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不光王朝辉在定位自己的角色,吴恒毅同样也是。
恒运重组,三大股东自然要好好的吃顿饭庆祝一下。
吴恒毅在饭桌上特意单独敬沈林风一杯,并说道:“老弟,感谢你的永远支持着我。说来也是我对不起你,第一次投资我的时候,遇上疫情不得不不关门。但是当时咱们不亏。”
“疫情过后,你还能相信我,看在我的面上又参与投资恒运。现在恒运发展得还算挺好,不过在经营过程中我也是有问题的,有时候态度过于强势,没有考虑周全,更没有顾及到你这位投资人的利益,动不动就跟刘仁华争吵,结果还拿到这种地步。”
“现在一切重来,我会认真反省和定位自己,你是恒运的老大,而且有过很多大公司的投资经验,虽然年纪比我小,但是站位比我们更高。所以你也别老当甩手掌柜,要多来恒运给我们指明方向。”
沈林风客气的说:“吴哥你见外了哈,我一直是坚信你的。我投资的宗旨有一个,就是主要投资给人,而不是给行业或者什么公司。我觉得你这个人值得信赖,所以你不管投资什么,我在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肯定坚定的支持你。”
“至于公司的发展,主要还得靠你和王哥两人,我只能偶尔敲敲边鼓,或者想办法给公司多带一点货,让咱们的业务多一些宣传渠道。”
吴恒毅说:“你的资源好,选择也准。比如跟锐安的合作,咱们恒运算是赚大发了。”
王朝海也笑道:“锐安那个女主播很专业,我觉得退后咱们要多围绕她的需要,做推出一些自驾旅行经常用到的产品。不管是不是跟汽车改装有关的,只要是属于轻装饰,有销量,我觉得都可以做嘛。”
沈林风点了点头:“这就要看你们两位去把握啦。”
由于王朝海也算老朋友,这顿饭吃得没那么拘束,三人聊得很嗨。
吴恒毅更加激动,拉着王朝海和沈林风说,“坎坷之后,未来全是坦途。以后咱们几兄弟多多努力,争取把恒运做成国内独一无二的汽车改装用品公司,甚至将来有机会的话,还要做大做强,争取涉足更多的汽车领域。”
王朝海笑道:“我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大理想。不过两位老板要玩的话,我一定会全心全意,努力支持,跟着你们两位一起冲锋陷阵。”
......
关于恒运的事情,沈林风没有过多关注和投入。
正如他所说,投资恒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对吴恒毅这个人的认可和信任。恒运能赚到钱,沈林风乐见其成。如果实在经营不下去,他也能对得起吴恒毅增加的鼓励和提携。
这个公司的性质,其实跟翱翔无人机差不多。
但是,刘飞翔和尹志明的能力,竟然远远超出沈林风的预期。可能是两人也比较合囊吧,自从翱翔无人机得到中东订单以后,陆续又开发了欧洲市场和非洲市场,取得大量的外贸订单。
与此同时,他们国内的市场也越做越大,竟然渐渐有了品牌知名度。
随着巴掌大翱翔跟随无人机上市,得到无人机爱好者的热捧,销量竟然暴涨到几十万单。
所谓的跟随无人机,就是一个遥控的拍摄工具,非常适合摄影爱好者,或者旅游爱好者。比如你外出旅游的时候,只要开启跟随拍摄模式,无人机便会一直追踪你的步伐,安全又稳定的进行拍摄,并可能够根据你的指令,不断的调整镜头和角度,采集完美的拍摄画面。
翱翔的这款机子,主要特点就是巡航时间长,噪音小,飞行稳定,拍摄的画面清晰而且存储空间大,在同等价位的无人机里面,它几乎是最能打的。
国内的行业老大大疆,同级别产品的价格要比翱翔贵一半以上。
不懂行的人,一般都相信品牌影响力。主打的就是一个人不认货钱认货。但是行内人士就不一样,他们玩的是实用性和性价比。
因此,翱翔无人机的订单多到爆。
刘飞翔每次打电话给沈林风,基本上都是在抱怨太忙,没时间去喝酒泡吧。
与此同时,刘飞翔和尹志明也在物色更好的生产车间。
因为他们现在厂房实在太小,根本满足不了翱翔无人机现有的产能需求。由于沈林风是全权委托的刘飞翔管理公司的,直到两人确定在坪山选择好一个新工业区,正式通知沈老板去考察新厂,沈林风才知道这下真的要搬厂了。
他对刘飞翔说:“刘总牛逼哈,在你的带领下,我们翱翔无人机也算是一飞冲天,翱翔九洲了。”
刘飞翔淡定的摆摆手:“低调低调,沈老板你跟我讲过的,做人一定要低调。咱们翱翔无人机跟行业老大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呢。现在搬厂只是小小的开端,我们将来的板图是形成大海和宇宙,对不对尹老板?”
