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序幕:股肱突然逝世造成的军事动荡

公元417年冬,长安城头,朔风凛冽。刚刚收复这座汉家旧都的刘裕,正意气风发地眺望着八百里秦川。北伐后秦的大业功成在即,饮马黄河、一统北方的宏图似乎触手可及。这位从底层一路砍杀上来的“战神”,此刻心中恐怕已经在盘算着登基大典的流程了。然而,一匹来自建康的快马,带着一身风尘和一份十万火急的密报,冲破了这胜利的喜悦。

信使带来的不是捷报,而是一个让这位铁血枭雄瞬间“破防”的噩耗:“尚书左仆射、总摄朝政——刘穆之,病逝!”

史载,刘裕闻讯,“惊恸哀惋者累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刚刚还指点江山的统帅,瞬间如遭雷击,当着满营文武的面,捶胸顿足,悲呼出声:“穆之死,我如丧左右手!”(《宋书·刘穆之传》)这悲痛,是真真切切,发自肺腑。更令人震惊的是,刘裕紧接着做出了一个让全军愕然、也让后世史家扼腕的决定——放弃唾手可得的关中,放弃即将到手的更大胜利,只留下年幼的儿子和少量军队看守,自己则带着主力大军,星!夜!班!师!南!归!

能让杀伐决断的刘裕如此“放弃治疗”,甚至不惜放弃统一北方的历史机遇,这位刘穆之,到底是何方神圣?他难道比千军万马还重要?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堪称南朝刘宋王朝“幕后建筑师”、“最强打工人”的传奇人物——刘穆之。

第一幕:开局一张嘴——寒门士子的“天使投资”眼光

公元360年(东晋兴宁二年),刘穆之降生于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一个普通的官宦家庭。在那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政治达到顶峰的年代,刘同学的家庭背景,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潜力股但暂无风投”——祖上虽做过官,但绝非王、谢、桓、庾那样的顶级门阀,属于“次等士族”或“寒门”。想靠“拼爹”上位?门儿都没有!想进顶级“朋友圈”?人家不带玩!

不过,刘穆之天生自带“金手指”——超强大脑和顶级口才。史料记载他“少好书传,博览多通”,尤其擅长“纵横捭阖”之术(《宋书》)。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读书多,见识广,脑子转得比陀螺还快,口才更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搁现在,绝对是顶级战略咨询顾问、金牌投行经理或者能把投资人侃晕的创业奇才。

他职业生涯的起点是琅琊王府的主簿。这个职位,听起来像秘书长,实际上更像高级打杂兼文书处理员,在门阀林立的东晋,上升空间极其有限。刘穆之的才华,就像被锁在抽屉里的明珠,急需一个慧眼识珠的“伯乐”和一场惊天动地的“风口”。

命运的“风口”在公元404年(东晋元兴三年)呼啸而至。权臣桓玄篡位称帝,把司马家的皇帝当成了摆设。天下汹汹,英雄并起。此时,一个名叫刘裕的男人,正以他北府兵中级将领的身份(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干一票大的——讨伐桓玄!

敏锐的刘穆之,立刻嗅到了“潜力股”即将腾飞的气息。他果断“跳槽”,从相对安稳但前途渺茫的王府职位,投奔了当时实力远谈不上雄厚的刘裕。这是一次典型的“天使投资”,赌的是未来!

初次见面,刘穆之没有客套寒暄,直接奉上了一份价值连城的“投名状”——一份直击要害、极具操作性的战略分析报告:“老板!(当然,古人叫‘明公’)现在桓玄那小子刚坐上龙椅,屁股还没捂热乎呢!民心不稳,根基不牢,正是他最虚的时候!咱们别搞什么农村包围城市、慢慢发育那一套了,太慢!要干就干票大的,集中精锐,直捣黄龙——拿下建康!建康是什么?是首都,是朝廷的‘服务器机房’!只要占了建康,控制了皇帝(虽然是傀儡)和中央机构,您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2.0 pLUS版!名分、大义、资源,全都有了!这波操作,稳赚不赔!”

