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间,不远处传来一声呼喊:“小心!”
陆行舟这才发现有人爬上墙,想要把他弄下去。
“有意思,下面那么多人,你不找,偏偏找上我。”
既然如此,那就让你见识见识吧。
陆行舟直接来弓箭都不用,拔出剔骨刀,不过扬手的功夫,男人已经捂住冒血的脖颈,直接倒了下去。
速度之快,甚至没人看清陆行舟做了什么。
只知道他将人杀死了。
经过一整个上午的事件,陆行舟带了将一多半的起义军铲除掉,其中十多个人都是起义军的首领。
当那些起义军发现首领们全部阵亡的时候,再也控制不住恐惧,全部落荒而逃。
其实陆行舟想叫住他们,但带来的人不够多,所以没办法拦住。
现在正是缺人手的时候。
陆行舟还想留下那群起义军,然后安排他们去修筑城墙。
两座城池的城墙都不是很高。
归阳城的起义军被剿灭,很多百姓们都躲在家中不敢出来,只知道外面又开始打打杀杀起来。
陆行舟见状,让赵忠良带人在巷子口宣扬宣扬。
赵忠良听后自然是照办。
当他们宣扬是朝廷派来平定起义军的人,让他们出来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人这才敢出来,将陆行舟他们拥护城救世主。
经过这场战,赵忠良发现陆行舟的统领能力以及打仗的能力远远超于人的想象。
晚上,知县府邸。
那帮起义军的尸体已经被处理好。
知县的府邸虽然没有载歌载舞,但也燃起了篝火。
只是陆行舟并没有安排他们庆祝,而是轮流安排人去巡逻,站岗。
前人的教训,后人是一定要谨记的。
夜晚降临。
陆行舟半躺在屋顶上,看着高空中的星星,回想赵忠良白天说过的话。
“陆行舟,我打算让你来当归阳城的新知县,除了你,没人能守住归阳城,至于什么文书,到时候我都会给你整到。”
这一仗,赵忠良彻底对陆行舟臣服。
还是那种心甘情愿,愿意马首是瞻的臣服。
赵忠良一向慕强,比他厉害的人,你就算站在他头上拉屎都没事。
陆行舟知道这一点,所以每次拿捏赵忠良还是挺容易的。
说上赵忠良就不能不说赵复文。
从那天杀人开始,赵复文就像是疯魔了一样。
一有机会就拉着陆行舟练武。
陆行舟也不知道赵复文开了窍这么邪乎。
几乎到没日没夜的习武。
本想告诉赵复文,习武这箭矢,欲速则不达。
可当他检查赵复文的训练成果时,大吃一惊!
我的天,赵复文简直就是习武的天才啊。
日日夜夜这样练习,筋骨非但没有拉伤,反而更加强健。
这不是天生的练武苗子吗?
怪不得之前赵员外天天让赵复文读书识字,赵复文始终学不进去呢。
天生的武将,怎么可能耍得来笔墨纸砚?
所以当陆行舟给赵员外飞鸽传书时,特意提醒道赵复文在武学上面的天赋。
接连半月,陆行舟始终在归阳城。
他打算将归阳城治理的安稳,再把清荷他们接过来。
之前还想着让陆福他们去各地城池中建立暗线,现在看来是不用建立了。
这样的乱世就算是建立起来也没有用。
只能暂时搁置,等事态稳定下来之后,再启动这个项目。
只有在和平盛世,才能掌握住全国上下的信息网。
现在还是为时过早。
“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陆行舟在书房绘画城墙加高加固图纸时,官月笙敲门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碗参汤,“我看你最近过度操劳,这样对身体不好,好好补补吧。”
面对官月笙的关心,陆行舟微微一笑,“等我把修筑城墙的事情安排好就得回去了。”
“归阳城刚刚平定下来,附近的起义军应该是不敢再作祟了。”
说到这,陆行舟不由问道“你这次,打不打算跟我一起回去?”
听到这话,官月笙先是顿了一下,然后温声说道:“我不回去了,在归阳城的这段日子,我待的还是挺开心的。”
“这里的百姓很不错,我打算继续在归阳城。”
对于官月笙的决定,陆行舟并不意外。
短短几天的时间,他看到官月笙在为百姓们治病抓药,施粥善行。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让她觉得轻松快乐,而不像之前被禁锢在一处小地方,每天定时定点的给上门的病人看病,
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陆行舟很能理解官月笙,并没有强求。
只是少了些想让清荷搬来的念头。
现在清荷开了绣坊铺子,刚刚开起来就搬家倒归阳城,肯定会很不适应。
小娘子好不容易熟悉一处地方,变得开朗起来,还是不要轻易变动比较好。
想完这些,陆行舟接着画图纸。
当晚,陆行舟连夜带着赵复文,赵忠良他们交代修筑城墙的事情,以及需要注意的点。
“城墙的事情不能含糊,现在认认真真的搭建出来,改日就能抗住起义军的刀枪剑雨,为我们换的一处生机。”
“明白吗?”
面对陆行舟的话,在场的人们同时喊道:“明白!”
他们异口同声,声音好似震天响一般。
陆行舟很满意,交代完这些事,才收拾东西打道回府。
这一次,一直脚前脚后跟着陆行舟的赵复文却没有提出一块回去。
陆行舟要走的时候,赵复文还在练武,看到他,只是摆了摆手说,“要我去送你吗?”
“听着话就是不想去的意思吧?”陆行舟笑道。
赵复文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其实不是不想送,而是怕我自己定力不够,忍不住跟你一块回去。”
“我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怎么能轻易放弃呢?我一定要让我爹刮目相看,也让你刮目相看的!”
闻言,陆行舟的笑容更胜了些,“行啊,我们武将都学会用好词了,我等着你的刮目相看!”
一声夸赞,给赵复文夸红了脸。
自小到大,赵复文几乎没被别人夸过,从来都是责备和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