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文的“跨国维修站”生意是越做越红火,速不台那边隔三差五就托赵老嘎捎来点稀奇古怪的洋玩意儿,指名道姓要陈博士“开光”。用坏掉的白熊联邦军零件换回能跑的摩托、打得更响的机枪,还有黑风寨这边急需的轴承、好钢,这买卖,划算!
可这买卖是划算了,可动静也闹得太大了。
林好这边又是占白熊联邦地盘,又是跟苍狼国人勾勾搭搭做买卖,消息藏不住,七拐八绕,断断续续地就传到了几千里外的赤塬根据地。
赤塬根据地那边,窑洞里几位看着零散汇总上来的情报,眉头拧成了疙瘩。
“这个黑风寨…林好…真是越来越出乎意料了!”其中一位放下电报纸,语气里又是惊讶又是担忧,“不声不响,居然把手伸到海兰泡去了?还跟白熊联邦人干起来了?”
“情报确认了吗?会不会是东岛人放的烟雾弹?”另一位比较谨慎。
“几条线的情报都对得上。我们潜伏在黑北的同志冒着极大风险核实过,海兰泡确实被他们占了,还搞了个什么‘远东行政公署’!跟苍狼国部落的贸易也是真的,换了不少马匹物资。”
“胡闹!”先前说话的那位一拍桌子,“现在是什么时候?反东岛是头等大事!跟白熊联邦搞摩擦,这不是给东岛人递刀子吗?万一惹恼了白熊联邦,停止援助怎么办?这个林好,胆子太大了,也太没大局观了!”
屋子里一阵沉默。黑风寨能打,能牵制东岛军,这是好事。可这么个搞法,确实让人头疼。
“联系!必须尽快跟他们建立稳定联系!”其中一位下了决心,“之前的渠道太不稳定了。搞清楚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必须给他们敲敲警钟!”
命令下去,赤塬根据地的地下组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通过一条极其隐秘的线路,重新搭上了黑风寨。
几天后,一份措辞极为小心的电文,通过秘密电台,发到了海兰泡外围的临时指挥部。
林好看着译出来的电文,摸了摸下巴。
电文先是客客气气地表扬了一番黑风寨坚持敌后抗战,打击东岛倭寇,队伍发展壮大,赤塬根据地方面表示“欣慰”。
然后话锋一转,对他们跟白熊联邦红军发生武装冲突,还占了人家地盘这事,表达了“严重关切”。说什么当前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反东岛,要求林好“务必谨慎处理对苏关系,避免冲突扩大化”,小心被东岛人利用,破坏抗战大局。
至于跟苍狼国人做买卖,电文倒是显得挺“理解”。说“据闻贵部物资匮乏,通过边境贸易获取部分蒙方资源,以解燃眉之急,此亦情有可原”,但也提醒要“注意策略,把握分寸,切勿因小失大”。
林好把电报纸翻来覆去看了两遍,心里跟明镜似的。
“嗯…”他自言自语,“打鬼子,支持。打毛子,不行,快停手。跟苍狼国人换东西,理解,但别玩脱了。”
总结得相当到位。
“看来赤塬根据地那边,也不想我跟白熊联邦彻底撕破脸。”林好琢磨着,“不过,苍狼国这条线能搞来东西,他们心里也清楚得很。”
怎么办?
林好拿起笔,刷刷点点写了回电。
态度那叫一个诚恳。表示“坚决拥护赤塬根据地指示精神”,感谢“亲切关怀”,一定“审慎处理对白熊关系,以反东岛大局为重”。
至于已经占的地盘,还有跟苍狼国的贸易,那就含糊多了。只说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潜台词就是:批评我听到了,道理我都懂。但吃进嘴里的肉,想让我吐出来?门儿都没有!
电报发回赤塬根据地,窑洞里又是一阵沉默。
“这个林好…滑得很呐!”
“鞭长莫及啊!他现在翅膀硬了,在黑北自成一派,我们能怎么办?”
“唉,先这样吧。他毕竟还在打鬼子,牵制了不少东岛军。保持联系,加强引导,希望他不要再捅出更大的篓子。”
最终,赤塬根据地方面只能采取“团结、批评、争取、观望”的态度。
这下好了,黑风寨、赤塬根据地、白熊联邦,再加上后面那个不安分的速不台,这关系是越来越复杂了。自己这钢丝,是越走越高,也越走越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