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紫禁城乾清门外。
施世纶整了整官服,手中的象牙笏板被他攥得发烫。从扬州日夜兼程赶回京城,他脸上带着几分疲惫,眼中却燃烧着坚定的火焰。
\"宣,扬州知府施世纶觐见!\"
太监尖细的嗓音穿透重重宫门。施世纶深吸一口气,迈步入内。
乾清宫内,康熙皇帝端坐在龙椅上,面容肃穆。两侧站着几位大学士和六部堂官,其中户部尚书马齐的眼神格外锐利。
\"臣施世纶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施世纶行了大礼。
康熙微微抬手:\"爱卿平身。朕已阅你的密折,扬州假币案竟牵涉前明余孽,此事当真?\"
施世纶恭敬道:\"千真万确。臣已查获两套假币模具,审讯人犯得知第三套藏于高旻寺。臣请旨搜查高旻寺,以绝后患。\"
\"荒谬!\"马齐突然出声,\"高旻寺乃皇家寺院,岂会藏匿此等违禁之物?施大人莫非想借机亵渎佛门清净地?\"
施世纶不卑不亢:\"马大人,下官有确凿证据。况且...\"他顿了顿,\"据人犯供述,此案背后主使与二十年前的'明月照大江'案有关。\"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康熙皇帝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爱卿可知此言分量?\"
施世纶跪伏于地:\"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查无实据,甘当欺君之罪。\"
康熙沉思良久,终于开口:\"准奏。赐施世纶尚方宝剑,即刻查办高旻寺一案。马齐,你随同监督,以防有人从中作梗。\"
!马齐脸色一变,却不得不躬身领旨:\"臣遵旨。\"
离开乾清宫,黄天霸和方靖早已在宫门外等候多时。见施世纶手持尚方宝剑出来,黄天霸喜形于色:\"大人,皇上准了?\"
施世纶点头,却眉头紧锁:\"准是准了,但派了马齐随行监督。此人与案件似有牵连,我们须加倍小心。\"
方靖低声道:\"大人,我在普济寺时曾听慧明提过,朝中有位'马菩萨'常为他们通风报信...\"
\"马菩萨?\"施世纶眼中精光一闪,\"马齐笃信佛教,在京中有'马菩萨'之称。看来此案水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三人回到驿馆,连夜商议对策。方靖指着高旻寺的简图道:\"大雄宝殿的主佛像高达三丈,若是空心藏物,最可能的位置就是佛首或莲座。\"
黄天霸挠头:\"那么大的佛像,如何搜查而不惊动寺中僧人?\"
施世纶沉思片刻:\"明日我们兵分两路。天霸带人明查寺中各殿,吸引注意;我和方靖暗中探查大雄宝殿。\"
次日清晨,高旻寺山门前。
马齐带着一队兵丁已先行到达,见施世纶姗姗来迟,不悦道:\"施大人,皇上命我们查案,你却如此怠慢,是何道理?\"
施世纶拱手致歉:\"下官昨夜整理案卷至深夜,故而起迟,还望马大人见谅。\"
马齐冷哼一声:\"罢了。寺中住持已在等候,我们速速进去。\"
高旻寺住持慧明大师——与扬州普济寺的慧明同名不同人——是位须眉皆白的老僧,见朝廷大员到来,合十行礼:\"阿弥陀佛,二位大人光临敝寺,不知有何贵干?\"
马齐抢先道:\"奉旨搜查寺中可疑之物,还请大师行个方便。\"
慧明住持面色不变:\"既是圣命,老衲自当配合。只是佛门清净地,还望诸位大人手下留情,勿要惊扰佛祖。\"
施世纶暗中观察老住持的神情,却看不出丝毫破绽,心中暗自警惕。
按照计划,黄天霸带人大张旗鼓地从偏殿开始搜查,故意弄出很大声响。施世纶则与方靖悄悄绕到大雄宝殿后门。
殿内香烟缭绕,高大的释迦牟尼金像慈悲俯视众生。施世纶低声道:\"方靖,你眼尖,看看佛像可有异常?\"
方靖仰头仔细观察,突然指着佛像的耳垂:\"大人,您看那里!\"
施世纶定睛看去,只见佛像左耳垂处有一道极细的缝隙,在金光闪闪的表面几乎不可察觉。
\"必有机关。\"施世纶轻声道,\"我托你上去查看。\"
方靖身手敏捷,借着供桌和帷幔,几下攀上佛像肩头。他小心触摸耳垂部位,突然轻呼一声:\"找到了!\"
只见他轻轻转动佛像耳垂上的宝珠,\"咔嗒\"一声轻响,整个佛首竟然微微后仰,露出颈部的一个暗格!
