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润巴不得没人搭理,免得他还得设法应对同僚明里暗里的打探、接二连三的试探以及那些或明或暗的引荐之语。
因此,在孔元提出晚上翰林院有品级的同僚一起去酒楼时,苏润直接拒绝了。
苏润品级高,又点了驸马,他不想去,也没人敢勉强。
毕竟,翰林院学士古策日后即便升迁,都归苏润管,何况他们这些小卡拉米了。
除了苏润之外,其余人对司彦的态度也很微妙,属于既该邀请他,但又怕身边戳个监察御史,好些话不能说,还得时刻提心吊胆,被揪住小辫弹劾。
司彦看出这一点,便婉言拒绝。
最后,只有梁玉四人前去赴宴。
翰林院没什么要紧事,除了侍读侍讲要定期给熙和帝、太子讲解经筵外,平日基本就是修书撰史。
虽然日子没什么奔头,但很有岁月静好的意味。
苏润他们初来乍到,又有别的职务在身,翰林院也就没有安排什么修书的活计。
孔元将他们带到一间有六张桌子的房间,让他们自便后,便去准备给几日后给太子讲课的内容了。
好友在侧,进可议事,退可聊闲;
而且,手侧有茶水,旁边有点心。
这日子,别提多合苏润心意了。
只见他从书柜里挑挑拣拣,选了本前朝史书,然后坐回大椅,津津有味地翻看起来。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啊!”
司彦几人同样是挑选了各自喜欢的书籍,开始钻研。
古策回来的时候,一切尘埃落定。
听完孔元禀报,他暗暗松了口气:
今日留在宫里吃早饭,果然是明智之举,真要是他回来,安排玉泉六子,只怕也不会比现在结果更好。
他好歹执掌翰林院,总不能反过来去顺应几个小辈吧?
但话再说回来,这几个小辈里面,有两个是他顶头上司。
“唉……”古策叹气:
今天也是想告老还乡的一天。
一上午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用过午饭后,六个人分了四个方向,分别去东宫、督察院、户部和城外的军器所。
今日是第一天上值,所以他们要两处跑。
但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分配去翰林院和各部的时间。
苏润和梁玉都不是什么勤快人,两人觉得翰林院挺适合偷懒,因此在马车里合谋之后,决定:
日后上午在东宫,下午去翰林院。
一来,省的反复出宫进宫,二来,可以在东宫蹭顿御膳吃,三来,下午从翰林院回家也方便。
相比于其余四人,到了地方一顿认识同僚,然后被上峰带着熟悉公务,苏润和梁玉还没到东宫,就直接被召去了紫宸殿,帮熙和帝和太子一起处理政务。
赵叡不用说,熙和帝对两人也很和善。
这让他们放松不少,不仅不战战兢兢,反而主动开始找活干。
谁都不可能讨厌勤快的后辈,即便熙和帝贵为皇帝,也是一样。
故殿内很快又置办了两套桌椅,让二人坐着办公。
梁玉那点政治嗅觉和处理事物的小聪明,对一般官吏来说,已经够用,但在天家父子面前,嫩的跟初生牛犊一样。
相反,苏润虽然不懂权术,但他见识远超时代,只要稍稍出手,便是极限。
熙和帝拿着折子,问文字里隐含的意思是什么,苏润十本有五本都答不对,但要是直接问苏润解决方法,苏润时常能给些意料之外的答案。
不多时,两人就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梁玉负责把废话文学的折子挑出来,扔一边,然后把奏折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序。
苏润负责回答岳父和大舅子的提问,并将自己给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完善,拟成章程。
“南方出了个能伸手下油锅的奇和尚?”
“滚烫的油锅……守护一方太平……短短时日,积累不少信众,还要为其立庙……”
赵叡读到这份奏折,忍不住皱眉,提着朱笔的手顿在半空。
封建帝王都喜欢宣扬君权神授,熙和帝对这套非常熟悉,一听,就高度重视,当即道:
“不得立庙,命当地知府暗中查探。”
伸手下油锅这把戏,他好像在哪儿听过,什么原理来着?
苏润正想着,就听他未来岳父问了:
“子渊,你怎么看?”
苏润虽然拿不准什么把戏,但也直言:
“肯定是骗子用什么办法糊弄百姓呢!”
苏润刚说完,就灵光一闪:
“我知道怎么回事了!”
熙和帝当即来了兴趣,非让苏润说说。
苏润也敞亮得很,直接让人抬了口油锅来,然后把硼砂撒进去。
只见原本平静的油锅,底部顿时冒出大量气泡,并上浮到表面,看起来就像是油在翻滚一般。
“看起来油热了,实际上,温度并不高。”苏润边解释,边把手浸入里头。
梁玉看着好奇,也有样学样地凑热闹:
“还真是!里面不热!”
“原来如此。”熙和帝看着这一幕,恍然大悟。
赵叡弄明白缘由,也懒得让当地知府查了,直接道:
“那就直接让当地知府聚集百姓,揭穿骗局,而后抓那和尚下狱处斩,以正视听。”
众人继续处理政务。
申时初,御前领侍许忠义端着两碗冰镇过的绿豆百合粥进来,分别放在熙和帝和赵叡的案前。
苏润和梁玉也累了一下午,见状,纷纷抬头,四只眼都是亮的。
两人期待的看着许忠义,还不约而同自觉整理好了桌子上的奏折,空出个不大不小放碗的地方,等着人来送粥,完全没想过,这粥可能没他俩的份。
熙和帝看惯了朝臣勾心斗角,难得遇上两个没心眼的,也乐得给些恩典,尤其里面还有个是自家女婿。
至于梁玉?
虽然他是顺带的,但初见面时朝堂一跪,熙和帝就看他很顺眼了。
“许忠义,日后吃食多备两份。”熙和帝开口,许忠义愣怔一瞬,立刻去办事。
苏润和梁玉起身谢恩,不多时,就在炎炎夏日,吃上了冰粥。
吃饱喝足有了动力,两人又埋头干了大半个时辰,才帮熙和帝把今日的政务处理完。
天色不早,两人告退。
离开紫宸殿的时候,许忠义奉命送他们到门口,正好看到谢天恩在外面等着。
谢天恩笑眯眯地对许忠义施礼,而苏润和梁玉则是跟复读机似的,低声喊着“公公、公公”,往外奔。
三人边说笑边往外走,一个个都是心满意足的模样。
许忠义和谢天恩是老对手了,谢天恩突然出宫,也让许忠义很是诧异。
但此刻,他好像什么都明白了。
只听风中远远飘来一句话:
“公公,我们回家吃你最喜欢的鸡丝凉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