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舟滑入一片泛着冷青色荧光的平原。远处,城隍庙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与其说是宫殿,倒更像一座被岁月侵蚀的边陲小镇。灰扑扑的城墙不过两丈来高,墙皮剥落处露出暗红砖石,像是干涸的血迹;城头零星插着几面褪色的玄色旌旗,被阴风吹得簌簌作响。
城门洞前,八名手持黑铁长枪的鬼差早已列队等候。他们身披斑驳的锁子甲,面覆青铜鬼面,唯有眼洞处闪烁着幽绿的光芒。
为首的鬼差上前半步,抱拳行礼时,腰间悬挂的招魂铃发出清脆声响:“可是张道长?左青松左判官大人已让在下来接你。”
穿过略显逼仄的城门,狭窄的街道上铺满暗紫色的石板,两侧低矮的建筑门窗紧闭,偶尔能听见屋内传来压抑的啜泣声。街角的香烛铺飘出刺鼻的硫磺味。
远处城隍庙的飞檐上垂落串串白灯笼,微光摇曳间,隐约可见主殿朱红大门上斑驳的神纹 —— 那是一只半睁半闭的眼睛,仿佛在无声注视着每一个踏入此地的魂魄。
踏入城隍庙内,地面铺就的青砖沁着寒意,泛着幽微的水光,似是常年被阴气浸染。大堂正中高悬匾额,上书 “幽冥明镜” 四个暗金色大字,两侧立柱缠绕着褪色的朱红绸带,在穿堂风中猎猎作响。堂内摆放着笔墨纸业与锁链刑具,墙壁上画满牛头马面勾魂索命的壁画,烛火摇曳间,那些鬼怪仿佛要从画中挣脱而出。
绕过大殿,左侧回廊弥漫着淡淡檀香。廊下悬挂的灯笼内跳动着幽绿火焰,光影在青砖墙上投下扭曲的鬼影。为首的鬼差在一间漆成玄色的房门前驻足,铜环叩门三声,发出沉闷的回响。
“吱呀 ——” 厚重的木门缓缓开启,一股夹杂着文书墨香与陈年符咒气息的阴风扑面而来。屋内烛火昏黄,案几上堆积着泛黄的卷宗,角落处立着刻满符文的青铜鼎,鼎中升起袅袅青烟。鬼差侧身行礼,伸手虚引:“张道长,请进。”
屋内烛火忽明忽暗,一位看着20多岁的男子,瓜子脸,皮肤白净,慵懒地倚坐在雕花檀木椅上,玄色广袖随风轻扬,腰间玉带悬着枚刻满符文的青铜令牌。
他一袭月白色锦袍绣着暗金流云纹,衣摆处用银线勾勒出判官笔的图腾,额间点着朱砂印记,眉眼锋利如刀,却又透着几分玩世不恭的散漫。此刻他单手支颐,修长手指随意翻动着泛黄的生死簿,墨色长发半束半散,垂落在肩头。
见张启踏入,判官指尖微顿,目光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他:“林凤娇?” 他忽然轻笑一声,声音清朗如击玉磬,“你这副模样,倒让我想起林氏一族的人。”
张启神色淡然,对着判官做了一个稽首“见过左判官,”接着不卑不亢的说道:“我从未听闻过林氏一族,不过是山中散修,出关后误入此地,更不知晓什么林氏一族。”
判官闻言挑眉,指尖拂过生死簿上空白的页面,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是吗?” 他突然倾身向前,周身腾起淡淡黑雾,“奇怪,这生死簿记录人间生灵命数,为何独独没有你的信息?” 话音落下,屋内温度骤降,案上的烛火 “噗” 地熄灭,唯有生死簿泛着诡异的幽光。
张启瞳孔微缩,神色不变,沉声道:“在下亦不知缘由。只是家师曾言,我生来便不在五行中,不入生死簿。”
判官指尖摩挲着生死簿边缘,眼中闪过一抹锐利:“哦?那不知你师姓谁名谁?”
张启垂眸沉吟,玄色道袍下的手指悄然掐着隐身术的法印,如发觉不对劲便逃离。片刻后,张启抬起头,神色带着几分怅然:“我师傅从未透露过真名,只说尘世虚名不过虚妄。他教导我们修行五载,便在某夜留下一卷残经,化作流光消失在云雾中......”
