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看着自己亲手筑起的“神墙”在洪水中傲然屹立,那种成就感和激动,让他们热血沸腾!
“看见没有!这就是咱们修的堤!高公子教的法子!”
“哈哈哈!什么狗屁谣言!咱们这才是真正的固若金汤!”
“高公子万岁!固石万岁!”
欢呼声、呐喊声、哭泣声、狂笑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甚至盖过了洪水的咆哮。
这不仅仅是对洪水被挡住的喜悦,更是对“不可能”被打破的震撼,是对亲眼见证奇迹的狂热。
张启明站在那里,整个人如同被雷劈了一般,彻底傻了。
他嘴巴张得老大,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会儿看看左边惨不忍睹的景象,一会儿看看右边那如同定海神针般的灰色堤坝,身体因为过度激动而剧烈地颤抖着。
“真……真的……这……这怎么可能……”
他语无伦次,大脑一片空白。
眼前发生的一切,彻底颠覆了他数十年治河经验所建立起来的认知!
钱立站在他旁边,同样是目瞪口呆,激动得浑身哆嗦。
他猛地转过头,看向站在高台上,依旧面色平静,只是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笑意的高瑞,眼神中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神人!高公子真乃神人也!”
钱立的声音嘶哑,带着哭腔。
“此物……此‘固石’,真乃天赐我大胤的救命神物啊!”
多少年的黄河水患!
多少人的牺牲!
多少次的徒劳无功!
现在,解决的希望,就在眼前!
而且是以如此震撼、如此不可思议的方式呈现在眼前!
“快!快!”
张启明猛地回过神来,一把抓住钱立的手。
“钱老弟!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下官看到了!下官看到了!”
钱立连连点头,眼眶通红。
“此乃国之重器!国之重器啊!”
张启明仰天大吼,状若疯狂,随即他猛地转身,看向高台上的高瑞,眼神炽热得如同火焰。
“高公子!不!高大人!您……您立下了不世之功!不世之功啊!”
他此刻再无半点怀疑,只有无尽的激动和敬畏!
“立刻!马上!”
张启明几乎是用吼的方式下令。
“取样本!将这‘固石’凝固后的样本取下来!要最坚固的那一块!”
他又转向身边的亲信。
“准备笔墨纸砚!老夫要亲自写奏报!八百里加急!将此间发生的一切,将这‘固石’的神效,原原本本,禀报给尚书大人!禀报给陛下!”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挡住了一次洪峰那么简单!
这灰色的“固石”,将彻底改变大胤朝治水的历史!
甚至可能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
他要让京都的衮衮诸公,要让高居庙堂之上的天子,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淮州高家三少爷高瑞,以及他手中的“固石秘方”,是何等惊世骇俗的存在!
“快去!一刻都不能耽误!”
张启明挥舞着手臂,声音在巨大的欢呼声中显得有些嘶哑,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和急迫。
风声,水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道灰色的奇迹之墙上。
而一份凝聚了无数人希望、承载着惊天发现的加急奏报和一块冰冷坚硬的水泥样本,即将带着龙须口的风尘和震撼,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遥远的京都!
………
京都,皇城。
一支插着紧急军情旗帜的骑队,如同离弦之箭般冲破晨曦,卷起一路烟尘,直扑宫门。
为首的信使浑身泥泞,嘴唇干裂,脸上写满了十万火急的疲惫与亢奋,怀中紧紧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油布包裹,以及一份封漆加急的奏报。
“八百里加急!黄河前线!工部郎中张启明大人奏报!十万火急!”
嘶哑的呐喊声划破了皇城的宁静,守门的禁军不敢怠慢,验明身份后立刻放行,并层层上报。
往日里,来自黄河前线的加急奏报,往往意味着又一段堤坝溃口,又一片土地被淹,又一批灾民流离失所,带来的总是沉重和压抑。
但这一次,信使眼中的光芒,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
奏报和那个神秘的油布包裹,以最快的速度,绕过了繁琐的程序,直接送到了御书房。
永昌帝赵宏,此刻正对着黄河流域的水情图,眉头紧锁。
连日来的坏消息,让他寝食难安。
黄河水患,如同一块压在他心头的大石,沉甸甸的,让他喘不过气。
工部右侍郎孙良彦被逼得几近崩溃,前线官员更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洪水肆虐。
“陛下,黄河前线,工部郎中张启明八百里加急奏报,并呈上一物。”
内侍总管小心翼翼地禀报,将奏报和那个包裹呈了上来。
“张启明?”
永昌帝皱了皱眉,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似乎是个老实本分的工部官员。
“又是坏消息吗?念!”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和不耐烦。
内侍总管展开奏报,开始宣读。
起初,永昌帝只是心不在焉地听着,但随着奏报内容的展开,他的表情开始发生变化。
“……淮州高家三少高瑞,献‘固石秘方’,于龙须口溃堤处修筑试验堤坝……洪峰再至,臣亲眼所见,传统工法所筑堤坝,瞬息之间,冲刷垮塌,险象环生,伤亡惨重,哀鸿遍野……”
听到这里,永昌帝的脸色更加阴沉,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又是失败!
又是惨剧!
然而,内侍总管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激动。
“然!高瑞所筑‘固石’试验段,长三十丈,面对洪峰冲击,竟……竟纹丝不动!坚如磐石!任凭巨浪滔天,其自岿然!滴水不漏!臣与钱立及数万军民亲眼所见,疑为神迹降临!左侧地狱,右侧神堤,对比鲜明,震撼人心!此‘固石’,实乃治水之无上利器,天佑我大胤……”
“什么?”
永昌帝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眼中爆发出精光,死死地盯着内侍总管。
“你再念一遍!‘固石’堤坝如何?”
“回陛下!”
内侍总管也被奏报的内容震撼得心潮澎湃,再次高声念道:“高瑞所筑‘固石’试验段……面对洪峰冲击,竟纹丝不动!坚如磐石!任凭巨浪滔天,其自岿然!滴水不漏!”
纹丝不动!坚如磐石!滴水不漏!
这十二个字,如同十二道惊雷,狠狠劈在永昌帝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