦糊味和血腥味,吹得她眼睛发酸。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经是卯时三刻了。新的一天,又该怎么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