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父,山海关,宁远,锦州,这是当前朝廷最重要的防线,但每年需要饷银也就是六百万两左右。”
“有了这笔钱,可供边关饷银全力运转五年有余!”
“而一次性能拨出数百万两的军饷,更能大大提振士气。”
朱元璋对于崇祯这番分析很满意,这子孙,还算得上是块可雕琢的璞玉。
“那就先从中先拨出来一千万,送去以充军备。”
朱元璋看完了关于东林党抄家的一些奏疏,就吩咐崇祯。
打仗就是打钱,这一点朱元璋再了解不过。
之前他来崇祯朝,就已经解决过一次边军军饷的问题。
就是卖房赚钱,那一次坑了东林党一大批人。
从这些铁公鸡手里挖出来了不少金银,送到宁锦防线上发了军饷。
现在想想这法子,朱元璋都忍不住要笑,李暄是真损,割韭菜这词儿也挺应景。
话再说回正题。
如今又有了东林党抄家的三千万两银子,足够宁锦防线的军备全力运转数年,这就更好了。
有了这数年时间的余地,崇祯朝就能从泥潭里抽身出来,逐渐扭转局势,转危为安。
至此,总算是把一个濒临淹死的大明,给重回拉回到了岸上。
朱元璋放心了。
崇祯现在对朱元璋的话没有任何怀疑,只管听就完了!
当即就叫来人,安排军饷拨付。
这么点小事儿,他也不用再召开朝议,跟那些臣子商量。
崇祯:“谁有什么话,那就和朕的西厂厂公王承恩说去吧。”
大明朝马上就要蒸蒸日上!
这一切全仰赖皇祖威势!
“对了,皇祖,你之前说的那个李暄怎么样了?”
“您不是说那个人很特殊,之所以能穿越时光,就有他的一点原因?”
李暄之前在崇祯朝这里也有个身份,李贤。
这一点崇祯没忘。
如今大明能挽大厦之将倾,全是朱元璋能穿越过来的原因。
在这一点上,崇祯很乐意打破砂锅问到底。
然而提起李暄,朱元璋大好的心情一下就有些不爽了。
想起来蓝玉敢和他打擂台,还有逆子朱棣破口大骂要去干老本行的话。
“不要提他!”
“怎么了皇祖,难道是他惹您不高兴了?”
崇祯好奇,担心朱元璋和李暄闹别扭,为了能让朱元璋不至于没法穿越,赶紧和稀泥。
“皇祖!那您可别跟他生气,您能来这,您也说过,有他的原因啊。”
“您不是说他很特殊吗?”
“朕说了!不要再提他!”朱元璋躲到这来,就是因为在洪武,因为要杀李暄,从而被蓝玉,被朱棣烦。
没想到现在来了崇祯!
又被崇祯在耳朵边吵吵。
立马火了,打断崇祯的话,烦躁的走到一边去。
朱元璋心里在想。
这大明的江山是朕打下来的,从杀胡惟庸,废丞相,收拢皇权的那天,朕就是既要坐朝,也要理政!
要的是政由己出,上通下达!
这大明,只有自己这个皇帝能说了算!
皇权不容任何人染指!
亲儿子都不行!
可现在变的成什么样子了!?
怎么连几百年以后的一个不肖子孙,好像都认为大明是要靠李暄了?
没错,朱元璋现在其实就是单纯的吃醋了。
从加入义军反抗暴元,他就乾纲独断,他早就习惯了所有人都倚仗他,把他当成唯一的救星。
如今有人分走了他的这种宿命,他心里当然是有些不太高兴。
不过谈不上恨李暄,只是觉得有人夺走了属于他的东西一样。
崇祯也看出来朱元璋有些生气,于是便没在说话。
与此同时,一匹带着急促铃音的马飞奔着闯入顺天府。
“八百里加急!挡路者死!!”
看门的城兵和百姓赶紧躲避。
到了兵部,驿卒风尘仆仆,从马上翻下来时,整个人当场失力趴了下去。
衙门口兵部的两个人,见状急忙过来给他搀起:
“怎么回事!?”
驿卒颤巍巍的从怀里掏出来一封紫红色的信封,上面插着三根翎羽,刚拿出来,就晕了过去。
兵部衙门口的这两个人见状立刻万分紧张。
吩咐人把驿卒抬下去后,便有人持着急报奔入兵部正堂。
紫红色的信封,插三根翎羽,就是八百里加急。
路上但凡有人敢拦,方圆十里以内全部杀干净,追查上不封顶。
兵部衙门这,往常看到这个级别的急报,都是自己先拆开了看,然后再上报。
那时皇权孱弱嘛。
但如今情势不同了。
兵部尚书还是下意识的要拆,却忽然听见镇守在兵部的王承恩,清嗓子的声音。
王承恩一挥拂尘,警告兵部尚书。
“大人,按朝廷规制,你验看完信封的加急等级,难道不是应该即刻上报陛下么?”
“哎哟哟!忘了忘了,瞧老夫这脑袋,糊涂了!多亏厂公提醒,下官这就进宫!这就进宫!”
如今西厂重新复起,八千潜军全部摇身一变成了锦衣卫,日夜督察百官。
三大营又留有部分兵马驻扎顺天府城内。
皇权已经再度集中,兵部尚书,也不敢再擅作主张。
不多时,急报被送进皇极殿。
朱元璋在这,自然是他来拆,抖开急报拧眉看了一下,却当场惊住!
“锦州,败了!?”
朱元璋惊愕的抬起目光,望向崇祯:“女真入侵,明军折损,过半!?”
从山海关到宁远,再到锦州,有一道由连环城堡构成的防御体系,叫宁锦防线。
这道防线,就是明军遏制女真进攻山海关,进而窥伺中原的咽喉要道。
能确保山海关的安全,同时也是明军能反击女真的倚仗。
而锦州,就是这条防线最北端的桥头堡,所在位置处于女真心口窝上,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一旦丢了锦州,那接下来女真进攻宁远,山海关,将会长驱直入。
崇祯当场大惊失色。
“这不可能!锦州可是有朕的大军坐镇!怎么可能会败呢!?”
朱元璋也很怀疑这情报的真实性。
因为之前卖房子的钱,可是全送到宁锦防线上去充作军饷了!
如果说以前是因为军饷没到位,将士军心涣散,那这失败还说得过去。
可现在军饷都发了,怎么还能失败呢!?
刘文这时站了出来:
“太祖爷!陛下,臣有肺腑之言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