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们返程,知圣女忙碌,大家依然约着一起去向圣女告辞。正要出门去医馆的小夭,听见婢女来报。瑶儿猜出他们要来,早把活给她安排好了。小夭命人把她与瑶儿准备的东西带着,走向府邸外。
众人见到大王姬出来,立刻行礼。
“都是熟人,不用拘礼。”戴着帷帽的小夭,亲切地对着大家点了点头。
“新春将至,这是我与瑶儿为大家准备的小小心意,大家可不能推辞。”小夭示意珊瑚打开箱子,众人看见箱子里摆放整齐的东西,红布里包着东西,一个个摆放整齐。
匠人们猜不出被红布包裹的东西,不由得看向大王姬。
珊瑚亲自将红包依次递给匠人,“大家拿着,这是圣女与大王姬的新年规矩。圣女说红色能压邪驱祟,祈福迎祥,新年给红包,预祝大家明年财源滚滚,身体康健,岁岁平安。”他们去年第一次收到,府邸人人都有,今年王姬与圣女身边人多,准备得格外多。
有匠人将系绳打开,发现里面尽是贝币。跟着圣女做事,他们本就比一般匠人赚得更多,温饱早已经不是问题,日子也比以往过得富裕些。
“殿下,这个我们不能收。”老匠人看了一眼大家,跪倒在殿下面前,眼角湿热。
“你看看,瑶儿就说你们要客气,非得让我来。”小夭扶起老者,扫了一眼府邸外围观的人群,“你们做出的农具,造福一方,对百姓有恩,对西炎国有功。只是一些心意而已,如果大家不收,我只好命令大家收了!”
“谢殿下与圣女。”众人感激地收下无法衡量价值的心意。
“祝大家过个团圆年。”小夭对着大家拱手行礼,“各位今年幸苦,来年再见。”
“谢殿下与圣女。”众人立刻弯腰回礼,高声起呼。
小夭看着这群穿着质朴的匠人,太平盛世之下,她享受王姬之尊,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目送匠人们一个个依依不舍离去,小夭带着剩余的红包踏入医馆,依次给她的学生发红包,“年节将至,大家空了都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欢乐气象。”
“这些年,你们都过得很辛苦,以后有本事,再也不会回到以前的生活了。”
“谢谢王姬与圣女。”大家看着王姬那双笑眯眯的眼睛,他们在死斗场厮杀都没落下的眼泪,骤然掉落。
大恩不言谢,他们这群人因为圣女重见天日,因为王姬拥有立足之本,此生定不会辜负二人的教导。
离戎昶收到几箱子红包,直呼爷们大方,下一句,“这些是给帮我们打理食铺与酒楼的人准备,不是给你,不够你就补上。”
连忙打开红布,幸好不是玉贝,庆幸庆幸。爷们笼络人心的手段,高明,现在谁不夸她。
忘忧与忘安除了得到与大家一样的红包,私下又得到两个沉甸甸的玉贝红包。
馨悦亲自登门邀请小夭与朝瑶去府邸过年,玱玹那边也早收到辰荣熠的邀请。
去年朝瑶没去,父亲回去禀报得了一句,“圣女既然来我西炎做客,岂能怠慢。”
洛愿看着府邸里的一大家子,自己人重要,“小夭你去吧,我事情多,一起看烟花还行,住几日实在抽不出身。”
“馨悦,别让你爹那么客气,他送的新年贺礼我很喜欢,西炎王那边我会说的。”
馨悦心中疑惑,父亲送礼了?自己怎么没听说。
今年小夭也不想去辰荣府邸过年,虽然她与玱玹都不在乎辞旧迎新之礼,瑶儿好似特别喜欢。“馨悦,我也不提前过去。府里如今人多,瑶儿不爱管事,家伙什放哪里都不知道。”
馨悦见两人都下定决心,无奈地一人看一眼,“那最后一日,你们俩一定要过来吃顿饭。”
洛愿与小夭.......傻笑几声,点头应下。
馨悦回到辰荣府,问起父亲派人送了什么礼物。
“辞旧迎新那日,你就会知道。”辰荣熠淡淡地说了一句。
玱玹与去年一样,提前几日住到辰荣府。入府那日,馨悦等在大门,玱玹踏下云辇,只见到馨悦一人带着婢女,打趣地笑道:“那两位是忙碌,还是没起?”
