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站在船头不仅想起当时和师傅告别的情景。
暮色四合,青苍山巅的云雾被染上一层淡金,如同给这座隐世宗门披上了薄纱。
易碧瑶立在观星台的白玉栏杆旁,素色裙摆在山风中轻轻扬起。她望着远处渐沉的夕阳,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袖角,直到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才猛地转过身。
“师父。”她屈膝行礼,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付颜颖缓步走来,玄色道袍上绣着暗金线的云纹,明明是清瘦的身影,却自有一股俯瞰众生的宗师气度。她抬手免了易碧瑶的礼,目光落在徒弟泛红的耳垂上,淡淡开口:“想说什么,便直说吧。”
易碧瑶深吸一口气,抬头时眼里已燃起清亮的光:“师父,弟子想下山历练。”
付颜颖的视线掠过她紧握的双拳,沉默片刻。山风卷着松涛声掠过,观星台上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良久,她才缓缓颔首:“你入门三年,术法已窥门径,心性却还需打磨。山下红尘翻滚,既是试炼,也是劫数,你可想好了?”
“弟子想好了!”易碧瑶的声音陡然拔高,又连忙压低,“弟子知道江湖险恶,但总困在山上,永远成不了像师父这样的人。”
付颜颖看着她眼里的执拗,忽然想起多年前的自己。她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抬手将一枚刻着云纹的玉佩放在易碧瑶掌心:“此乃‘归云佩’,遇生死劫时捏碎,为师自会感知。去吧,三年之内,记得回来。”
易碧瑶紧紧握着归云佩,眼眶微红,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她再次屈膝行礼,声音坚定:“弟子遵命,定不负师父所望。”
付颜颖轻轻点头,转身欲走,却又似想到了什么,停下脚步:“江湖路远,人心难测。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坚守本心,勿忘初衷。”
易碧瑶重重点头,目送师父的背影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观星台的尽头。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真正踏上了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思绪收回,苏瑶望着眼前波光粼粼的水面,心中五味杂陈。她也曾像易碧瑶那样,满怀着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和渴望,离开了那个给予她庇护和教导的地方。而今,她已在这浩瀚的修真界中摸爬滚打多年,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磨砺。
易碧瑶握着温凉的玉佩,指尖微微颤抖,用力点头:“谢师父!”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暗黑学院深处,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血红色的烛火摇曳,映着大殿内狰狞的兽骨纹饰。易初仁单膝跪地,玄色劲装勾勒出挺拔的身形,他面前的高座上,苏绾一袭紫衣,半掩在垂落的黑纱后,唯有一双眼瞳漆黑如墨。
“师父,弟子在地府历练已满五年,今日特来辞行。”易初仁的声音沉稳,听不出情绪,“弟子想入人间历练,顺便……”他侧了侧身,露出身后站着的少年。
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眉眼间尚带稚气,却穿着与易初仁同款的劲装,只是领口绣着银色的锁链纹。他见苏绾看来,连忙低头行礼,声音带着怯意:“全昊,见过师祖。”
苏绾的目光在全昊身上停留片刻,那眼神仿佛能穿透皮肉,直抵魂魄。全昊被看得浑身紧绷,额角渗出细汗,却不敢抬头。
“你收服的这枚棋子,倒是还算合用。”苏绾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沙哑,“人间不比地府,人心叵测更胜鬼魅。你既想去,便去吧。记住,暗黑门的规矩,不可破。”
易初仁叩首:“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嗯。”苏绾挥了挥手,黑纱微动,“带着你的人,退下吧。”
易初仁起身,扯了扯全昊的衣袖,两人悄无声息地退出大殿。直到走出那片笼罩着血腥味的区域,全昊才敢大口喘气,看向易初仁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依赖。
易初仁回头望了一眼那座隐在阴影中的学院,眼底闪过一丝复杂,随即转身,带着全昊踏入了通往人间的传送阵。
两道身影,一个向着红尘万丈的人间走去,带着初生牛犊的热忱;一个向着同样的人间走去,藏着筹谋已久的冷意。他们尚不知晓,这场看似各自启程的历练,终将在命运的棋盘上,落下交汇的一子。
而在另一边,易碧瑶紧紧握着那块温润的玉佩,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她深知,这不仅仅是师父赠予的一件信物,更是她踏入修行之路,迈向更高境界的关键。她暗暗发誓,定要不负师父厚望,勤修苦练,早日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强者。
此刻,她抬头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前方的路或许充满荆棘与挑战,但她已做好准备,誓要在修行的道路上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与此同时,全昊随着易初仁踏入人间,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他望着这繁华而又陌生的世界,心中暗自思量,如何才能在这复杂多变的人间立足,并顺利完成师父交代的任务。
两人各怀心思,踏上了各自的修行之旅。而命运的丝线,却已在无形中将他们紧紧相连,预示着未来将会有一场惊心动魄的交汇与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