刘裕一听,眼睛都亮了!这思路,清晰!这魄力,够大!比他原先想的“先打打周边野怪升级”强太多了!史载“裕从之”(《资治通鉴》)。于是,刘裕采纳其策,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率军直扑建康。桓玄的军队还没反应过来,建康城头就变换了大王旗。刘裕一举控制了东晋朝廷的“cpU”,掌握了绝对的政治主动权。

刘穆之凭借这份精准的“市场分析”和“战略企划书”,成功拿到了刘裕集团“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coo)”的offer,完成了从“地方小职员”到“帝国核心操盘手”的华丽转身。开局一张嘴,前途全靠侃,这波“天使投资”,值!

第二幕:建康“永动机”——当宰相卷成了“人形AI”

刘裕同志,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兼“战争狂人”。他的日程表排得比明星赶通告还满:不是在打仗(灭南燕、平卢循、伐后秦……),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老板常年“出差”甚至“出国征战”,那么问题来了:诺大的“刘氏集团公司”(此时还是东晋朝廷的马甲),总部建康谁坐镇?日常运营谁管理?钱粮兵马谁调度?后院起火谁扑灭?

答案有且只有一个:刘!穆!之!

他被刘裕授予了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常务副宰相)、丹阳尹(首都最高行政长官)等要职,总摄朝政,代行皇权(替刘裕行使权力)。他的工作状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把“996福报”卷成了“007永动机”,其效率之高、能力之全面,让现代打工人看了都瑟瑟发抖,直呼“非人哉”!

文件处理“八爪鱼”: 官方史料《宋书·刘穆之传》对他的工作场景有段极其生动的描述:“内外所咨禀,盈阶满室,目览辞讼,手答笺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悉皆赡举。” 翻译成现代职场黑话就是:办公室内外请示汇报的人挤满台阶和屋子(客户\/同事排队等沟通);他眼睛看着诉讼文件(处理A任务),手里批复着公文(处理b任务),耳朵听着下属口头汇报(处理c任务),嘴里同时答复着各种问题(处理d任务)!而且神奇的是,“不相参涉,悉皆赡举”——各个任务并行不悖,互不干扰,最后全部搞定!这哪是宰相?这分明是拥有多核处理器、自带多线程并行运算能力的“人形AI”啊!他批阅的公文据说能堆满几个房间(“堆案盈尺”),但到他手里,都能像流水线一样高效处理完毕。刘裕在前线收到他批阅后转来的奏章,估计都想给他发条弹幕:“老刘,你这手速和脑速,是开了外挂吧?666!”

后勤保障“定海针”: 打仗打的是什么?是钱!是粮!是人!刘裕最辉煌也是距离最远的战役——北伐后秦(416-417年),战线绵延数千里。刘穆之坐镇建康,就是整个战争机器的“总调度师”和“大管家”。他需要统筹全国的资源:从江南鱼米之乡的稻谷,到江淮平原的布匹;从各地征发的民夫壮丁,到前线急需的武器铠甲。在没有高铁、没有飞机、没有互联网、甚至没有完善公路系统的古代,他硬是靠着一套高效的驿站系统(快马接力)、精密的统筹规划和原始但严格的账本管理,把后勤玩成了“古代版京东物流”,做到了“千里馈粮,士有饱色”(千里运粮,士兵还能吃饱)。当刘裕在遥远的关中收到一车车络绎不绝的粮草和补充兵员时,他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才能安心砍人。这份后勤保障能力,堪称冷兵器时代的奇迹。

京城维稳“消防员”: 建康城从来就不是风平浪静的地方。一方面,被打倒的政敌残余势力(如司马休之的旧部)时刻想着搞破坏、复辟;另一方面,以王、谢为代表的顶级门阀士族,虽然表面上臣服于刘裕的武力,但骨子里对这个“老兵痞”出身的寒门新贵充满了鄙夷和不甘,暗地里小动作不断,时刻想夺回话语权。刘穆之就是建康城里的“超级消防员”兼“危机公关大师”。他一手“铁腕”:对任何敢于跳出来搞叛乱、搞破坏的,坚决镇压,毫不留情,确保首都核心区的绝对安全(比如及时扑灭司马休之余党的叛乱)。另一手“太极”:在各大门阀之间巧妙周旋,借力打力。他深知这些盘根错节的“老钱家族”底蕴深厚,暂时不能连根拔起,只能边利用他们的影响力维持朝局表面稳定,边用“掺沙子”的策略——大力提拔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进入各级官僚机构,稀释门阀对政权的垄断,逐步架空他们的实权。这波操作,堪称古代版“职场政治平衡术”的巅峰之作,为刘裕最终踢开东晋皇帝、自己坐上龙椅,铺平了道路(策划加九锡、封宋公等禅代程序,都是刘穆之在后方操盘的重要步骤)。