尹志明笑道:“我不听你吹牛逼,只搞我的技术研发。”
然后又转头看向沈林风:“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要生产出像蜻蜓一样大小,也同样稳定的仿生物无人机,将来既可以用到日常拍摄,还能用来做军事侦查。”
沈林风瞪着眼睛说:“沃日,尹老板你的定位还是要精准一些,我们生产的就是民用无人机而已。要是跨界的话,你不怕吃官司吗?”
刘飞翔哈哈大笑:“我们的定位一直是民营无人机啊,至于中东土豪和非洲土着要用它们来干什么,就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了。”
沈林风无语。
不过,他也是能理解。
无人机跟菜刀一样,本来就是一个工具。有人用它来切菜剁骨头,但也有人可能用它来干架。不管怎么样,厂家肯定是当普通切菜刀具卖,至于消费者将怎么用,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翱翔无人机的成功,让沈林风投资的种子再度发芽,心想自己手上还有那么多资金,是不是可以尝试再投资一些别的领域?
比如大健康项目、AI、生物制药等被人们看到的项目。
虽然沈林风也想低调平淡的活着,可是偶尔接触一些特定圈层的人,他还是忍不住产生再往上挤一挤的冲动,比如出行可以做敌人飞机,走到哪里都被别人众星捧月。
那些沈林风曾经不在乎的东西,现在看起来好像也挺美的。
或许,那就是林德昌在六十多岁本该退休的年纪,还想着再折腾一下的根本原因吧。人性的贪念是无止境的,总是想着再争取一下,拿到不远处的利益或者果实。
沈林风刚到深圳,被现实摧残得痛不欲生,到处招工所的那段时间,想到最多就是解决个人温饱,最好每个月还能存个几百块。
后来日子好过一点,他又想赚得更多。
欲望驱使他不断冒险,创立公司,投资鼎牛资本等等。
一步步的走来,不知不觉攒下如今的身价。按理说,沈林风也该知足了。 他曾经无数次在心中批判林德昌,认为他们欲壑难填,才导致房地产投资上的失误。
可是现在轮到自己,沈林风想放弃拼搏也不容易啊。
每次想回到大风坪老家躺平的时候,他总是会想起米娜、杨丽娜,甚至丁晓霞、雨军等跟他相关或者不管相关的人。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身份地位似乎都沈林风高。
还有大部分时候,沈林风总是想起秦邱妍。他认为像秦家那种家庭,肯定永远不允许自己知足常乐,而是通过好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才成就了家族的一步步蜕变。
在沈林风读一些名人传记的时候,也感触到一个家庭传承的重要性。
他最近考虑最多的是,该如何定位自己,并在他的有生之年为下一代打下什么样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如果只是给后代留下一笔钱,沈林风感觉好像自己也能止步了。
可是转头一想,为什么人家那些大家族还比我更努力呢?我早早的放弃努力,躺平在这里等下一代再来努力,观念是不是有点不健康?
或者说,如何才能让财富永远属于我老沈家的?
沈林风想来想去,还是找不到更好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