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柔与苏然婚后的甜蜜生活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家庭琐事带来的小波澜。
一日,苏然的一位故交前来拜访,这位故交如今生活落魄,希望能在苏然这里谋得一份差事。苏然念及旧情,未与锦柔商量,便一口答应下来,安排他在府中负责一些杂事。锦柔得知此事后,心中有些不满。她并非是不近人情之人,只是府中用人都有一定的规矩和流程,苏然这般擅自做主,让她这个当家主母日后难以管理。
锦柔找到苏然,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夫君,你念及旧情帮助故交,这本是好事。但府中用人需有章法,若是随意安排,其他下人难免会心生不满,日后这府里的事务怕是不好管理。”苏然却觉得锦柔有些小题大做,“不过是安排一个人做事,能有多大影响?我与他自幼相识,如今他有难,我怎能不帮?”锦柔见苏然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心中有些委屈,“夫君,我也并非不愿帮他,只是做事需周全些。咱们可以先考察他的能力,再安排合适的差事,这样既能帮到他,也不会坏了府中的规矩。”苏然听后,虽觉得锦柔说的有几分道理,但心中还是觉得锦柔有些过于严苛,两人为此事不欢而散。
接下来的几日,锦柔与苏然之间气氛有些尴尬。苏然安排的那位故交,由于不懂府中的规矩,在做事时屡屡出错,还与其他下人发生了几次冲突。锦柔看在眼里,却并未多说什么,她想让苏然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
苏然看到故交如此状况,心中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意识到锦柔之前所说确实是为了府中大局着想,自己当时太过意气用事。于是,苏然主动找到锦柔,向她道歉:“娘子,是为夫考虑不周,没有听你的劝。如今看来,确实是我莽撞行事,给府里添了麻烦,还让娘子受了委屈。”锦柔见苏然主动认错,心中的怨气顿时消散,“夫君能明白就好。咱们夫妻二人本就该相互理解,共同把这府里打理好。”
两人解开了心结,一起商量如何妥善安置苏然的故交。他们发现这位故交虽不懂府中杂事,但写得一手好字,对账目管理也有一定的天赋。于是,锦柔安排他到账房帮忙,在一位经验丰富的账房先生手下学习。这位故交在新的岗位上如鱼得水,很快就熟悉了业务,还为府中的账目管理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经过这件事,锦柔与苏然的感情更加深厚,他们在处理家庭事务时也更加默契。然而,家庭琐事总是层出不穷。不久后,锦柔的娘家亲戚送来一些家乡特产,锦柔想着给苏然的父母送去一些,以表孝心。可苏然却认为,这些特产数量有限,应该先紧着锦柔的父母,毕竟是娘家送来的东西。两人又因此事产生了分歧。
锦柔有些无奈地说:“夫君,咱们已经成亲,双方父母都是一样的。这些特产送去给公婆,也是尽我们的一份心意。”苏然却坚持自己的想法,“娘子,你娘家送来的东西,理应先给你父母留着。我父母这边,改日我再想办法准备其他礼物。”锦柔见苏然如此固执,心中有些着急,“夫君这样想就不对了。若是分你我,如何能让两家人都感受到我们的真心?”
就在两人僵持不下时,苏然的父母得知了此事。老两口找到苏然和锦柔,笑着说:“你们俩呀,别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咱们都是一家人,分什么彼此。这些特产大家一起吃,不就好了。”听到父母这么说,苏然和锦柔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这些家庭琐事的磨合中,锦柔与苏然学会了更加理解和包容对方。他们深知,夫妻之间唯有相互扶持、相互体谅,才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携手走过每一个难关,共同经营好这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