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三爷看着尉迟宝林表情有些难堪,想了想说到:“有力气跟没力气采用不同的招数,照样能够杀敌。再说宝林气力远比常人大很多,并不像贤弟说的那么不堪,哥哥对宝林同样充满了信心。”
要说还是葛三爷更会说话,尉迟恭自从葛明到了尉迟家之后才知道读书人应该是个什么样,绝对不是尉迟宝林这个样子,所以也就同意了葛三爷的说法。
葛明此时还有些不甘心,对葛三爷说到:“父亲,孩儿虽然没力气,也想学些长兵器的招数,将来说不定能跟着父亲上阵杀敌。”葛明觉得一寸长一寸强,学上几招肯定有好处,艺多不压身嘛。
“走走走,你是葛家的耻辱,长兵器都拿不动,还练个什么招数?难道战场上你拿一根木棍跟人打?”葛三爷如同赶苍蝇一般把葛明赶走了。
葛明无奈,带着丁香、小丫还有小猴子回了自己院子。三个小伙伴不停安慰葛明,葛明对于自己武力渣渣记不住招数的事早就习惯了。
练武场此刻还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不知道是不是葛三爷和尉迟恭已经开始授徒了。
从此以后,到了晚上就是叮叮当当,完全是扰人好梦。
葛明不由感叹:果然是人以群分啊,傻子教傻子,正常人教正常人,至于本小郎君先有袁天罡,再有孙思邈,最后还有房玄龄,无一不是当代的佼佼者。
。。。
这天葛明起的很早,一是今天就要去东宫报道,二是早点起来偷偷把自己内裤洗洗晾上。
刚偷偷摸摸做完,丁香就进了葛明房间。
“小郎君,洗衣服的事从来都是奴婢做的,您怎么能亲自动手呢。”
“呵呵,今天起得早,也不能什么事都不做不是?这点小事本小郎君就能做了,以后啊这内裤什么的都要亲自洗。”
丁香一听都要哭了,委屈的说到:“是不是奴婢伺候的不周到?还是衣服洗的不干净?”真是做下人做惯了,让你清闲一次还不乐意了?
“嘿嘿,没事没事,嘿嘿。。。。。。”葛明当然不能明说,见了鬼了,自己才虚岁十三。
丁香噘着嘴巴伺候葛明洗漱,不大功夫小丫、小猴子也到了。
小丫捧着一套衣服上面还有腰带,小猴子抱着一双鞋子。
葛明看到之后眼前一亮。
“弄好了?”
小丫点点头,小猴子说到:“小郎君,这鞋子最花功夫。”
“嘿嘿,看着还不错。出去出去,你们都出去,本小郎君要换衣服了。”
几人听了愣了一下,小郎君不会穿衣服,这是葛府都知道的事。
丁香又不乐意了,噘着嘴巴带着小丫和小猴子出去了。
几人出去之后葛明才好好看看衣服和鞋子,衣服都是细麻的,这种材料夏天穿比较舒坦,虽然有钱人喜欢穿绸缎,但是那玩意在夏天远不如麻的透气。
唐代的裤子比较肥大,远不如后世的裤子利落。穿好了皮带,把裤子穿上之后熟悉感居然涌上了心头,系好皮带之后葛明还转了一圈。
嗯嗯,还不错,比后世注意身材,穿长裤还挺精神。
其实并非葛明不想早点把后世的裤子弄出来,因为完全没必要,从很多方面来说宽松的裤子更利于少男的成长。
李承乾这个死玻璃,害得本小郎君早早穿上了这种卡裆的裤子,这还不算,这料子还比较厚实。
鞋子葛明非常满意,自己设计的工装鞋也叫大头皮鞋,除了重点没毛病。这可是真正的牛筋底,耐磨而且有弹性,厚实的牛皮全部手工缝制在鞋底上,这一双鞋居然花了一贯钱,真是死贵死贵的。
鞋子重了好啊,踢人是真的疼,哈哈哈哈。
此刻葛明脚上工装鞋,下身长裤,上身短袖t恤还是有领子的,除了长发飘飘之外完全就是后世中学生的打扮。
“都进来吧。”
丁香几人鱼贯而入,都是眼前一亮。
“小郎君,这套衣衫真好看,配上这鞋更是干练。”还是丁香会说话。
这穿着要是在明清肯定被人指指点点,在唐代就完全不会,大唐的包容能力远超后世那些朝代。据说宋代的男人喜欢脑袋上插花,可见也是个包容的朝代。
穿戴整齐,葛明去内宅陪着父母用早饭,路上吸引了不少老仆的眼球。
用饭的时候葛三爷和刘氏不停的嘱咐葛明,好好读书不要胡搞,莫要把太子带坏了。虽然嘴巴上这么说,脸上全是笑容。
这是我儿子,太子侍读,全天下就这么一个。
等到葛明走后,葛三爷捋着胡子对刘氏说到:“夫人,咱家明儿天生就是当官的材料,以后前途无量啊。”
“啊?夫君怎么看出来的?”