第三幕:制度“整容刀”——给国家机器做“深度优化”

刘穆之不仅仅是个“卷王”和“救火队长”,他更是一位眼光长远、手腕高超的“制度设计师”和“改革工程师”。他深知,刘裕靠武力打下地盘,但要坐稳江山,必须有一套高效、合理、能赢得民心的国家运行机制。于是,他拿起“手术刀”,对桓玄留下的烂摊子和东晋积弊已久的制度,进行了一场“深度优化手术”。

删繁就简“清内存”: 桓玄篡位后,为了立威和快速控制,搞了一套极其严苛繁冗的法律。老百姓动辄得咎,怨声载道,社会运行效率低下,如同装了太多垃圾软件的电脑,卡得要死。刘穆之上台后第一刀就砍向这里。他主持废除大量冗余、严酷的律条,恢复简明、务实的法律体系(史称“依晋初旧制,稍加厘改”)。效果立竿见影——社会运行“系统”负担减轻,“程序”运行顺畅了,老百姓拍手称快:“可算能喘口气了,日子没那么‘卡顿’了!”

打破门阀“天花板”: 这是刘穆之最具革命性的一刀。东晋是门阀政治的巅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官场铁律。高级官职几乎被王、谢、庾、桓等几家顶级门阀垄断,寒门才俊再有能力,也只能在低级职位上混吃等死,上升通道完全被堵死。刘穆之(本身也是寒门出身)对此深恶痛绝。他大力推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不拘一格降人才,大量提拔有真才实学、有实干能力的寒门士子进入中央和地方的关键岗位。这一招,效果极其显着——注入新鲜血液: 给腐朽僵化的官僚体系注入了活力和效率,很多寒门子弟珍惜机会,工作倍儿努力;扩大统治基础: 为刘裕争取到了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和民众的支持,这些“草根精英”成了刘裕政权的新根基;瓦解门阀垄断: 如同在门阀的“铁饭碗”里狠狠掺了一把沙子,动摇了他们世代为官的特权根基。这简直就是一场“政治版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刘穆之本人,也成了无数寒门学子心中的灯塔和偶像。

“板籍”改革堵“后门”: 东晋中后期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户口隐匿”。什么意思?就是那些有权有势的豪门大户,利用特权,把大量本该向国家交税、服徭役、当兵的农户(称为“荫户”),藏在自己庄园里,变成只给自己干活、只听自己命令的“私属人口”。结果呢?国家收不上税,征不到兵,穷得叮当响;豪门富得流油,还拥有庞大的私人武装。刘穆之对此痛下杀手,强力推行“土断”政策(核心是清理户籍,整顿版籍)。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清查户口,把那些被豪门藏匿的人口重新登记到国家户籍上,让他们成为向国家纳税服役的编户齐民。这一招“开源节流”,直接掐住了豪门的“钱袋子”和“人袋子”,效果极其显着——国家财政收入“噌噌”往上涨,兵源也一下子充足了。那些豪门大族气得跳脚骂娘,但在刘裕的刀把子和刘穆之的铁腕政策下,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刘裕能支撑起连年大战的庞大开销,刘穆之的“板籍”改革功不可没!

第四幕:巨星陨落——一个人的死,如何让历史“拐了个弯”?

时间来到公元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冬。刘裕的北伐大军势如破竹,终于攻克了长安,收复了沦陷百年的关中故土!消息传回建康,举国欢腾。刘穆之虽然坐镇后方,运筹帷幄,保障后勤,心力交瘁,但得知老板取得如此辉煌胜利,想必也是老怀宽慰,觉得一切辛劳都值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个胜利的巅峰时刻,积劳成疾的刘穆之,身体这台超负荷运转了58年的“超级机器”,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倒塌,病逝于建康任上。

噩耗如同晴天霹雳,通过快马接力,穿越千山万水,重重地砸在了长安城头刘裕的心上。史书描绘刘裕的反应是“惊恸哀惋者累日”,痛呼“穆之死,我如丧左右手!” 这悲痛,绝非作秀。刘裕是枭雄,但绝非冷血,他更清楚刘穆之的价值意味着什么。

中枢定海神针倒了: 建康朝廷全靠刘穆之这根“定海神针”镇着。他一死,那些被压制已久的门阀势力、潜在的反对派、甚至刘裕集团内部可能存在的野心家,会不会趁机作乱?建康这个政治中心一旦不稳,后果不堪设想。

后勤生命线悬了: 千里远征,后勤保障是生命线。如此庞大复杂的补给系统,只有刘穆之这个“总设计师”和“总调度师”能玩得转。他死了,谁能确保粮草、兵员、物资能源源不断、准确无误地送到前线?万一断了粮,几十万大军立刻陷入绝境!

