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承泽知道事关重大,并没有第一时间在面圣的时候告诉宣帝,而是选择先来上官府和外祖父他们商定后再做打算。
上官玄听完梁承泽讲的秘密,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激动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王爷这消息来得正好!!”
“我们大可用这件事,好好打压一下他们在朝堂上的势力。”
“这件事一旦被曝光,势必会引起整个朝局的震动,也必定会让陛下龙颜大怒。”
“只要一切操作得当,我们的人就可以迅速填补上那些空出来的位置。”
“到时候,王爷您在朝堂上的劣势就可以扭转过来。”
得知了这个秘密,上官玄立刻就召唤了他亲自培养的顶级暗探,让他们在叶赫佳琳派来的使团到大梁皇城前,尽快把那些人犯事的证据给落实下来。
到时候人证物证俱在,哪怕那些人想抵赖,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了。
梁承泽才刚回来皇城没几天,不好在上官府待的时间过长。
等他们最终确定好怎样布局后,梁承泽就离开上官府回宫去了,没有留在上官府吃晚饭。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梁承泽再也没有去过上官府,也没有在明面上和上官府的人有过多的接触。
大部分的时间,梁承泽都用来陪伴上官竹柔。
偶尔出宫,也只是去踏青骑马。
自从梁承泽回宫后,宣帝一直都有派人盯着梁承泽的一举一动。
毕竟如今手握兵权,梁承泽与什么人来往,宣帝不可能不关注。
特别是朝中的大臣,那更是宣帝的重点监视对象。
好在从这段时间的跟踪来,暗卫都没有从梁承泽身上发现什么异样。
除了去了一趟外祖父家,也没见和朝中其他人有什么其他的接触。
暗卫把跟踪的结果汇报上去,宣帝对梁承泽的戒心也逐渐放了下来,没有一开始那么紧张兮兮了。
……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距离梁承泽回来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
这一天,大梁京都皇城再次热闹起来。
叶赫佳琳在北真国把朝政把持稳定后,就派了一队使团前往大梁见宣帝,欲与大梁国缔结两国友好联盟协议。
今天,就是北真国使团到来的日子。
因为是北真国的新政权,之前那些糟心事又都是完颜可汗做的,与叶赫佳琳他们部落没有任何关系。
宣帝为了体现出对北真国的重视,特意安排了朝中重要官员在皇城门口迎接,梁承泽这个燕亲王,也被宣帝派来迎接使团。
梁承泽是从皇宫出发的,比朝中官员们迎接使团的队伍要晚到一些时候。
当梁承泽骑着马来到皇城门口时,北真国的使团队伍正好出现了众人的目光里。
北真国那边为首的使团首领,正好也是梁承泽认识的人,是叶赫佳琳的表哥叶赫阿布。
叶赫佳琳把叶赫阿布亲自派来,也是为了在这次能助梁承泽一把。
这也是在后来的密信里,梁承泽特意要求叶赫佳琳做的安排。
叶赫阿布如今是北真国的左贤王,身份地位可不一般。
由叶赫阿布把那件事情当着朝堂百官的面给捅出来,哪怕宣帝最后想息事宁人,只怕也是不可能的了。
看着距离皇城门口越来越近的叶赫阿布,梁承泽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弧度。
这一次,他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那庶长兄。
噢?对了!!
还有他那庶长兄的母妃,太子侧妃慕旖尧。
想当初他刚穿越过来,这对母子千方百计想把他推出去和亲送死,彻底断绝了将来他继承帝位的可能性。
还想废了他的母妃,让慕旖尧那个贱人取而代之。
这些仇!他可从来没有一刻忘记过。
叶赫阿布远远就看到了梁承泽,等他们一来到皇城门口,叶赫阿布就跳下马,快步走到梁承泽面前笑道:“燕亲王,我们可又见面了。”
梁承泽没有放弃这个机会,立刻做出了一副和叶赫阿布是好兄弟的态度,两人之间仿佛把周围的官员给屏蔽了一样,只顾着你一言我一语畅聊起来。
周围的官员见状,纷纷惊讶燕亲王竟然和北真国的左贤王这般熟络?
有些在皇嫡孙和皇长孙之间摇摆不定的官员,看到梁承泽和叶赫阿布关系那么好,心里的小九九又开始转了起来。
如今燕亲王在北燕府已经彻底掌权,高丽和东袁两个地方的驻兵将领,也全都是梁承泽的心腹。
而且他们还听说了,在这次攻打高丽的战役里,雍州府的睿亲王还特意借了五万兵马给燕亲王稳住局面。
没准在睿亲王心里,早就已经开始在幕后支持皇嫡孙了。
这种站队的事情,一旦站错队,可是万劫不复的事情。
虽然皇嫡孙和皇长孙只是陛下的孙辈,上头还有太子殿下坐着。
可自从上次太子殿下遇刺后,身体就留下了隐疾,身子骨也大不如前了。
听宫里的人说,太子殿下偶尔还会咳血,甚至有时还会突然晕倒过去。
甚至燕亲王回宫将近一个月了,听闻太子殿下一直待在自己的宫殿里,一次也没有去见过燕亲王。
哪怕是燕亲王亲自去求见,太子殿下也以身体不适不见人。
这般虚弱体质的储君,朝中的文武百官谁心里又不惊慌呢?
若是太子殿下哪一天晕过去后,彻底醒不过来了?
又或者哪天咳血咳得厉害,直接咳死了过去?
那这未来的储君人选,可就不好说了。
正好这个时候,皇嫡孙燕亲王又突然蹦了出来,一下子立下了赫赫战功。
陛下心里以前更偏爱皇长孙是不错,可今昔非比往日了。
如今皇嫡孙有能力,为大梁开疆扩土,又收复了丢失的国土。
只怕如今在陛下的心里,皇嫡孙殿下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皇长孙殿下了。
更何况,燕亲王本就是太子妃嫡出,这在名义上来讲,哪怕是继承太子殿下的储君之位,也是名正言顺。
何况在大梁国外,燕亲王还和北真国的左贤王关系这般亲近?