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宝得意起来,舌头伸得长长的,恨不得从胳膊肘子开始舔。
长安瞪大了眼睛,看着他的动作,被恶心的龇起小奶牙。
听见动静的陈守仓走来,看见陈金宝,顿时皱起眉来。
“你过来干什么?”
“死瘸子,我可不是来找你的。”
陈守仓黑着脸,“你再说一遍!”
陈金宝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从他懂事开始,就被爹娘和奶奶宋金枝养得目中无人,根本看不上陈守仓这个四叔。
他抬着下巴,用鼻孔看人。
“宋长安,我刚才在镇上吃了十串!你求我一声,要么给我磕个头,这个我就赏给你吃。”
跟在他屁股后头的几个孩子一听,瞬间瞪直了眼。
十串?
陈金宝竟然能吃十串糖葫芦!
好叫人羡慕啊!
糖葫芦是裹着糖衣的红色果子,可陈金宝手里那个已经被舔得发白了。
她才不吃呢。
见长安没什么反应,陈金宝又喊着满儿。
“你,傻子,你给我磕个头,我就给你吃。”
满儿傻傻的看着他,似乎听不懂。
“磕头?”
长安拉着他的手,朝他摇摇头。
满儿一脸迷茫,“不会。”
陈金宝啧啧两声,“连磕头都不会,说你是傻子你娘还不承认。”
陈守仓本来就不喜欢陈金宝,见他这么欺负人,正想要教训,又听长安说:“我也不会,你教我。”
“你也是个傻子。”
陈金宝冷哼一声,接着就双膝跪地,朝着他们磕了个头。
陈守仓愣了一下,之后才大笑出声。
反应过来的陈金宝从地上跳起来,摔了手里的糖葫芦,指着长安骂道:“你个傻子,你敢戏弄我!”
他撸起袖子就要进来,发誓要把这个贱丫头跟傻子痛打一顿。
陈守仓走到门口,将长安跟满儿挡在身后,同时又把陈金宝挡在门外。
“你敢。”
陈金宝有什么不敢的。
他捏着拳头,要打陈守仓。
陈守仓抓着他的手,顺势一扭,疼得陈金宝直叫唤。
“你敢动我?我要告诉我爹娘!”
陈守仓才不怕呢。
“我要告诉奶奶!”
陈守仓皱了下眉,一把将他推出去。
陈金宝摔在地上,掌心擦破了点皮,瞬间哇哇大哭。
“你等着!”
陈守仓懒得搭理,关上大门,喊着两个孩子进屋玩儿。
门外,陈金宝哭声震天。
有个嘴馋孩子拿起被扔在地上的糖葫芦,吹了吹根本吹不掉的灰尘,终于找了个不太脏的地方,想要舔一口。
“还我!”
陈金宝一下子跳起来,把糖葫芦抢了过来。
可低头一看,糖葫芦脏的根本不能下嘴。
他恼羞成怒,将那孩子推倒,又再次把糖葫芦砸在地上,顺便狠狠地踩了两脚。
他吃不着,也不让别人吃。
那孩子哇的大哭起来,其他孩子见了,也都躲得远远的。
直到人家爹娘听着哭声找来,陈金宝才赶紧跑回家了。
乔氏从地里回来,喊着长安跟满儿。
陈守仓把他们送出来,站在门里跟乔氏说:“二嫂,我的伤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你明天不用给我送饭了。”
乔氏点头,这才领着两个孩子回家。
路上,满儿一直喊着糖葫芦,一会儿又跺跺脚。
乔氏摸了摸儿子的小脸,“娘以后赚了钱,再给你买糖葫芦吃。”
见长安也看着她,就也摸了摸长安的小脸。
一开始乔氏并不喜欢长安,甚至有些恨这个孩子。
可时日久了,她越发喜欢长安的懂事和善良。每每想起这个两岁孩子被亲生父母丢弃,还差点被淹死在河里,为人母的她就心疼不已。
可最重要的,还是长安的好福气,让家里的日子好过起来,也让满儿慢慢恢复正常,变得像个正常孩子。
就凭这些,乔氏也愿意一辈子对长安好。
“长安也有份,婶婶也给你买。”
长安点头,满儿却摇头。
他松开乔氏的手,突然跪下,冲着乔氏就磕了个头。
陈金宝磕头就是敷衍一下,根本碰不到脑门。可满儿这孩子实在,脑门落地时咚的一声,听着都疼。
乔氏吓了一跳,赶紧把儿子扶起来。
可满儿偏不,他就是要磕头。
她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护着他的脑门,“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磕什么头?”
长安踮着小脚,学着乔氏把手贴在满儿的脑门。
“哥哥在学陈金宝。”
满儿呵呵的笑起来,长安对上他的目光,也跟着他一块儿笑。
乔氏很少见儿子笑得这样开心,不自觉的也跟着笑起来。
“陈金宝怎么了?”
满儿说不清楚,只能由长安开口。
长安年纪小,说一段停一段。
听完了刚才发生的事情,乔氏又明白满儿为什么要磕头了。
“你是想把这些告诉娘,对不对?”
满儿点头。
他就是这个意思。
乔氏心头狂喜。
几个月前她儿子还是个只会傻笑的孩子,可现在,他虽然还不能完整的说完一句话,却是第一次有了表达和分享的欲望。
她的儿子,在慢慢变好。
她紧紧拉着两个孩子,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
“我给你们买糖葫芦,现在就买。以后我们天天都买,天天都买!”
“婶婶,现在天黑了。”
长安一句话,把乔氏说的有些惭愧。
“明天,明天我就去买!”
乔氏实在高兴,回家后领着孩子就进了大屋。
宋金枝就着昏暗的油灯,一边纳鞋底,一边听着乔氏说这些。
“两文钱买十串糖葫芦?他吹牛呢。”
突然,她又想起一件事儿来。
“先别乱花钱了,过几日又要买布料了,还是先省着些。”
乔氏低头不语。
可她已经答应两个孩子了。
但……她手里确实没几个钱了。
两串糖葫芦就是四文钱,一天四文,没几天她那点钱就都花出去了。
说起买布料的事儿,乔氏问:“咱们要不要做点染布,给白家送过去?”
宋金枝抬起头,看着她笑了笑。
乔氏被她看的有些不大自然。
难不成是自己说错话了?
“不用总赶着往白家凑。老二媳妇儿你记着,不管对谁,太过于殷勤讨好,反而会惹人厌烦。
白家是大户,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不稀罕我们这些粗布。
这些染布,我要另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