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店家又是一阵懊悔。他就说怎么那个地址那么眼熟,合着自己刚刚看完!这不就是报纸末端招聘栏写的饭店地址嘛!
再仔细一看照片的细节,这才发现刚刚和自己说话的人居然也在照片里!这可不就是线下火爆得不行的饭店的伙计吗!
于是他赶忙拿着报纸,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人。
“这位同志,您早说您是报纸里面写的这家饭店的伙计呀!别说是买了,您直接从我手上拿走都行!这不我一顿好找,终于给您送过来了!”
得知店家是因为认出了他是饭店伙计才愿意割爱,把报纸给自己,孙旭志说什么都不肯要。
而店家也是个倔的,说什么也不肯要孙旭志给的钱。
最终,孙旭志才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口头承诺店家,饭店重新开张后,让店家免费吃一顿饭。
孙旭志回到店里时,沈音音也正好到店。
孙旭志将自己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刚刚说给沈音音听,饭店里的两个座机像约好了似的,响个不停。
是这篇报道上的内容起了效果,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饭店声名鹊起,报纸的传播力可以说远超了沈音音的想象。
一时间,饭店板沈音音的故事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
即使现在饭店还是闭店状态,也会时不时的有人前来询问饭店开张的时间,很多人慕名而来,想看看这位“敢说话、有想法”的女老板和她一手创立的饭店。
沈音音开始有些后悔没有早点将饭店的名字重新取好,错失了一个将名声打出去的机会。
现下,招聘的困局已然破冰,报道带来的最直接效果是招聘信息得以广泛传播,不再局限于人才市场的方寸之地,全城有文化、有想法,或者对餐饮业有兴趣的年轻人,都能看到这则招聘启事。
在这同时,也有一些在国营单位郁郁不得志、渴望施展才华的年轻人被吸引。
甚至还有几位刚退休、身体硬朗、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包括会计、厨师长)看到报道后,主动找上门,表示愿意发挥余热,帮助沈音音这位“有闯劲”的年轻女老板。
这边,沈音音和孙旭志刚刚吃过早饭要一边面对响个不停的电话,一边还得应对找上门来询问什么时候开业的顾客,或者是直接找上门来询问是否招聘的劳动者。
一直持续到中午,两人直接将店面的门给关了,座机的线也给拔了,这才得到了片刻宁静,他们还得好好休息,原定的计划是两人一起培训几位新来的厨师,但看现在这个报纸的影响力,看来只能孙旭志一人留在厨房培训了。
这一早上,沈音音收下了两名会计,三名前台,两名采购,但是合适的管理人员还是没有招聘到,所以她下午的任务依旧是招聘合适的管理人员。
不过昨天不同,今天沈音音只需要坐在店里等待优秀的人才找上门即可。
没想到,就在午休的时候,许真真找上了门。
她虽然婉拒了沈音音的邀请,但看到报纸报道后,先是特意来电想要表示祝贺,也想表明自己的立场,以后沈音音如果需要招人,她一定在人才市场这边优先推荐、严格把关,成为饭店可靠的“编外”人力资源顾问。
然而她打了一早上电话,一直都是占线的状态,所以就只能在结束早上工作以后利用中午休息之余亲自跑一趟饭店。
沈音音将人带到了刚刚装修完成,焕然一新的办公室里,看着桌上那份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她也同样感慨万千。
沈音音对许真真表示完感谢后,两人连闲聊的功夫都没有,许真真便赶回去了。
据她所说,因为《城市日报》的效果太好,现在他们的人才招聘市场也成了一道十分两路的风景,许多想要招聘人才的老板看到了人次市场的方便,与人才市场签了合作,也有更多的人才涌入这座城市唯一一个人才招聘市场,所以许真真现在也是和沈音音一样,忙得团团转。
小憩一会后,沈音音将电话线接好,拿起电话,接听起又一个应聘者的咨询。
窗外,冬日的阳光正好,照在饭店那块崭新的招牌上,也照亮了沈音音眼中坚定而充满希望的光芒。她知道,属于她的舞台,更大了。
……
塞北的风,刀子一样刮过光秃秃的山脊,卷起地上的沙砾,打得迷彩帐篷噼啪作响。这里已经接近边境,代号“利剑”的秘密作战小队已经在这里驻扎三天了。
他们刚结束一场高强度的夜间渗透复盘,顾远洲的眉宇间还带着未散的冷峻和疲惫。
他靠在简易的行军桌旁,就着昏黄的马灯,翻阅着今天刚刚从后方辗转送来的信件和包裹。
在一叠部队内部简报下面,一份折叠整齐的《城市日报》露了出来,是留守营区的文书特意塞进来的,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时代弄潮儿”专栏。
他本以为是些政策解读,随手展开。可当他的目光被圈在报纸中间最醒目的那张照片上时,顾远洲几乎是眉心一跳,当“女老板沈音音”这几个字跳入眼帘时,他冷硬的眸光瞬间融化,像冬日的阳光一般温暖。
他几乎是屏住呼吸,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了那篇《女老板的“人才经”:饭店的求贤若渴与时代回响》。
当看到沈音音被羞辱那一段时,顾远洲握着报纸边缘的手指猛地收紧,骨节泛白,一股冰冷的怒意瞬间席卷全身,仿佛要穿透报纸,将那素未谋面的混账揪出来狠狠教训一顿。他心尖像被针狠狠扎了一下,这样的时刻,他又没有在沈音音身边。
然而,报道笔锋一转,生动刻画了沈音音如何凛然反驳,字字铿锵,扞卫自己的事业和尊严。顾远洲紧绷的下颌线渐渐放松,眼底的冰寒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和心疼取代。
他仿佛看到了那个娇小的身影,是如何像寒风中怒放的红梅,挺直脊梁,用她柔和却铿锵有力的嗓音击碎所有的轻视。
“哟,队长,看什么呢,这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