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简兮为父亲斟上一杯热茶,轻轻点头:“女儿见父亲忧劳,京中亦风声鹤唳,想来……陛下龙体堪忧。”
夏茂山接过茶盏,并未饮用,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不止于此。陛下……恐大限将至。如今几位皇子年幼,宗室之中,有资格、且有能力的……”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唯有摄政王。”
夏简兮心下一凛。易子川虽为摄政王,权倾朝野,但毕竟非陛下嫡脉。若陛下驾崩,他若要更进一步……那便是滔天巨浪,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父亲,”她声音微紧,“那我们夏家……”
“我们夏家,早已与他绑在一处了。”夏茂山目光复杂地看着女儿,“自陛下保媒,太后太妃亲临,为父在朝中便已被视为摄政王一党。如今之势,已无退路。为父忧心的,并非站队,而是这惊涛骇浪之中,能否保全自身,更能否……护你周全。”他眼中满是父亲的忧虑,“兮儿,你那日说‘愿观其后’,为父只盼你知晓,这‘其后’之路,恐是荆棘遍布,杀机四伏。”
夏简兮看着父亲鬓角新添的几丝白发,心中酸涩,却也更坚定了信念。她走到父亲身边,轻声道:“父亲,女儿明白。既已同行,便无惧风雨。女儿会谨言慎行,也会……尽力而为。”
她未明说如何“尽力”,但夏茂山从女儿眼中看到了不同于往日的坚韧与沉着,心下稍慰,却又更添怜惜。
又过了两日,一个惊人的消息如同炸雷般在京城传开——陛下于昨夜亥时,驾崩了!
丧钟鸣响,举国哀恸。京都九门紧闭,羽林卫接管防务,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肃杀与惶然之中。
在这片混乱里,摄政王易子川以雷霆手段稳住了局势,宣布由他总揽朝政,辅佐年幼的太子,并筹备先帝丧仪及新帝登基大典。其手段之果决,安排之周密,令人侧目,也彻底奠定了其无人可撼动的地位。
先帝丧期,诸事繁忙,易子川自然无暇再邀夏简兮品画饮茶。但夏府的门槛,却并未因此冷清。相反,借着吊唁、商议事务等由头,前来拜访夏茂山的朝臣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位高权重者,言语间对夏家,尤其是对夏简兮,更是客气乃至带着几分讨好。
所有人都清楚,待国丧之后,这位即将嫁入摄政王府的夏家女,地位将截然不同。
这日,夏简兮正在房中翻阅一本前朝杂记,听晚进来,神色有些古怪地禀报:“小姐,永昌伯夫人携其女前来拜访夫人,言语间……似很想见小姐一面。”
永昌伯府?夏简兮印象中与自家并无深交,且那日赏花宴,这位伯夫人看她的眼神还带着几分审视。如今陛下新丧,他们不在家守制,反倒急着上门……
夏简兮心下了然,这是见风使舵,提前来攀附未来的摄政王妃了。她淡淡道:“回复母亲,就说我因先帝驾崩,心中悲恸,需静心抄写经文祈福,不便见客。”
听晚应声去了。夏简兮放下书卷,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素白的世界。权力更迭,人心浮动,她尚未踏入那座王府,却已真切地感受到了因他而带来的地位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窥探与算计。
傍晚时分,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青篷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夏府侧门。车帘掀开,一道颀长挺拔的身影利落下车,竟是多日未见的易子川。
他依旧是一身墨色常服,只是腰间束了素带,面容冷峻,眼下带着些许疲惫的青影,但那双眸子,在暮色中依旧锐利如鹰。
他未通传,径直入了府,显然是早已安排。夏茂山闻讯赶来,见他突然而至,心中惊疑,连忙将他请入书房。
“王爷此刻亲至,不知有何要事?”夏茂山屏退左右,低声问道。
易子川并未客套,直接道:“京中局势初定,然暗流未止。三日后,先帝灵柩移奉皇陵,太子将于枢前即位。此间不容有失。”他目光转向随后被请来的夏简兮,语气放缓了些,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届时,你随夏将军一同入宫。”
夏简兮心中微震。新帝登基大典,命妇贵女入宫朝拜是惯例,但由他亲自前来告知,意义非同一般。这不仅是让她露面,更是向所有人宣告她的地位。
“是,王爷。”她垂眸应下。
易子川看着她沉静的模样,眸色深了深,忽然道:“伸出手来。”
夏简兮不明所以,依言伸出右手。
易子川自怀中取出一个不及巴掌大的锦囊,放入她掌心。锦囊是素净的青色,入手却沉甸甸的,带着他身体的余温。
“宫中人多眼杂,戴上这个。”他语气平淡,“若遇非常之事,捏碎它。”
夏简兮握住那锦囊,触手冰凉坚硬,不知内里是何物。但他此举,无疑是对她安危的又一层保障,也是一种无声的信任与托付。
“多谢王爷。”她将锦囊仔细收好。
易子川深深看了她一眼,那目光复杂,有关切,有审视,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他未再多言,对夏茂山略一颔首,便如来时一般,悄然离去。
来去如风,却在她心中再次投下重重的涟漪。
夏简兮握紧袖中的锦囊,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新帝登基在即,她知道,真正的风波,或许才刚刚开始。而她和易子川,也将在这权力的顶峰,迎来属于他们的未知前路。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躲在父兄羽翼下的夏家女,她即将站在那个男人的身边,共同面对这天下最烈的风,最猛的浪。心中虽有忐忑,但更多的,是一种破茧而出的决然。
夏简兮随父亲夏茂山入宫,依制立于命妇队列之中。她身着合乎规制的淡雅衣裙,发髻简单,只簪一朵素白银花,脂粉未施,却因那份沉静的气度与绝丽的容颜,在人群中依然显眼。她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探究的、羡慕的、嫉妒的,亦有来自某些角落、带着冷意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