“这孩子今天进宫,专门穿上了所需衣料少的衣服,这不是假装勤俭吗?陛下崇尚节俭,这不是投其所好吗?这孩子。。。”
。。。
一把年纪还要读书,要不是繁体字不会写,本小郎君哪里愿意再读书的?
葛明叹着气,往双肩包里随便放了几本书,至于笔墨纸砚应该不用自己准备吧,带几本书意思意思就是了。
丁香、小丫拼命往包里塞东西,全都是葛家的一些零嘴吃食。
“丁香姐,我又不是去游玩,带这么多吃食做什么?”
“小郎君,你不是说宫里东西难吃吗?要是吃不习惯就吃点零嘴,免得饿坏了身子。”
宫里东西难吃,葛明其实指的是牢饭难吃,难道正常饭食也能那么难吃?那厨子还不全都被杀头了?
葛明一想也好,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多带点吃食也是好的。
原本只想带几本书,后来塞得满满当当。看着天色不早了,再不出门天就热了,葛明这才不情不愿的出门了。
不能带着丁香等人,带着也没用,因为这些人进不了东宫,让他们在外面守着葛明是不忍心的。
出了尉迟府,上了寿伯准备好的马车。
寿伯比葛明高兴,或者说今天葛家、尉迟家都会为葛明高兴,当然除了葛明自己。
“小郎君,能送您去东宫读书,老仆真是开心。”
“能有寿伯亲自送,我也真的很开心。”葛明怀着奔丧的心情上了马车。
尉迟家距离东宫太近了,不大功夫马车就停在了距离东宫大门老远的地方。
“小郎君,老仆不能往前走,您就在这里下车吧,到了下午老仆在这里接你。”
葛明下了马车跟寿伯摆手再见,往前一看到东宫大门起码五十米远,只好背着死重死重的双肩包慢慢往前走。
总算到了东宫大门,在门外就看到一个熟人,居然是以前到了临渝传旨的居小新。
看到葛明到了,居小新赶紧迎上前,施礼说到:“拜见葛侍读。”
“你怎么在这里?难道是为了迎接我?”
“正是,太子殿下让奴婢在这里等着葛侍读。”说完把葛明的双肩包接了过来,差点一个踉跄,看来太监大多没力气,除了东方不败之流。
“干什么?难道还安检不成?”
“啊?葛侍读误会了,奴婢是想帮着您拿。”
葛明点点头,怀着上坟的心情随着居小新从侧门进了东宫。
“居小新,你什么时候到东宫的?”居小新是去临渝传过旨的,那肯定不是东宫的太监。
“有些时日了,魏总管看奴婢还算机灵,就把奴婢调到了太子殿下身边。”葛明听后点点头,这么说来魏攀还挺器重这个居小新的,跟着太子前途远大,至少魏攀和居小新都是这么认为的。
居小新不大功夫就上气不接下气,葛明赶紧把背包又拿了过来,心中念叨这个弱鸡,要吃点葛家药丸才行。
。。。。。。
李承乾早就在书房等待了,虽然这些日子吃的猪狗不如,但是好歹脚疾总算控制住了。算起来好些天没见到葛明了,居然有些想念,今天是葛明到东宫的日子,心中甚至有些小激动。
自从做了太子之后就被单独授课了,经常怀念以前跟一群弟妹一起读书的情形。偷懒、发呆也不显眼,现在葛明来了就好了,至少能分散部分教授的注意力。
葛明一身后世休闲装,背着双肩包出现在了书房内。这破东宫是真的破,破就算了还这么大,这一路差点把葛明累死。
居小新是个弱鸡,原本葛明打算找个东宫的侍卫帮忙拿东西,但是人家不鸟自己。
进了书房,葛明赶紧把双肩包放到一张矮几上,揉揉肩膀。
“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站了起来,笑着说道:“明哥儿,你总算来了。”是啊本小郎君来了,本小郎君也是没办法。
“不要太子太子的叫,以后叫我高明就行了。”
“那可不成,礼不能废。”要是不知道你是太子,那叫明哥儿是可以的,现在你是太子我是侍读,关系还是不要太亲密的好。
“难道你忘记了,前些日子在画舫之上父皇让我称呼你为明哥儿,让你称呼我为高明,和可是口谕。”
葛明挠挠头,李世民当时看两人相互称呼明哥儿,确实让葛明称呼李承乾高明的说法,原来这都能算口谕?