左判官长期掌管生死簿,对世间生灵的信息有着绝对的掌控权,突然遇到一个生死簿上没有记录的人,必然会心生疑虑。张启关于师父的回答过于模糊,没有具体姓名、来历等关键信息,也没有能证明其身份的相关证据,这很难让判官完全信服。
左判官一脸笑意的盯着张启看着说道:“哦,那你师傅一定是一位高人,不过我刚刚说的林氏一族,也只有林氏一族男子,长的你这么模样。”
张启心中暗自咋舌,九叔的基因竟如此强大?若整个林氏家族都生着同一张脸,那场面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思绪尚未落定,左判官已袖中翻出一物。那是面古朴的青铜镜,镜缘雕刻着饕餮吞月纹,镜面蒙着层若有似无的幽光,隐隐散发着能洞穿魂魄的阴冷气息,仿佛连周围的烛火都被抽走了几分温度。
“且让我瞧瞧。” 判官手腕翻转,铜镜骤然迸发刺目青光,如同一道实质的锁链,直取张启魂魄。张启瞳孔骤缩,周身寒毛倒竖,只觉镜中似有漩涡将他神识往深处拉扯。
“咦,怎么会......” 判官的惊呼打破死寂,镜中景象诡谲变幻。本该映出张启身形的镜面,此刻却雾气蒙蒙,既无前世残影,也无今生命格。
接着,镜面慢慢显现出张启此时的样子,九叔的面容在雾中若隐若现,却始终模糊不清。张启心中警铃大作,深知再被映照下去,怕是要暴露真实来历,当即足尖点地,向后急退三步。
“你究竟是谁!” 判官猛然起身,袍袖带翻案上生死簿,青铜镜的青光如蛇信般紧追不舍,“林凤娇早在 1975 年便已入地府任职,怎会突然出现在阳间!” 判官整个人气息一变,衣服上符文无风自动,整个房间瞬间被阴寒气息笼罩。
张启心中暗恼,怎料这阴间竟也有《僵尸先生》的渊源,早知不该冒用九叔面容。他忽地咧嘴一笑,眼底闪过狡黠的光芒:“我不过一介山野散修,哪是什么林风娇?实不相瞒,我叫韩立,江湖人称韩跑跑。” 话音未落,周身灵气骤然翻涌,化作一道虚影消散在原地。
左判官瞳孔骤缩,手中铜镜险些坠地。他冲上前,在屋内疯狂搜寻,却只看到被灵力搅乱的烛火在墙上投下扭曲的影子。
就在此时,一股裹挟着肃杀之气的阴风扑面而来。右判官阔步而入,虎背熊腰,身着黑色常服,头戴虎头吞月盔,面如重枣,浓眉下一双铜铃大眼透着凶光,腰间悬挂的判官笔。“左兄!” 他声如洪钟,“如此着急唤我前来,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左判官攥着发烫的轮回镜,镜面还残留着丝丝缕缕的混沌雾气,他额间青筋突突直跳:“阳界来了个筑基期修士,自称林凤娇,连样貌都与档案里的一模一样!”
他猛地将铜镜掼在案上,震得生死簿哗啦啦翻页,“我用轮回镜照他神魂,竟毫无前世今生的痕迹,镜面反倒泛起怪雾,模糊得厉害!那厮见势不妙,自称‘韩立’,转眼就遁了!”
右判官摩挲着锁链判官笔,指节捏得铁锁 “咔咔” 作响:“没有前世今生的陌生修士......” 他浓眉拧成川字,铜铃大眼中闪过警惕,“如今灵气枯竭,这等修为的散修要么是隐世大派的嫡传,要么就是邪魔歪道。”
左判官焦躁地来回踱步:“正是!那修士神态自若,全无畏惧,我瞧着实在可疑。如今城隍去地府述职已有好10多年了,还未回来,也不知是不是地府那里发生什么变故了!”
右判官猛地凑近,压低的嗓音说道:“你说的那修士倒也罢了,我真正忧心的另有其事。” 他警惕地瞥向门外,“城隍大人此次赴地府述职,去得也太久了。况且这些年阳界灵气愈发稀薄,寻常鬼差想要前往阳间困难重重。”
他攥紧腰间判官笔,“虽说大部分阴魂都会自主归来,少数都得靠阳世鬼差押解 —— 如长往如此阳世鬼差有不足或....!”
左判官拿起生死簿找寻着什么:“可不是么?若非迫不得已,才会用阳世鬼差?” 他忽然目光一凛,“这小贼,韩立也是假的。”后将生死簿收起,“明日将这些押送过来的阴魂押送地府,我亲自走一趟。也顺便去寻找城隍大人......”
