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张兴东:正邪论
紫霄宫的镇殿之宝\"乾坤镜\"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时,张兴东正翻阅着三界户籍簿。镜面浮现的乱象让他指尖一顿——西贺牛洲的万妖谷中,数以千计的妖魔正举着骨幡操练,黑气凝聚的妖云遮天蔽日,连太白金星精心培育的灵芝仙草都被妖气熏得枯萎了。
一、天庭议剿
\"启禀陛下,万妖谷的金角大王已吞并周边七处妖王势力,麾下妖兵过万。\"托塔李天王的宝塔在掌心流转金光,\"昨日更有小妖闯上天庭边界,打伤了看守南天门的黄巾力士。依老臣之见,当速派天兵天将清剿,以绝后患!\"
凌霄宝殿内顿时响起附和之声。哪吒脚踏风火轮上前一步:\"父王所言极是!儿臣愿率三千神兵荡平万妖谷,定将那金角大王的首级献于陛下!\"
张兴东望向阶下沉默的太白金星:\"金星以为如何?\"
老神仙拂尘轻摆:\"陛下息怒,那金角大王本是太上老君座下看炉的童子,因偷了法宝下界为妖。若贸然动武,恐伤了老君颜面。况且......\"他话锋一转,\"万妖谷世代居住着百余族妖族,并非尽是恶类,若一并清剿,怕是有失公允。\"
这句话让张兴东想起飞升前的往事。他曾在终南山见过猎户围剿狼群,明明只有一头恶狼伤了人,却连累整群狼被赶尽杀绝。当时他就想,这世上的善恶,真能一刀切吗?
\"传朕旨意,\"他合上户籍簿,\"先派土地神探查万妖谷实情,不可妄动干戈。另外,宣太上老君来见。\"
二、老君说妖
太上老君的青牛刚踏入凌霄宝殿,就打了个响鼻。老道抚着胡须笑道:\"陛下是为金角儿的事烦心吧?\"他从袖中取出阴阳镜,镜面左侧映出金角大王在洞府饮酒作乐的模样,右侧却显露出另一番景象——几只小妖正在山谷中开垦荒地,种植的灵米长势喜人。
\"陛下请看,\"老君转动镜面,\"这万妖谷中,既有为祸的凶妖,也有安分的善妖。就像人间有好人坏人,仙界有正神邪神,妖族亦然。\"
张兴东盯着镜中那些耕作的小妖,他们的动作笨拙却认真,额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可妖族生来便带妖气,难道不是天地间的祸患吗?\"他想起《封神演义》中记载的梅山七怪,个个都曾助纣为虐。
\"非也非也,\"老君摇头道,\"天地初开时,阴阳二气生万物,人与妖本是同源。就像这阴阳镜,\"他指着镜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哪有纯粹的善恶?当年大禹治水,若非有玄龟献河图、应龙划水道,怎会成功?那些可都是妖族啊。\"
张兴东忽然想起自己登位时,曾在盘古开天辟地的壁画上见过——最初的世界里,人、神、妖杂居共处,直到共工怒触不周山,才渐渐划清界限。或许从那时起,天庭就对妖族有了偏见。
\"那依老君之见,该如何处置万妖谷?\"
\"堵不如疏,\"老君将阴阳镜收入袖中,\"就像治理洪水,一味堵塞只会溃堤。妖族本就是天地生灵的一种,你可以限制他们为恶,却不能断绝他们存在的权利。\"
三、人间访异
张兴东决定亲自去人间看看。他化作游方道士,在江南水乡遇见个特别的药铺——掌柜的是只千年狐妖,却悬壶济世三十年,救治过的百姓不计其数。此刻她正为贫病交加的老婆婆煎药,毛茸茸的狐尾悄悄藏在围裙下。
\"道长有所不知,\"隔壁茶馆的掌柜见他好奇,便搭话道,\"这胡掌柜虽说是妖,心却比某些读书人还善。去年瘟疫横行,多亏她连夜熬制汤药,才保住咱们镇上百十条性命。\"
可当他走到北方城镇,却见到截然不同的景象。一头黑熊精霸占了当地的水源,百姓们要献上童男童女才给供水,河床干涸得裂开蛛网般的纹路,孩子们的哭喊声撕心裂肺。
\"这妖若是再不除,咱们都得渴死!\"一个老汉攥着锄头,眼里满是血丝,\"听说天庭专管这些事,怎么就没人来管管呢?\"
张兴东站在干裂的土地上,忽然明白太白金星的顾虑。妖族就像野草,既能点缀山川,也能泛滥成灾。关键不在于是否存在,而在于是否加以约束。