\"大人,里面有东西!\"方靖伸手探入暗格,取出一个油布包裹。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和马齐的呵斥:\"施大人何在?本官有要事相商!\"
施世纶急中生智,将供桌上的香炉打翻在地。\"咣当\"一声巨响,掩盖了方靖跳下来的声音。他迅速将油布包塞入袖中,示意方靖躲到帷幔后。
马齐带着几个兵丁闯了进来,见施世纶正在拾起香炉,皱眉道:\"施大人独自在此作甚?\"
施世纶从容道:\"下官见这大雄宝殿佛像庄严,特来上炷香,祈求查案顺利。不小心碰倒了香炉,惊扰马大人了。\"
马齐狐疑地环视殿内:\"那个小厮呢?\"
\"小厮?\"施世纶故作疑惑,\"下官独自前来,何来小厮?\"
马齐正要再问,突然一个兵丁叫道:\"大人,佛像头上有人爬过的痕迹!\"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马齐厉声道:\"施世纶,你敢私自搜查佛像?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施世纶不慌不忙:\"马大人何出此言?下官一直在拾香炉,哪有时间爬佛像?或许是寺中僧人日常打扫所致。\"
就在双方僵持之际,黄天霸匆匆赶来:\"大人!在西厢房搜到一批可疑文书!\"
马齐脸色一变:\"什么文书?\"
黄天霸高声道:\"似乎是前明余孽的往来信件,上面多次提到高旻寺和马...马...\"
\"马什么?\"施世纶追问。
黄天霸装作犹豫地看了马齐一眼:\"这个...下官不敢说。\"
马齐勃然大怒:\"胡说八道!本官要亲自去看!\"说着匆匆带人离去。
施世纶长舒一口气,示意方靖出来:\"多亏天霸机灵。快看看包里是什么。\"
方靖打开油布包,里面赫然是一套精致的铜钱模具,比之前查获的两套还要精细!
\"果然在这里!\"施世纶仔细检查模具,突然在底部发现一行小字:\"甲申年铸\"。
\"甲申年...\"方靖倒吸一口凉气,\"那是崇祯十七年,先帝殉国的年份!\"
施世纶面色凝重:\"这不是普通的假币模具,而是前明余孽准备复国后使用的钱范!他们不仅要扰乱我朝经济,更要为复辟做准备!\"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黄天霸跌跌撞撞跑进来:\"大人,不好了!马齐带着兵丁要跑!\"
施世纶当机立断:\"拦住他!他必是叛党同谋!\"
一场混战在高旻寺山门前展开。马齐见事情败露,竟拔出佩剑指挥亲信抵抗。施世纶高举尚方宝剑:\"马齐勾结前明余孽,意图不轨,奉旨拿问!抗旨者格杀勿论!\"
官兵们见尚方宝剑如见君面,纷纷倒戈。马齐见大势已去,突然狂笑一声:\"施世纶,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朱三太子的大业...\"他猛地咬破口中暗藏的毒囊,话音未落便口吐鲜血倒地而亡。
案件虽然告破,但马齐临死前的话却让施世纶忧心忡忡。回京复命后,康熙皇帝龙颜大怒,下令彻查朝中与马齐往来密切的官员。
一个月后,扬州府衙后花园。
施世纶正在批阅公文,方靖——现在已恢复本名方靖,并被朝廷特赦其祖上之罪——捧着一壶新茶走来。
\"大人,歇息片刻吧。\"方靖斟上茶,动作优雅,已看不出昔日小沙弥的影子。
施世纶放下毛笔:\"靖儿,你今后有何打算?朝廷已准你参加科考,以你的才学,金榜题名指日可待。\"
方靖却摇了摇头:\"大人,经此一案,晚辈深感宦海风波险恶。晚辈想先随大人历练几年,再作打算。\"
施世纶欣慰地点头:\"也好。对了,那些铜佛假币可都收缴完毕了?\"
黄天霸正好走进来,闻言笑道:\"大人放心,扬州城内外的假币已收缴九成。剩下的正在追查。倒是有件趣事——那些铜佛熔铸后,竟真含有些许金粉,看来慧明那厮倒没完全说谎。\"
三人相视而笑。施世纶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盛开的梅花,忽然想起一事:\"靖儿,你可知那日马齐为何如此紧张我们搜查大雄宝殿?\"
方靖思索道:\"可是因为佛像中藏有模具?\"
施世纶摇头:\"不仅如此。我后来细查发现,高旻寺大雄宝殿的佛像,乃是马齐任户部侍郎时捐资重修的。他利用职务之便,在佛像中暗设机关,既藏匿模具,又借此与叛党联络。\"
黄天霸恍然大悟:\"难怪他如此紧张!\"
方靖却想到更深一层:\"大人,此案虽破,但马齐临死前提到'朱三太子的大业'...恐怕还有余党未清。\"
施世纶目光深远:\"是啊,维护社稷安宁,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等秉公执法,邪终不能胜正。\"
一阵风吹过,梅花簌簌落下。施世纶伸手接住一片花瓣,轻声道:\"就像这梅花,经历风霜而更显精神。靖儿,天霸,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夕阳西下,三人的身影在花影中渐渐拉长。扬州城的钟声悠悠响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正义与忠诚的古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