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数日里,韩霍与他的两位妻子共同度过了一段温馨而美好的时光,这段探亲假让他们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
然而,假期总是短暂的,韩霍最终还是不得不带着常朱玉返回西府军。
回到西府军后,韩霍面临着一系列的工作安排和训练计划。他需要考虑如何组织麾下为数不多士兵进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
同时,他还要思考如何合理地安排工作,确保上司安排的各项事务都能顺利进行。
此外,为了让常朱玉能够在军队中有一个合适的职位,韩霍还需要寻找熟人帮忙,为她在后勤部门安排一个职务。
不过,这些事情暂时都被放在了一边,我们现在将目光转回到汴梁城的皇宫之中。
在皇宫的勤政殿里,宋锦文正与几位近臣围坐在一起,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宋锦文首先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近日镔坚王朝下属的肃慎人部落发生了叛乱,他们甚至还派人送来了书信,请求我们一同出兵攻打镔坚。对于此事,诸位有何看法?”
景莱听后,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攻打镔坚并非不可,但需要谨慎考虑。毕竟,镔坚北朝可是北域的霸主,其势力之强大,并非几个部落能够轻易推翻的。
而且,我们与镔坚之间有着万世之盟,两国如同兄弟一般,两国的君王更是如同异性兄弟。
如果我们不能确保一战必胜,反而可能会落下背信弃义的恶名。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慎重对待啊。”
听完景莱的分析,宋锦文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诚然,但是我若不攻打镔坚,日后史书之上,我恐将背负千古骂名。
坐拥雄兵百万,却不敢收复失地,国家虽强,然无开疆拓土之志,实乃憾事。燕云十六州,本就是我华夏之土,如今亦该回归我安木怀抱。”
言及此处,宋锦文不禁捂住额头,面露痛苦之色,显然对此事颇为头疼。
正在此时,童德高插话道:“官家莫要烦恼,依咱家之见,不妨遣咱家出使镔坚王朝,一来可借机探察其虚实,二来亦可于使团中安插数名武德司的探子,待行至半路,再将他们悄然放出,深入敌营,以探听更多情报。如此一来,官家便可据此再做定夺。”
宋锦文闻听此言,喜出望外,连忙说道:“童爱卿既有此心,愿为朕分忧,实乃朕之幸事。就依爱卿所言,明日爱卿便启程前往镔坚,顺道替朕检阅一下北境边军。”
然后他看了看曾少勇说到:“曾爱卿,这次去镔坚王朝深入敌后探查情报的事情就让你负责吧!你乔装打扮成士兵亲自带队,务必要弄清楚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那个部落到底实力怎么样。”
这位武德司的掌印勾当使询问道:“我离开了,武德司的日常工作谁负责?”
宋锦文面带微笑的说:“当然是朕的三儿子宋正行了。”
这个宋正行可能是宋锦文儿子里面最争气的一个,由于读书多但是不知道自己水平如何他突发奇想以宗室子弟的身份参加科举考试,谁知道一路考到了殿试。
就在前几年,宋锦文看殿试文章的时候感觉有一篇深得我心,于是就把这个考生点为状元,等到糊名拆开的时候看到宋正行三个字,宋锦文都以为是正好重名。
直到他接见前几名考生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三儿子。
宋锦文当然知道这个儿子偷偷参加科举,但是打死也想不到能考到殿试被自己点状元。
为了避嫌,宋锦文把宋正行的考试成绩调到了第四名,不过这件事情让他对这个儿子格外关心,封他为郓王担任武德司的二把手,武德都司。
此时的宋正行,在外有状元皇子的名号,又掌握了情报机构。
如果不是他母亲郑芸莞只是一个昭仪,且娘家势力太弱,而太子的母亲汪恭又是实权皇后恐怕太子宋荣承的位置会被威胁。
不过宋锦文敢这样重用他,就是笃定他威胁不到太子,所以不用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