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听完祝宁的教导,卢娘子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怎么说呢,她觉得以前自己好像受骗很多。
祝宁拍了拍三观都碎了的一地的卢娘子,语重心长:“没事的,没事的,这种事情很正常。人生在世,谁没受过骗,谁没骗过人呢?”
卢娘子扯了扯嘴角,一句话都说不想说。
上官玉倒是平静很多,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一点,上当受骗次数足够多,所以才能想得开吧。
从大公主的私宅出来,三人就分道扬镳。
祝宁要回大理寺去。
而上官玉则是要去一趟工部。
至于卢娘子——她打算回家,翻翻请帖。
虽然嘴上还是接受不了骗人,但卢娘子的行为看上去接受良好。
祝宁很看好她。
回了大理寺,祝宁第一件事情就去找柴晏清和江许卿。
柴晏清和魏时安商量事情去了。
江许卿在。
所以祝宁就问江许卿那个案子的进度。
结果江许卿就叹了一口气。
“范玉和赌坊借了一大笔钱,还和朋友借了许多。根本就不可能还上债。而且,他死的头一日下午,他买了一瓮灯油。”
“又买了许多吃食。”
“甚至还买了酒。”
祝宁听完这个,也是皱眉:“自己买灯油?还买一瓮?吃食,酒?”
“对,这些钱,是他把自己的书卖了换的。”江许卿更加叹气。“然后,他还亲自去了一趟药房。”
“你都猜不到买了什么。”
“他买了一颗止痛丸。”江许卿摇头:“就是在戚从阳师父的药铺里买的。他说自己犯了就旧毛病,晚上头痛得睡不着。要效果最好的,吃了就能止痛,还能睡觉的。”
“那小伙计就给了他一颗止痛丸。那药,是戚从阳的师兄做的。不过,小伙计不小心把麻痹散和止痛丸给搞错了。”
“麻痹散就是戚从阳做的麻药丸。”
江许卿一脸无奈:“现在我们都觉得,或许是这个范玉自知就算考中了也没有用,前途都完了,就想死。但他又怕疼,所以自己吃了药。”
“他的衣裳上,也有灯油。我怀疑他还往自己身上泼了不少灯油。”
祝宁听得一愣一愣的。
“至于朋友,这个范玉因为借钱,已经和所有朋友都断了来往了。一会儿范玉那个书童就来了,再问问情况,基本上也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江许卿一边说一边摇头:“好好一个人,怎么就非要沾赌呢?”
祝宁还是觉得,一个赌徒,是没有那么容易寻死的。
不过,现在只能找到这些信息,拼凑不出来更多的事实。
柴晏清也不知道和魏时安去商讨什么了,反正一直也没回来。
倒是丰儿来了。
丰儿穿着锦缎的衣裳,看着倒是很精神也很富贵,说话客客气气,礼貌周全。
一看就是聪明伶俐的。
而且看着在新家也是一点也没受罪。
跟丰儿提起范玉,他还是红了眼眶:“我家……范郎君从前是个很好的人。可自从来了长安城,沾上了赌,人就变了。从前我说话,他还能听一听,后来我说话,他只让我别管。”
丰儿叹了一口气:“范郎君的家里人如果知道这个事情,只怕受不住。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他上长安城来,家里卖了一大半的地给他凑的钱,让他将来在长安城买房子成婚。”
“要是二老知道范郎君没了,钱也都赌了……”
丰儿摇头。
祝宁问他:“那你知道是谁带着饭范郎君赌的吗?”
丰儿想了想:“应当是周郎君。周郎君和范郎君认识后,带着范郎君去长过见识。去过花柳巷,也去过赌场。周郎君自己也是读书的,他和范郎君相识,应该是在书铺。我见过几次周郎君,我觉得他不是好人。”
但祝宁问那周郎君住在何处,丰儿却摇摇头:“范郎君去过,我没有去过。只听说住在盛明坊,具体在哪里,我就不知了。”
“他知道你家郎君看着普通,其实手里有钱吗?”祝宁再问,有点儿怀疑范玉或许是遇到了骗局了。
这种骗局就是专门为单人定制的。
通常都是针对一些忽然富起来的人。
丰儿摇头:“最开始应该是不知的。范郎君一直都十分谨慎,听家里话,在外一直都节俭低调。”
“除了买书,范郎君几乎不花钱。吃喝穿戴上,一应从简。”
祝宁听到“买书”两个字,忽然就知道自己忽略了什么。
这个周郎君,和范玉相识在书铺。
那感觉,就像是书店遇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
但祝宁忘记了一个事情:这年头,买得起书的人,都不是穷人。而如果还要买一些好书,比如绝版的书——那可就更不是穷人能买得起的了。
这年头的书,印刷版的都少。
因为刻一个雕版,是很费工夫的。
用活字印刷术,那是得很大的书局才有。毕竟那些活字,要铸造出来,就不容易。一套很贵的。
再加上人工排版,印刷,组装……
那也没比雕个新版便宜。
所以,但凡受众少,销量不那么高的书,甚至都不可能有印刷版。
只有手抄的。
而这种书,搞着搞着,搞不好就成了孤本。
而这些孤本书籍,会被一些人收藏。
书铺卖这些书的时候,价格自然也高。
范玉出现在书铺,本身就说明了他的经济实力。而如果范玉再买点什么值钱的书……
祝宁问丰儿:“范郎君买过什么孤本没有?”
丰儿想了想,点头:“买过。买过好几本。范郎君还和我说,长安就是好,书多,而且比其他地方便宜多了。”
祝宁顿时明白了:那周郎君的确不是偶然出现的。
然后,她问丰儿:“那范郎君为何卖掉你?”
这句话,就问到了丰儿的伤心事了。
丰儿低着头好半晌,才轻声开口:“范郎君没钱了。而我家郎君很喜爱我。所以愿意出高价钱买。之前范郎君没同意,但他没钱了,就同意了。”
祝宁一噎。莫名觉得那个“很喜爱”打了个引号。
但她没多问,只点点头:“那你没受苦吧?若是需要帮忙……”
丰儿摇头:“我家郎君对我很好。况且,他答应过我,无论如何不会卖掉我,这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