既然如此,那本小郎君也就不客气了。
“高明。”
李承乾这才高兴起来,估计这货也是个贱皮子,满天下叫他高明的怕是只有葛明一人。李承乾开始打量葛明这身装扮,再看看自己身上的衣物,虽然也是常服但是好多层,还挺厚实,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葛明现在身上不热,最热的是脑袋,这满头长发恨不得剪成板寸。
李承乾让居小新给葛明安排了一张矮几,就在李承乾身后。葛明是臣子,是不能跟太子殿下并排的,葛明对这种阶级观念非常认同。后世读书的时候就不愿意坐第一排,奈何当时班主任不知道怎么想的,非要大家轮换位子。
正常班主任都是左右轮换而已,自己的班主任还喜欢前后换。
葛明跪坐在矮几旁的席子上,从双肩包里面掏出来两本书,李承乾看到葛明拿出书之后也凑过来看看。
“明哥儿,你居然在读韩非子。”原来其中一本是韩非子。
什么韩非子不韩非子的,本小郎君就是随便放了几本书而已,鬼知道是什么书,反正都是自己看过的。
李承乾等着葛明继续往外掏书,结果不见葛明再拿出书来。
“哦哦,这里面没书了,全是丁香和小丫给装的吃食,听说宫里东西太难吃。哦哦,好像就是听高明你说的。”
李承乾点点头,说到:“原本就不如你家的吃食,现在又按照你的菜谱给我做饭食,实在难以下口。要不是因为脚疾好了不少,真以为你是在戏耍我。”
葛明这时候掏出金丝糖,对李承乾问道:“想吃吗?”
“我能吃这个?”李承乾搓着手,就想把金丝糖接过来。
葛明瞬间又放回了双肩包,说道:“不能。”
葛明又从里面找到了炸鸡柳,对李承乾问到:“想吃吗?”
“本宫不吃。”
“这个你可以吃一点。”说完葛明给递给了李承乾一条。
李承乾高兴的接过炸鸡柳,如同珍馐美味一般一点点吃了下去。葛明看着这孩子真够可怜的,小小年纪就糖尿病,就算按照历史上记载活了三十左右而已。
李承乾一边吃一边说到:“明哥儿,你说治国是法治还是仁治?”
葛明开始吃起来金丝糖,含含糊糊的说到:“法制。”
“那仁治不需要?”
“我没说仁治不需要,法制和仁治只能选其一,一定是法治而不是仁治。”
李承乾拱拱手,说道:“愿闻其详。”
“要是把大唐律废除会怎么样?”
“那天下不是乱了吗?”
“这不正是法治的重要性吗?”
“那不需要仁治?老师说要仁治。”
“你老师是哪一位?”
“萧瑀萧少傅。”
这个名字葛明很耳熟,好像前些日子在哪里听到过。想了想葛明才想起来,就是自己放炮那天听恩师说的,有个老头被吓尿裤子了,好像就是萧瑀。
葛明嘿嘿一笑,李承乾莫名其妙。
“法治仁治都不可或缺,法制是对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只要你是个人就要遵守。犯了错就要受到惩罚,看似冷冰冰其实最公平。”
“仁治也不能少,道德水平高了犯法的事自然也就少了。”
葛明刚说完,就听到门口传来一个声音:“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