角落里,张启屏息敛息,与阴影融为一体。听着判官们的对话,给左判官中了一道灵魂印记后,便向着后面退去,等明日也去瞧瞧这地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城隍庙内寂静得瘆人,青石板路泛着冷幽幽的光。张启缓步穿行其间,唯有鬼差们巡逻时锁链的哗啦声、衙役腰间铜铃的轻响,在空荡的街巷回荡。
他抬眼望去,飞檐下悬着的白灯笼轻轻摇晃,朦胧光影中,能隐约看清殿宇匾额上斑驳的字迹。转了1个时辰,张启也大致能懂这城隍庙尊神体系。
城隍下面文武判官辅佐城隍,其下又设二十四司,各司其职,名号繁杂。为首的是阴阳司,负责协调诸司,在往下便是直属僚佐外,山神土地公也归城隍管理。
往昔看的电影小说里,城隍不过是个守一方安宁的小神,此刻方知这看似寻常的阴间衙门,竟如精密运转的齿轮,牵扯着阴阳两界的秩序。二十四司各司其职,庞大体系暗藏玄机,就连山神土地都在其辖制之下,这般森严架构,让他不禁对阴间的运转机制多了几分敬畏。
此时天色尚早,浓稠的阴雾还未完全笼罩大地。张启决定出城一探,他迈过厚重的城门,脚下的地面由青石板变成了黑泥巴路。他唤出系统地图,屏幕上只有来时的路线是亮的,其余区域皆是一片漆黑,仿佛被无尽的黑暗所吞噬。
张启手腕一抖,墨色魔刀破空而出,一个纵身跃上魔刀,他压低身形,贴着地面四米处疾驰,阴雾如活物般在刀锋前裂开,又在身后迅速合拢,将他的踪迹悄然抹去。
一个时辰后,迷雾中张启猛地刹住身形,魔刀横在胸前 —— 前方二十米处,一只通体雪白的巨兔正蹲坐在腐木堆上。这食魂兽足有两人高,长耳如帆,耳尖却垂落着暗紫色的涎水,红宝石般的瞳孔里翻涌着贪婪的幽光。蓬松的兔毛间缠绕着丝丝缕缕的魂魄残影,那些半透明的人脸在皮毛下扭曲挣扎。
“倒是新鲜模样。” 张启目光如电,紧紧锁定眼前这恐怖的巨兔,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心念一动,阴魂幡便自袖中疾射而出。看着这巨兔,他心中暗自盘算,若能将其炼化,也不要浪费不是。
就在此时,巨兔陡然发难,它咆哮着直立而起,两只前爪狠狠撕裂空气,带起一股令人作呕的腥风,向着张启猛扑而来。张启眼神一凛,不慌不忙,右手紧握阴魂幡猛地一挥。霎时间,一道道黑色的阴气翻腾而出,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直扑向巨兔。
那巨兔速度虽快,却终究避无可避,被阴气缠上后,四肢瞬间被束缚住。它奋力挣扎,口中发出愤怒而又不甘的嘶吼,可那阴气如同活物一般,越缠越紧。
张启目光专注,双手快速结印,口中念念有词,阴魂幡上的吸力越来越强。巨兔徒劳地扭动着身躯,却无法挣脱,最终被阴气拉着,向着阴魂幡内缓缓而去。
巨兔被阴魂幡吞噬的瞬间,幡面骤然凸起,形成一个剧烈扭动的兔子轮廓。张启手中的阴魂幡剧烈震颤,符文迸发刺目幽光,似要将这头庞然大物彻底炼化。
“嗷 ——!” 一声闷吼,仿佛有人被捂住口鼻后发出的垂死挣扎,幡布表面浮现出巨兔扭曲的面孔,红宝石般的眼睛透着怨毒。
张启眉头紧皱,双手快速结印,口中念咒。幡内的巨兔发出垂死的哀鸣,力量逐渐衰弱,皮毛开始变得透明,最终化作一团精纯的阴气。
阴魂幡终于平息躁动,墨色幡面的符文微微发烫,又进账2000积分。此后的行程里,张启刻意放缓了速度。
每当撞见游荡的无智阴魂,他便挥袖轻引,那些半透明的魂体便如同被无形丝线牵引,乖乖没入阴魂幡中。灰白的老者、啼哭的孩童、断臂的士卒...... 各色阴魂在幡内沉浮,虽不及食魂兽的丰厚收益,却也让积分数字在稳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