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隅天的陷落是多方促成,上层知晓此事之人不少,可以邰沛儿的身份出身,应该是接触不到此等隐秘的。
邰弗惟固然是积年的老真人,可姜阳曾听闻他只是位前路断绝的一神通紫府,近些年只兢兢业业的为宗族奔走,基本是谁也不沾,他寿元将尽也没有不开眼的前去招惹。
心思辗转,姜阳转眼落在青年身上道:
“已经够详尽了,多谢。”
“不敢。”
卢羽铮连忙躬身回道:
“能帮到公子就好。”
“既如此....有缘再会吧。”
姜阳不再逗留,随口一句便要动身。
卢羽铮早已看出了姜阳身姿脱俗,出身不凡,可两人只一面之缘,此生或许再难有交集,便只能拱手回道:
“公子慢走。”
姜阳点点头,对着眼前热闹的场景看也不看,纵身一起便消失不见,在场除了灰衣青年,竟无一人察觉,仿佛姜阳的身影从未来过一般。
离开了泗下,有了卢羽铮指路,姜阳便沿着滔滔水流一直往南,途中他止步向北眺望,果然能在无边无际中望见一丝雪白。
不出意外那便是青年口中的万里雪山,也是【参合道】所在之处,旗下世修『寒炁』与『煞炁』两道,亦是一处顶级仙宗。
其处事风格亦正亦邪,只是同雨湘山偶有摩擦,一直也没有过什么太大的冲突。
姜阳望着雪山想起了那对姐妹,随后摇了摇头将其抛之脑后,埋头继续赶路。
过了泗下,支流上游便是淮上之地,此处果然比先前繁华了数倍,靠着水边建了一座城池,有修士与凡人混居,显得热闹非凡。
姜阳自头顶路过,闻见了几缕烟火气,红尘气,体内仙基跳动,心生感应,他便驻足观瞧了一阵,略有所得。
婚丧嫁娶,因缘际会,万家灯火,红尘挣扎。
修行求仙,首先是人,既然是人便脱不开七情六欲,这是所谓仙修与凡人的共通之处。
只是修行者往往脱开了浅显之欲,有了更深更高的内求,或许是修为境界,或许是道行道慧,又或许是长生逍遥,甚至是金位不朽,因此种种皆有缘由。
毕竟没有这一世凡尘,又怎能衬托出云上高坐的仙人真君,徒有这空荡荡的浊世不过是曲高和寡罢了。
“『广木』之‘广’或许并不局限在木德之中,前人将这种‘广’的意象抽离内化,遍撒于世,这道金位绝不同寻常.....”
姜阳不知在半空呆立了多久,这才逐渐转醒呢喃着,忽又想道:
‘这位子真是我能证之?’
这样想着姜阳忽又笑着摇头,他不过一介筑基,甚至连神通都还远着,竟也敢望着金位了,真是大胆。
旁人听了怕是骂一句好高骛远都是轻的了。
此番游历当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其中也有不小的好处。
从前通仙道章中一些并不分明之处,渐渐有所领悟,这是姜阳独自苦思所不能解的。
随着步履进行观瞧,有些则会其意自明,另有些仍不能解的姜阳也只能带着疑问继续前行了。
游历不是走马观花,姜阳是切切实实的边走边看,一寸寸的丈量着土地与人心。
花了几日,姜阳才慢慢离开淮上,再往南飞是片一望无际的原野,川流不息的晋水滋养着这片土地。
入眼皆城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到处是沃土,灵稻成田,麦浪翻滚。
“古籍中传说的中央沃土,世间的最中心,中天建木,日中无影之地。”
姜阳轻声感叹着。
古代典籍语焉不详,记载众说纷纭,有人觉得是五域中心,有人觉得是四海交叉之处,当然流传最多的还是此处。
他虽不知其中真假,但四下观瞧,确实是天下少见的肥沃之地,灵机虽不旺盛却如细水般平缓长流,风景绝佳,宜室宜居,不管是对于下层修士还是凡人都是绝佳的宝地。
与之相比,雨湘山的灵机虽旺,却不大适宜定居,同时水脉过于昌盛,容易侵害凡人生机。
姜阳相信最初的先贤就是在此地刀耕火种的,或许是建木倾塌才导致此地灵机衰退的。
并且反过来想,建木倒塌了何止万年,这样漫长的时光洗礼,到如今仍有灵机活跃,不更证明了此地不凡吗?
收拾思绪,姜阳落了下去,几番细问之下才知道这里是巍南山的谢林郡。
此地是紫府仙族谢氏的统辖范围,有一山三郡之地,凡修混杂,族人无数,并称【南山谢氏】。
商清徵的二师姐谢乐知便是谢家人,姜阳在崔嵬曾与其有过照面,算是点头之交。
姜阳问清了路刚想离去,天际便却现身一男子,高冠博带,身清气朗,上前笑道:
“清早就听喜鹊枝头高攀,真人掐指起卦便知有贵客临门,有失远迎,还请勿怪。
说罢他拱手拜道:
“在下南山谢乐然,见过道兄。”
姜阳连忙上前见礼,回道:
“不敢当贵客,姜阳见过谢道友。”
“既是大真人的高徒,自是我谢氏的贵客。”
谢乐然笑意不减,伸手一引道:
“家主有请,还望入内饮一杯清茶。”
姜阳的计划中显然没有这一行程,加之他与谢氏根本不熟,便想出言拒绝:
“这....在下只是路过,不敢叨扰贵族,茶就不饮了吧。”
“诶....”
谢乐然却是不以为然,态度不减却不显得过于热切,跟着道:
“姜道兄哪怕是路过,也该让我谢氏尽一尽地主之谊,不然叫上宗知晓了还以为我谢氏不懂礼数。”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话说到这个份上,姜阳还能如何,这杯茶真是非饮不可了。
“既如此,那便打扰了。”
“这就对了。”
谢乐然哈哈一笑,引导着姜阳道:
“请到小苑一叙,这边请。”
两人虽是初识,谢乐然却显得颇为熟络,沿途为姜阳介绍起了周遭景色。
三郡占地不小,郡内不拘高低都是谢氏族人,较姜阳之前所见风土人情殊为不同。
二人为了不冷场,就捡些话头来聊,姜阳问他:
“不知谢乐知谢师姐是你何人?”
“喔。”
谢乐然应了一声,回道:
“正是族姐,行十三,自小便拜了玄曦真人为师,少在家中行走,道兄也只知道她?”
“有过一面之缘。”
姜阳点点头回道:
“听闻天赋卓绝,也快到了求取神通的时候。”
其实这些消息都是姜阳从商清徵那处听来的,不过不妨碍他拿过来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