称帝之路险了: 刘裕北伐的一个重要政治目的,就是积累更大的威望,为最终称帝铺路。后方不稳,他就算在前线再打胜仗,根基也可能被动摇。禅代的精心策划也可能被打乱。

巨大的、无法替代的依赖感和深深的不安全感,瞬间淹没了刘裕。纵有千般不舍长安,万般不甘放弃统一北方的宏图,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刘裕这位一代雄主,也只能含泪做出痛苦而理智的决定:放弃长安,放弃关中,放弃北伐成果,立刻率主力大军南归,稳住基本盘!

历史,就在这一刻,被一只无形的手,硬生生地掰!弯!了!轨!道!刘裕南撤时,留下了年仅十二岁的次子刘义真和几员大将(如王镇恶、沈田子)镇守长安。结果呢?将帅不和,内讧火并,实力大损。不到一年半,赫连勃勃的夏国大军就趁虚而入,重新夺回了关中。刘裕将士浴血奋战得来的成果,付诸东流。北方统一的最佳窗口期,就这样砰然关闭。

后世史家每每论及此,无不扼腕叹息:如果刘穆之多活几年!如果刘裕能稳住关中!那么,以刘裕的雄才大略和刘穆之的治国之才,刘宋政权极有可能提前一百多年完成南北统一,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或许都会截然不同!刘穆之的早逝,不仅是他个人生命的终结,也不仅是刘裕个人的巨大损失,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南北朝的历史进程,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历史遗憾。

三年后(公元420年),刘裕终于踢开了东晋最后一个皇帝司马德文,自己登基称帝,建立了南朝第一个政权——刘宋王朝。他追封这位劳苦功高、却未能看到胜利日的“革命战友”为南康郡公,赐予极高的谥号“文宣”(经纬天地曰文,圣善周闻曰宣),并让他配享太庙,享受后世皇帝的香火祭祀。当刘裕在庄严的礼乐声中坐上梦寐以求的龙椅时,他的心中想必是百味杂陈:龙椅虽在,那个为他日夜操劳、殚精竭虑、稳固后方、扫清障碍的“最强辅助”、“无双国士”,却再也无法站在殿下,与他共享这荣光了。

第五幕:千古回响——“非典型”宰相的传奇与启示

在极其讲究出身门第、“拼爹”成风的魏晋南北朝,像刘穆之这样非顶级门阀(甚至被归为寒门)出身,却能凭借自身超凡的才能和实干,位极人臣,成为开国皇帝最倚重的核心幕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传奇和励志典范。后世对他的评价,更是高得离谱。

“萧何之亚”: 这是当时人和后世史家(最着名的如《宋书》作者沈约)给予他的最高赞誉,几乎成了他的历史定评。刘邦有萧何坐镇后方,“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才能让刘邦安心在前线与项羽死磕。同样,刘裕有刘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机如流,事无壅滞”(《宋书》)。内政、后勤、决策,样样玩得转,效率还高得吓人。沈约的评语精准概括了他的核心价值。没有刘穆之这个“刘宋版萧何”,刘裕这个“南朝刘邦”想当皇帝?难度系数起码翻十倍!

寒门之光,士林楷模: 在门阀的铜墙铁壁中,刘穆之硬是用自己的才华凿开了一道裂缝。他以布衣之身(相对顶级门阀而言),凭真才实干和卓着功勋,跻身帝国最高权力中枢,成为掌握机要决策权的核心人物,打破了“上品无寒门”的魔咒。他是南朝“寒人掌机要”这一政治现象的先驱和最高代表。他的成功,如同一盏明灯,给无数出身普通却胸怀大志的才俊指明了方向:原来,不拼爹,靠拼命(工作)和拼脑,也能拼出一片天!他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励志教科书。

