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煜叩首起身,英气勃发的面庞上还带着几分少年意气,眼眶却已微微泛红,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皇上信任如山,臣定当鞠躬尽瘁,纵使焚膏继晷,也必达成十年之约!”
蒋煜抬手拭去眼角微光,看向弘历的目光满是赤诚。
一旁的周明远见状,上前一步躬身问道。
“皇上,中华电报公司已然设立,蒋总全权统筹全国线路铺设,那科学院内的电报通信研究所,后续该如何处置?是否需并入新公司统一管理?”
弘历抬手负于身后,目光扫过驿馆内的电报机,又望向窗外纵横延伸的电线,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
“不必并入。电报通信研究所仍留科学院内,继续深耕钻研,除了打磨现有电报技术,还需开拓三项新方向。”
弘历顿了顿,语气愈发郑重。
“其一,研制有线电话。此物与电报靠字符传讯不同,核心是‘声电转换’,在线路两端各装一个特制匣子,匣内藏薄铁片与线圈,说话时,人声振动推动薄铁片,带动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随声音变化的微弱电流。
电流经铜线传导至另一端,再通过线圈带动薄铁片振动,还原出人声,实现两地实时语音对话,无需密码译电,比电报更直接高效,日后军营调度、政务问询、民生沟通都能省去诸多周折。”
周明远听得瞠目结舌。
“仅凭铁片与线圈,便能传递人声?此等奇思,简直超出臣的认知!”
蒋煜却眸中闪光,豁然开朗:“皇上所言极是!这正是电磁感应原理的实战运用!
薄铁片的振动幅度对应人声高低,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强弱随之变化,逻辑上完全可行!
只需攻克铁片灵敏度、电流放大等难题,借助现有电报线路便可试验改进!”
弘历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其二,攻坚无线电报。它无需铜线传导,可用放电装置,让电流在极短时间内反复通断,产生高频脉冲电流,将这种电流通入绕制的感应线圈与天线,便能激发强电磁场,向空间辐射电磁波,接收端再用同款天线与线圈捕捉电磁波,通过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为可识别的电信号,进而转化为电报字符。
日后边疆哨所、海上商船、偏远州县等不便铺设线路之地,可赖此物传递讯息。”
“无线电报!”蒋煜再次惊呼,当即想到《雷火玄机》中“雷火激荡,磁气远扬”的记载,瞬间理清思路。
“皇上洞察要害!高频电流、电磁波、检波器,这三步便是无线电报核心!
虽需攻克高频电流稳定性、电磁波定向辐射、远距离接收灵敏度等难关,但只要循序渐进试验,绝非天方夜谭!”
弘历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语气中带着更深远的考量。
“无线电报只是开端,待技术成熟,还可探索无线电话,这便是研究所要攻坚的第三项新方向。
其原理与无线电报相通,却更进一层,先将人声通过有线电话的‘声电转换’装置,转化为随声音变化的音频电流,再将这份音频电流与无线电报的高频电流叠加,通过天线辐射出携带音频信号的电磁波。
接收端捕捉到电磁波后,先分离出高频电流与音频电流,再通过声电转换装置还原人声,实现无线路径的实时语音沟通。
届时,哪怕是驰骋草原的骑兵、航行远洋的商船,都能随时与京城互通音讯。”
这番话一出,蒋煜与周明远彻底震撼,久久无法言语。
蒋煜缓过神后,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
“皇上竟能预见如此长远!无线电话需攻克声电转换技术,虽难度倍增,但只要循序渐进,先掌握有线电话与无线电报的核心原理,再实现技术融合,必然能达成目标!”
周明远也躬身叹服:“皇上远见卓识,简直洞彻天地万物之理!
从有线到无线,从字符到语音,这一步步革新,足以改写大清乃至天下的通讯格局!”
弘历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科研之道,本就是在未知中开拓。研究所可按‘先优化有线电报、再攻有线电话、最后攻坚无线电报与无线电话’的顺序推进,借助现有线路积累经验,逐步突破。
所需经费、物料,朝廷一概支持,蒋煜,你可常与研究所沟通技术心得,统筹推进这些课题。”
蒋煜躬身领命,年轻的胸膛里燃起熊熊斗志。
“臣遵旨!定不负皇上重托!”
周明远也面露振奋之色,拱手道。
“臣这就传旨科学院,令电报通信研究所分阶段推进,确保各项课题有序攻坚!”
弘历望着两人斗志昂扬的模样,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指尖轻轻叩击着驿馆内的八仙桌,语气却添了几分沉稳。
“电报技术既要深耕研发,更要落地见效,方能解朝廷燃眉之急。
蒋煜,你刚接掌中华电报公司,首要之事便是尽快筹备妥当,抽调精干人手,优先把京城通往陕甘地带的电报线路打通。”
蒋煜闻言一怔,随即躬身应道:“臣遵旨!”
“此前准噶尔汗国异动频频,西北两路大军的军情传递全靠驿马,动辄数十日,延误太多战机。
你率人先勘定线路,从京城起,经保定、太原、西安,直抵兰州,再延伸至凉州前线,这条线打通了,既能检验电报的实战价值,为军务调度争分夺秒,也能为后续边疆通信积累实地经验。”
弘历顿了顿,转头看向一旁沉默许久的张廷玉道。
“沿途各州府的物料调度、民夫征调之事,由内阁协调户部、兵部兜底,不可让他有后顾之忧。
记住,线路建设既要求快,更要求稳,沿途驿站可增设电报分局,安排译电员轮值,形成接力之势,确保信号畅通无误,绝不能出半分差错。”
蒋煜眼中光芒更盛,朗声回道。
“臣定当尽快将陕甘主干线路贯通,让西北边陲的军情、政务,瞬息便可直达京城!”
张廷玉也躬身领命:“臣即刻拟定协调文书,传檄沿途各省巡抚,全力配合中华电报公司推进线路建设,物料、人力优先保障,绝不敢有丝毫延误!”
弘历微微颔首,语气缓和了些许。
“此事关乎大清通讯革新的第一步,你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待陕甘线路落地见效,后续江南、西南的线路便可顺势铺开。”
众人齐声高呼“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