他抬手招来当地土地神:\"传旨给那黑熊精,三日内若不归还水源,便叫他尝尝天雷的滋味。另外,将那狐妖的善举记入功德簿,日后若有难处,天庭当予照拂。\"
四、妖界溯源
返回天庭的路上,张兴东绕道去了趟女娲宫。神像前的琉璃灯忽明忽暗,女娲娘娘的声音从云雾中传来:\"陛下终于想通了?\"
他望着神像手中的泥人,忽然发现那些泥塑既有凡人模样,也有鸟兽形态。\"娘娘是说,人与妖本是同源?\"
\"天地初开时,我抟土造人,既有按自身模样捏的,也有仿山川走兽造的。\"女娲的声音带着叹息,\"后来你们称前者为人,后者为妖,却忘了都是天地孕育的生灵。就像桃树会结果,也会生虫,你能说虫就不该存在吗?\"
张兴东走到殿外的炼妖炉前,炉壁上刻着上古妖族的事迹:白泽神兽向黄帝献《山海经》,助他平定天下;九尾狐辅佐大禹治水,才换来九州安宁。这些功绩,丝毫不逊于神明。
\"可妖族伤人之事也屡见不鲜。\"他仍有疑虑。
\"人亦有伤人者,神亦有犯错时。\"女娲的声音渐远,\"治水者堵不如疏,治妖者亦然。\"
这句话让张兴东茅塞顿开。他想起人间的律法,并非要灭绝恶人,而是约束恶行;想起天庭的天规,并非不容犯错,而是惩戒过界。妖魔鬼怪的存在,本就是天地阴阳的一部分,就像有昼必有夜,有晴必有雨。
五、新规初定
张兴东再次召集众仙时,手中多了份《三界生灵共处条例》。
\"第一条,妖族可在划定区域内繁衍生息,如万妖谷、黑风山等地,不得擅自侵占人神领地。\"他声音朗朗,\"第二条,妖族若有善举,依功德簿记录可获天庭赏赐;若行恶事,按情节轻重惩处,重者打入十八层地狱,轻者剥夺妖力百年。\"
托塔李天王皱眉:\"陛下,这岂不是纵容妖族?若他们阳奉阴违怎么办?\"
\"那就需要监管。\"张兴东取出一枚玉印,\"朕决定设立'镇妖司',由你兼任司长,哪吒为副,持此印可调动地方山神土地,随时督查妖族动向。\"
他又看向太白金星:\"另设'护善司',由你掌管,专门记录妖族善举,为守法者提供庇护。\"
条例颁布三月后,万妖谷的金角大王果然收敛了气焰,还主动将缴获的不义之财分给周边村镇。那只江南狐妖的药铺开了分店,连人间的知府都亲自送去\"仁心济世\"的匾额。倒是北方那黑熊精不知悔改,被哪吒一顿混天绫抽得跪地求饶,从此乖乖守在深山里不敢出来。
六、天道平衡
这日张兴东登上观星台,见人间炊烟袅袅,妖界秩序井然,连天庭的香火都比往日旺盛了。太白金星捧着新修订的户籍簿赶来:\"陛下请看,新条例实行后,妖族作乱事件减少了七成,人妖互助的事例倒多了不少。\"
他翻开簿子,见上面记载着:青蛇精帮农夫驱赶蝗虫,获赠良田三亩;书生教石猴读书识字,猴子以千年灵芝相报;就连最顽劣的猪八戒,也在高老庄帮村民种出了亩产千斤的稻谷。
张兴东望向西方天际,金角大王正率妖兵修补被妖气熏坏的山林,牛角上的戾气渐渐被金光取代。远处的地府传来消息,十八层地狱的妖魂少了一半,轮回路上的善妖却多了起来。
他忽然明白,所谓天道,从不是非黑即白的割裂,而是相生相克的平衡。妖魔鬼怪的存在,就像磨砺玉石的砂砾,既能伤人,也能成就光华。关键不在于是否铲除,而在于能否划定边界、加以引导。
就像人间的江河,既需堤坝约束,防其泛滥;也需河道畅通,任其奔流。允许存在,是顺应天地生息之道;限制发展,是维护三界平衡之理。
\"传旨下去,\"张兴东对着云海高声道,\"每年三月初三设'三界会盟',人、神、妖各派代表共商共处之事。另外,将《三界生灵共处条例》刻于泰山之巅,让天地共鉴。\"
当第一缕晨光洒向凌霄宝殿时,张兴东抚摸着重新焕发生机的乾坤镜。镜中,人与妖在田间共同劳作,神与怪在云端携手护佑苍生,一派祥和景象。他终于懂得,真正的天道,不是追求绝对的纯净,而是在多元共生中找到平衡。就像那阴阳鱼,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才是永恒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