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林海阳在孝德素食馆了解相关公益情况后,很快投入到莫高市关于产业融合的工作中。这天,他站在会议室的窗前,目光穿过玻璃落在远处起伏的山峦上。窗外阳光正斜斜洒进屋内,在地板上拉出一道道细长的光痕。他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整理好的景区人流分析报告,纸张边缘因反复翻阅已微微卷起。
会议桌旁陆续有人入座,椅子拖动的声音和低语声交织在一起。这是莫高市关于产业融合的第一次正式协调会,气氛比想象中更为凝重。林海阳转身,将手中的报告轻轻放在桌上,环视一圈在场的人——有文旅局的干部、几家主要景区的负责人,还有几位来自财政与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
“各位。”他的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讨论一个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游客来了,但留不住。”
他顿了顿,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图表,“过去三个月,我们的核心景区日均接待量超过八千人次,但平均停留时间不到四个小时。消费结构单一,大部分收入集中在门票和基础餐饮。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还没真正把‘旅游’做成‘体验’。”
一位年近五十的景区经理皱眉开口:“林市长,这话没错,但我们现在的运营已经很饱和了。你提的那个葡萄酒文旅项目,一旦落地,会不会反而分散客流,影响现有经营?”
“这个问题我理解。”林海阳点头,翻开另一页数据,“但我想请大家看一组对比。去年同期,邻省几个融合型景区的综合营收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七,而我们只增长了百分之九。不是我们在退步,而是别人走得更快了。”
他停顿片刻,继续说道:“我不是要大家放弃现有的利益,而是希望我们一起打开新的空间。葡萄酒文化、生态农业、光伏治沙,这些都不是孤立的资源,它们可以串联成一条完整的体验链。游客不只是来看风景,他们愿意花钱买故事、买记忆、买一次值得回味的旅程。”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有人低头翻看材料,有人托腮沉思。林海阳没有催促,只是拿起水杯轻啜一口,等待反应。
“林市长,”另一位年轻些的干部开口,“你说的方向我们认可,但具体怎么做?资金投入怎么解决?”
“第一步,政策倾斜。”林海阳答得干脆,“对参与融合项目的商户,我们会给予税收减免、宣传资源优先投放,并安排专人协助运营转型。第二步,技术赋能。我已经联系了省内高校的旅游管理专家,他们会帮我们设计低成本、可复制的体验模块,确保不会增加太多负担。”
“那如果效果不好呢?”那位年长的景区经理再次发问,语气中带着明显的顾虑。
“那就一起承担。”林海阳直视对方,“政府不会让企业独自冒这个风险。我可以向市委申请设立专项扶持基金,专门用于支持转型期受影响较大的商户。我们要做的,是先把路打通,让大家看到方向。”
这句话落下后,会议室里的空气似乎轻松了些。有人开始低声交流,有人掏出笔记本记录要点。
林海阳回到座位坐下,看着众人逐渐活跃起来的神情,心中稍松。他知道这场谈判还远没结束,但这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散会后,他走出市政府大楼,阳光正好,风也不大。他站在台阶上,望着街道对面的一家小咖啡馆,忽然想起小奕最近在做的一件事。
林海阳站在会议室的窗前,脑海中浮现起莫高市关于产业融合协调会结束后的一个片段——方子敬在走廊外遇到了一位年长的商户。对方一边收拾包,一边叹了口气:‘我也想支持,可我家孩子明年高考,真怕这一折腾,连学费都保不住。’方子敬当时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但心里却记下了这句话。
自从上次在孝德素食馆与小奕交流后,林海阳一直关注着小奕的动态。她正在策划一段短视频,内容是关于未来葡萄酒文旅融合项目的概念展示。虽然目前还没有实际建成的场景,但她通过虚拟建模,还原出了葡萄园、酒窖、观景平台等多个节点的设计效果图,并配上轻快的音乐和解说词,试图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这段视频要是能出来,或许能帮我们争取更多公众支持。”他想着,拿出手机拨通了小奕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便接通了。
“喂,林哥。”小奕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清亮。
“进展怎么样?”
“差不多了,明天就能剪完。我还在里面加了一段互动环节,让观众投票选最喜欢的体验点。”
“很好。”林海阳嘴角微扬,“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不辛苦。”她笑了笑,“你知道吗?昨天有个学生留言说,看到视频后决定毕业论文就写莫高市的文旅模式创新。”
林海阳一怔,随即笑了,“看来我们真的在做一些事。”
挂断电话后,他站在原地又站了一会儿。风吹过,带起衣角微微摆动。他抬头望天,云层稀薄,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斑驳光影,像是某种无声的鼓励。
他转身走进大楼,准备召开下一阶段的工作部署会。
……
与此同时,在另一头的孝德素食馆,方子敬刚送走一批义工,正坐在角落的木椅上休息。她面前的茶杯里浮着几片茶叶,水温已凉,但她没去碰。
“教育资源……”她喃喃自语。
她望着门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忽然意识到,真正的融合不只是产业之间的连接,更是人与人之间更深的理解和支持。
她起身,走向厨房,打算找小奕聊聊。
也许,她们可以做点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