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苏东曦突然甩出匕首,众人都被他这一举动而吃惊。
他说身后有敌人,大家将信将疑,还是跟着他跑了过去。
转过一丛丛灌木,只见地上躺着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猎人。那人的左胸上,插着一把匕首,正痛苦地挣扎着。
显然,匕首刺中了心脏,这人怕是没救了!
“你!”李连长瞪着血红的大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部队是有纪律的,怎么能随意杀害百姓呢!
苏东曦却一脸淡定,将鸟铳用脚踢到一边,缓缓说道:“他不是普通百姓,是敌人探子!”
李连长被他的淡定所激怒,杀了人,还这样风淡云轻。
他怒不可遏,大声吼道:“你这是强词夺理!”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苏东曦那张和善的面孔下,隐藏着的那颗冷酷的心。
之前,小张和小王干掉俘虏,他一直以为二人先纵后杀,是苏参谋的暗示。
苏东曦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李连长,这树林里有这么多的动物,他为什么不猎杀?你们可曾听到过枪声?”
李连长沉默不语,谭排长轻轻地摇了摇头。
“我再问你,我们的哨兵发现他了吗?”苏东曦的目光如炬,继续紧盯着他。
谭排长立刻把不远处的哨兵叫了过来,问道:“你发现这个人过来没有?”
此时,猎人已经没了气息。哨兵惊讶地看着地上的尸体,喃喃自语道:“这人怎么过来的?”
很明显,哨兵并没有察觉到这位猎人的存在。
我们的哨兵,可不是等闲之辈,他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警惕性极高。
苏东曦紧紧地盯着地上的尸体,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敢打赌,他是越南民兵,身上肯定还藏着武器。”
哨兵走到跟前,弯下腰仔细检查,果然,从他身上搜出了一支五四手枪。正是我国产的外贸版五四手枪。
李连长心中暗自钦佩,眼前这个家伙,思维敏捷,机智过人,枪法更是一流。他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人。
将尸体掩埋之后,苏东曦神情严肃地叮嘱哨兵:“提高警惕,只要是人,就不能掉以轻心!”
雨林中一片宁静祥和,猴子在树枝间欢快地跳跃,鸟儿在高高的婆罗树冠上,欢快地歌唱。
然而,他们所处的地方,远非表面看上去的那般平静。
多年来,这片土地饱经战火的洗礼,老人、妇女,甚至孩子,都有可能是敌人。
就像刚才,一旦让那人将情报传递出去,他们这支小部队,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临近中午,翻译小孙和两名战士带回了一些食物,有猪头肉、牛肉、烧鸡,还有黄瓜、西红柿,主食则是馒头和法棍面包。
由于不能生火做饭,以免引起敌人的注意,蔬菜炖肉自然是吃不上了。
苏东曦安慰道:“兄弟们,咱们先将就一下,等有机会了,一定让大家吃上蔬菜炖肉。”
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要在三天之内,让大家品尝到美味的蔬菜炖肉。
战士们一个个像个饕餮,狼吞虎咽的吃着肉,嘴里嚼着生黄瓜,发出脆生生声音。
这些天,罐头吃完后,就只能吃炒面了,实在太干,根本填不饱肚子。
他们一个个嘴里塞满了食物,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竖起大拇指,表达对这顿饭的满意。
李连长笑着说:“黄瓜、西红柿可以生吃,到肚子里自己炖去吧!”说着,他“嘎吱嘎吱”地嚼着黄瓜。
他已经很久心情没有这么好了,看着战士们能吃上一顿像样的饱饭,他也感到无比欣慰。
一句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苏东曦一手端着饭盒,一手拿着筷子和馒头,走到翻译小孙面前,问道:“小孙,你们去了哪里买的饭菜?”
小孙的家就在中越边境,他对越南的情况比较熟悉。
“我们去了苗长镇,离这里大概八公里。”小孙边吃边回答。
“你有没有发现军事目标,比如兵站、军用仓库?”苏东曦目光紧紧盯着他。
他率领部队深入敌境,不仅是为了迂回撤退回国,顺便袭击敌人的后勤,也是重要目的之一。
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敌人的油料成为最为短缺的军事物资。他们的汽车,有相当一部分,处于趴窝的状态。
如此一来,敌人只能将兵站前移,改用马匹运输军事物资。
小孙说道:“我看到有一个大门里面,有少量越军进进出出,不知道是哪个部门?”
苏东曦走到李连长身边,经过一番交流,最终决定,准备在晚上对越军的这个部门发动偷袭。
晚饭后,他们开始清理宿营地,直到将垃圾掩埋好,才安心休息。
在这里养精蓄锐,待到夜里十一点半,部队趁着夜色,朝着苗长镇悄然进发。
此时,还有一支部队,正朝着这边赶来,他们就是侦察大队的老对手,越军特工营。
特工营营长名叫阮文远,在炮兵阵地被歼灭后,他命令一连、三连前往坝山一带,搜索追击我军侦察分队。他则亲自带领二连,前往东面拦截。
此次我军成功突围后,他断定我军不会原路返回,于是留下一个排,继续在东面设伏拦截。他亲自带领二连的两个排,火速赶往苗长镇。
这位特工营长,绝非等闲之辈,边境线上有步兵团重兵把守,根本无需他们追击。
侦察排从坝山东北部突围后,只有三条路可走。排除向北的路线,就只剩下东、南两个方向。
南面的苗长镇,有一个兵站,中国军队连续作战,必然需要补充物资。那么,苗长镇的兵站,无疑是敌人的首要攻击目标。
苏东曦率领着部队抵达苗长镇,整个小镇都被淡淡的月光所笼罩着,一片静谧。镇子里没有一丝光亮,仿佛被时代所遗忘。
他们悄悄地来到军营附近,潜伏在荒废的院墙下。苏东曦目光锐利,紧紧盯着前方。
只见门前站着一名哨兵,如电线杆子般笔直地杵在那里。他果断地一挥手,两名战士如鬼魅般摸了过去。
这时,苏东曦才转过头来,低声问道:“为何这里没有电灯?”
翻译小孙轻声回答道:“七九年的那场战争之后,这些偏远的乡镇,就再也没有通电了。”
苏东曦心中了然,一九七九年的自卫反击战,敌人的基础设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时至今日,这些偏远乡镇,依然没有恢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