“那两位分身乏术,估计在自己府邸没起。”馨悦笑靥如花领着玱玹往里走,“她们最后一日过来。”
玱玹并没有执着这件事,陪着馨悦说说笑笑往里走。小夭从医馆回到府邸,难得看见某位大忙人在府邸,此刻领着府邸里的侍女与侍卫,一群人个个身上沾着白色粉末,干得热火朝天。
“你们做什么呢?”小夭走上前好奇地看着案上的物件,小木棍,粉团,肉馅。
“殿下,圣女教我们包饺子呢,说是新旧交替。”珊瑚捏着饺子边缘的褶皱。
洛愿看见小夭回来,连忙走过去。小夭瞅额头沾着麦粉的人,笑着捏了捏她的脸,“以前怎么没听说你会做饺子?”
“以前你们一个比一个懒,我说出来,不就是我一个人的活。”洛愿想起清水镇的过往,家里的勤快人就她和老木两个人。
她偷偷去看过老木几次,长出白发了。洛愿知道小夭心里也惦念着清水镇的人,只不过她们现在身边势力交杂,贸然去看只会为他们带来祸事。
她搂着小夭的肩膀,笑嘻嘻地说道:“他们过得很好,我去看过。”
“过得好就行。”小夭眼里的失落一闪而过,玱玹希望她忘了清水镇的人和事,但清水镇的几十年,平凡的生活带来不平凡的幸福。
洛愿低声细语附在小夭耳边说道:“你下次问问狐狸嫂子,狐狸嫂子做好事不留名,我替他说。”
小夭疑惑一刹,瞬间明白,涂山璟让人暗中照拂。瞟了一眼众人,个个眼里透着好奇,脸颊泛起羞赧的红晕,抓起盆中面粉扬在朝瑶脸上,“碎嘴,你都知道还让我问。”
“浪费粮食,罚你包饺子。”洛愿塞了一根擀面棍在小夭手上,笑着跑远。
“哼,天天在外挣钱,回家还得干活。”小夭举着木棍敲了敲案板,这日子比当玟小六还过得有趣。
大家看多王姬与圣女打闹,笑容不减,谁都不说话,一说话就得被拉着说理。
小夭望着府中各司其职的侍卫,当初瑶儿留下的妖族,开始有些戾气,现在也渐渐融入,能腼腆地跟她带来的人说话,干活。
所有人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小夭回头看着从这桌走到那桌的朝瑶,只有她的瑶儿,现在还没痊愈。
她私下尝试用灵力辅助,将同类的心脏互移。心主神明,主血脉,居脏腑中最重要位置,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脏取出那刻立即停止跳动,一次希望也没看见。
当夜,西炎王看见晚饭,筷子指着一盘从未见过的食物,“这是什么?”
“陛下,今日圣女过来了。说是过年得吃饺子,她亲自做的,算着时间亲自煮好。”近侍立即将圣女今日下厨的事情,禀报给陛下。
“那丫头呢?”上次岳梁的事,她似全然没放在心上,事后也不过问。
“她的原话,上有老下有小,换地方继续煮。”
西炎王轻笑一声,夹起一个饺子放入口中,皮薄柔软,隔皮见馅,馅香鲜嫩。近侍见状端上从旁边取来的两个小碟,“陛下,圣女说蘸味碟,味道不一样。”
“我看见圣女往里面加了一种酸水,油脂。”近侍立刻将圣女留下的两个小瓶子递给陛下,“陛下,这种油不似我们平日所食,这么冷的天气也没凝固,有股香气。”
日常宰杀的肥猪、肥羊、壮牛、油腻部位切块后放到釜中煎炸,等油脂出来后过滤渣滓,存入罐中,随取所用。
西炎王接过小玉瓶,分别打开嗅了嗅,其中一个泛着酸气,另一个泛着浓郁的香气,“她没说是什么?”