行政天花板,宰相教科书: 刘穆之处理政务的能力,被后世奉为宰相的典范和天花板级的存在。那种“目览词讼,手答笺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的“人形AI”工作状态,几乎被神化,成了高效、全能、勤勉的象征。后世的宰相们读他的传记时,估计都会一边惊叹一边默默擦汗:“同样是宰相,这业务能力和工作强度,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他是当之无愧的“宰相能力值天花板”。

刘穆之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充满遗憾的一生。 他未曾披坚执锐,亲临战阵斩将夺旗;他的战场不在烽火连天的沙场,而在堆积如山的案牍之间,在维系千里的粮道之上,在暗流汹涌的朝堂之中。他以一己超凡的智慧和精力,为刘裕构建并维系了一个稳固、高效、源源不断提供支持的“大后方操作系统”。这个系统,是刘裕能不断开疆拓土、最终登上帝位的绝对基石。

他的骤然陨落,如同一根承重支柱的崩塌,不仅让一代雄主刘裕痛彻心扉,更在无意中撬动了历史的杠杆,让南北统一的曙光骤然黯淡,使中国陷入了更长久的南北朝分裂局面。

第六幕:现代启示录

第一课:实力才是最好的敲门砖

在门第观念根深蒂固的东晋,刘穆之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脱颖而出,证明了实力永远比出身更重要。这对今天的职场人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在现代社会,虽然不再有严格的门阀制度,但各种隐形的壁垒依然存在。刘穆之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过硬的本事,总会有出头之日。

第二课:专业素养决定职业高度

刘穆之那种一心多用的能力,看似神奇,实则建立在极其扎实的专业功底之上。只有对各项事务都了然于胸,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启示我们,在职场上要不断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卓越的能力。

第三课:忠诚与担当是最宝贵的品质

刘穆之对刘裕、对事业的全心投入,换来了绝对的信任。在现代职场中,这种信任关系同样是成功的关键。当然,这里的忠诚不是无原则的盲从,而是基于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相互信任。刘穆之在关键时刻敢于直言进谏,正是真正忠诚的表现。

第四课:系统思维至关重要。

刘穆之最令人惊叹的,不是他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而是他统筹全局的系统思维。他能够同时处理多个问题,并且保持整体协调,这种能力在今天的复杂职场中尤为珍贵。现代管理者需要的正是这种能力——不是事必躬亲,而是建立系统,确保整个组织高效运转。

尾声:不朽的传奇

站在建康城的城墙上,刘穆之或许也曾眺望过这个他亲手参与缔造的王朝。从寒门书生到开国功臣,他的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今天我们重温刘穆之的故事,不只是为了追忆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更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刘穆之用他的才华和忠诚,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如果有机会穿越时空,或许我们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建康城的丞相府内,刘穆之依然在同时处理着四件不同的事务,而当他抬头望向远方时,眼中闪烁着的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与责任。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但那些闪耀着智慧与担当的身影,永远不会被遗忘。刘穆之——这位刘宋王朝的最强辅助,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个时代,真正的价值终将被看见,真正的才华终不会被辜负。

正如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说:效率是把事情做对,效能是做对的事情。刘穆之在1600年前就已经做到了这两者的完美统一。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智慧,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咏曰:

莒城云黯老寒梧,石匮韬光蛰海隅。

案牍移山星斗共,舟车控粟陇秦趋。

门庭旧阀摧牙笏,帷幄新材握虎符。

砥柱中流崩夜半,未央空待汉旌图!

又:永初将曙,寒帷独溯。穆之总揽中枢,夜淬吴钩,暗转漕云,有旋乾转坤之劳。然天枢骤折,九鼎蒙尘,麒麟宏图堕于星陨。今江声咽石,墨痕化鳞,青编所载,犹见其砥柱中流之慨。仙乡樵主以苍茫沉勃之笔谱此调《凤池吟》,可谓曲尽英雄之悲。全词如下:

乍卷寒帷,欲悬冰鉴,独溯乱世迷津。

正襟收八表,槎移北斗,暗转漕云。

夜淬吴钩,漫将锈铁铸新钧。

危旌影里,从容铺纸,自定乾坤。

谁知渭水星坠,骤天枢柱折,九鼎斜曛。

纵凿空有策,迎鸾无计,玺绶蒙尘。

故牒苔侵,至今江浪咽遗纹。

青编裂,墨痕枯、迸作龙鳞。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