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万万不可啊。”
丞相翁仲儒扑通一声跪下,急声相劝:“澜沧江乃我南诏母亲河,滋养两岸无数百姓!投毒入江,我南诏子民……亦将首当其冲,生灵涂炭啊陛下。”
“妇人之仁!”
‘侬智骧’一脚踹翻面前的御案。
“此乃国战!存亡之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能灭掉晏军,死些贱民算得了什么?!此令不容置疑!违令者,斩!”
殿内一片死寂,只余众大臣倒吸凉气的声音。
无人再敢出声反对,这位陛下的暴戾和疯狂,早已深入人心。
散朝后,‘侬智骧’回到寝殿,丽嫔已等候多时。
“如何?”丽嫔压低声音问,眼中满是紧张。
‘侬智骧’点点头,也低声回道:“嗯。可联系上了暗探?”
他问的暗探,指的是大晏潜伏在南诏的人马。
丽嫔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抱歉和着急。
“还未。”
她原是南诏王宫打扫偏远冷宫的一个宫女。
只因生的美貌,被不少太监和侍卫觊觎。
有一日夜里,她差点被一群侍卫糟蹋,被苏暮扬救下。
所以,她便认了苏暮扬当主子,他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即便后面知道了苏暮扬是大晏的人,是潜伏在南诏王宫要杀他们君王的人,她依旧帮他。
可她一个小宫女,即便现在做了嫔妃,权势依旧有限。
要联系上大晏的探子,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而苏暮扬孤身潜入南诏王宫,身边没有一个可信之人。
现在唯一一个能帮他做点事的,便是这个半路救下的女人。
他也知道这女人能用的心腹没有两个,所以并没有责怪她办事效率低。
现在他假装成了‘侬智骧’,可侬智骧原本的心腹他是不敢用的,以防暴露身份。
所以,他还没有联系上大晏的探子,做起事来便束手束脚。
就连向晏时叙传递消息,都只能通过正大光明地战书来传递。
现在南诏飞鹰骑北上荆州,必须快些将消息告知晏时叙,让他提前设下埋伏。
至于投毒澜沧江……
他故意在朝堂上说出来,就是要将这个‘疯狂’的命令传出去。
到时候,引发民愤。
还有一些良知的南诏朝臣必然会想尽办法阻止,甚至可能……直接去销毁‘万毒血池’。
到时候,大晏的探子正好浑水摸鱼,伺机将这毒源彻底割除,甚至可以一并将毒瘴山烧毁。
等毒瘴山的毒物皆烧尽,毒气消散。
那大晏的铁蹄便能堂而皇之地踏入南诏。
可在烧毁毒瘴山前,又必须要提前疏散镇南关周边的百姓。
毕竟镇南关与毒瘴山相隔不远,百姓很有可能会吸入毒气而中毒身亡。
苏暮扬正沉思着,想着解决方法,一抬眸便看到丽嫔自责的神情。
他低声安慰道:“无事,现在我的身份已经传到了大晏,他会安排的。那些探子很快就会主动来寻我,我们安心等着就是。”
丽嫔猜到苏暮扬说的‘他’,指的是大晏皇帝。
看来,她家主子和大晏皇帝的关系极好。
主子说等着,那她就安心等着。
丽嫔低声‘嗯’了一声,紧接着声音陡然拔高。
她用着无比娇媚的嗓音开始‘嗯嗯啊啊’。
“陛下,讨厌~~~”
“您轻点啊,嫔妾真的好疼啊~~~”
“~~~~~~”
这声音传到殿外,让外头守着的一众宫女内侍都忍不住红了脸颊。
这丽嫔的命可真好。
一个在冷宫洒扫的宫女,一朝飞上枝头做了凤凰,谁不羡慕呢?
殿内,苏暮扬目不斜视地掠过还在娇声呻吟的丽嫔,走到暗格前,拿出“蚀心腐骨瘴”和“千虫疫”的解药,紧紧握在手中,心里想着:
老叙,你可要快些派人来啊!
不然,那千虫疫一旦爆发,还要死不少百姓。
还有这龙椅,坐得本公子都要得翻花痔了!”
……
苏暮扬想的没错,大晏五十万将士才离开镇南关。
南疆的风,似乎一夜之间就带上了不祥的腥气。
八百里加急的快马踏碎了黎明的寂静。
驿卒滚鞍下马时,嘴唇干裂发紫,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
“报!与云州接壤的洛州仙石郡、鸾山郡爆发急疫!患者高热呕血,肌肤溃烂。死者枕籍……蔓延极快。”
紧接着,与云州接壤的邕州、兖州,乃至更靠内陆的柳州,也接连燃起了告急的烽烟。
疫报如雪片般飞向京城,也送到了镇南关空荡荡的营房案头。
温执言看过后,又派人将疫报送去昭通关,给皇上过目。
疫毒爆发之地,正是侬智高先前溃退时,沿途“巡视”过的那些城池。
他在那些地方,悄然种下了疫种,现在迅速化作了吞噬生命的狂潮。
即便有抗疫分司提前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南方各地百姓也提前服下了防疫的汤药,但一些年幼的孩童和年迈的老人还是抵御不了毒疫,迅速死去。
疫毒太过可怖,而抵制疫毒的速度永远比不过疫毒传播的速度。
南疆诸城,瞬间被死亡的阴影笼罩。
恐慌如同瘟疫本身,在人群中飞速蔓延。
昔日繁华的街市变得空荡,百姓几乎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南方各州府疫情爆发后,以吴均年吴太医为首,协同各地医馆大夫组成的‘防疫救治队’已星夜奔赴疫区。
原在镇南关研制防疫药物的各太医,除了南宫紫云,其他人也分派到各疫区助力,包括南宫苜。
‘护国筹饷司’强大的物资调配全力运转,囤积于各枢纽的防疫药材——艾草、苍术、石灰、烈酒等物正源源不断送往疫区。
同时,抗疫分司协同各地官府严令各疫城即刻封城,划分疫区、隔离病患。
再征用寺庙、官仓设置‘疠人坊’集中收治。
城内每日以石灰泼洒街巷,焚烧病患衣物、尸体。
城外设‘避瘟所’,收容未染病但需观察的百姓,由官府统一供给汤药、米粮。
所有往来商旅,皆需在‘避瘟所’观察十日,无虞方可通行。
各城间消息传递,皆用飞鸽,减少人员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