近侍讪讪地笑着,“圣女说独家秘方,没挣钱前,陛下负责品鉴。”
“这丫头,没大没小。”西炎王让近侍将玉瓶收好,他要负责品鉴了。
饺子蘸蘸味碟,放入口中,味道更加鲜美,酸味解腻,引得西炎王不禁多吃了几个。
皓翎王看着案上新奇的食物,额头沾着麦粉的阿念,“今日怎么洗手作羹呢?”
“父王一年劳累辛苦,瑶儿今日教女儿做的饺子,父王尝尝。”阿念期待地看着父王,她还是第一次亲自为爹娘准备吃食。
“阿念亲手做的,定要尝尝。”皓翎王夹起饺子那刻,阿念立刻把蘸水放到父王旁边,“瑶儿的新品。”
他现在看到朝瑶的酒,避之不及,阿珩善于酿酒,青阳酿得酒难以入喉。青阳倘若在世,朝瑶肯定得成青阳的女儿,哪哪都像,唯独弹琴一言难尽。
此刻看着水样的新品,皓翎王神色不显,看不出情绪,浅浅沾了些,入口才松口气,这次懂事了。
静安王妃欣慰地注视着父女两人,阿念被朝瑶潜移默化下,如今越来越懂事。
“她今日又给你讲些什么有趣的事情?”皓翎王吃着饺子,询问起阿念。
阿念回想着她干活时,旁边吃着“糖豆”的闲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话。“瑶儿说了说她的生意,她说她脑子比水车转得都快,也转不赢玱玹哥哥他们。”下一句,难以启齿,“你要是嫁给玱玹,把你弄去卖了,你还得帮他说卖少了。”
“剁鱼馅的时候,她突然说拌馅不能咸不能淡,治国亦是如此。治大国如烹小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皓翎王放下象箸,微笑地凝视着阿念,“她给你说这些,你懂其深意吗?”
“本来不懂,瑶儿又说帝王的任何政令,从体察民生民意、朝臣探讨、昭告、推行,落地,都如同做菜的时间、火候、调味,需要精准把握,每一个细节和环节都至关重要。”
阿念有条不紊将朝瑶今日的话讲来,不由得加入些自己的见解,“每一项政令推出前应该三思,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治国也一样,不宜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乱折腾。”
“阿念,你现在长进不少,父王心中欢喜。”皓翎王难得地直言赞赏。
阿念见父王高兴,笑盈盈地坐在父王身边,挽住他的手臂撒娇,“父王,我能不能去中原找瑶儿?”
“如果你只是找瑶儿当然可以,如果是其他人,不可以。”皓翎王收起笑意,直视着阿念。
阿念失落地松开手,不仅是父王,连朝瑶也话里话外说玱玹哥哥不适合作夫君。
“我知道了。”
辞旧迎新那日,馨悦与玱玹见到小夭独自前来,玱玹瞟了一眼馨悦,向小夭问:“瑶儿呢?”他从来没与她一起辞旧迎新过新年。
“她碎碎念三天,终于让凤哥过来了,现在央着凤哥给她展示幻术。”小夭好笑地看着玱玹。凤哥一过来,瑶儿蹦得三丈高,
“馨悦,你别介意,她说今夜请你看烟花。”小夭故作歉意地看着馨悦。
“怎么会,她与她哥哥的感情,我羡慕都来不及。”馨悦主动挽着小夭往里走,今日丰隆也从赤水赶回来了。
玱玹往外看了一眼,随着她们的脚步,一起走入府邸。
丰隆从父亲书房出来,看见有说有笑的三人,立马大方自然地迎上去,笑容灿烂地看着小夭,“小夭。”
“丰隆。”小夭用平常心对待丰隆,看作朋友,更不会觉得尴尬。
“馨悦不是说瑶儿也会过来吗?怎么没看到她?”丰隆往几人身后看了一眼,这次回赤水,爷爷还关心了几句圣女。
“你们兄妹俩盼着瑶儿,不如去我府邸辞旧迎新?”小夭戏谑地看着丰隆。
“等两日,我一定去叨扰。”丰隆与三人并肩而行。
玱玹至今没查出赤水与朝瑶的关系,丰隆也是疑惑不解,他总说他爷爷对圣女比旁人上心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